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庄园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03
转发:0
评论:0
中国唐宋时期,面积不太小、互相毗连的一片私有土地,有时称庄园。为了强调土地私有,庄园会冠以主人之姓,如李家庄张家庄之类,或起个别致名字,带有自我炫耀的意味。唐末及北宋“庄园”十分盛行,大半是地主自己经营的农场。庄园经营方式不一,有奴僮、有雇农、有佃农。到宋代,使用奴隶的农场愈来愈少,使用雇工耕种渐渐增加。从北宋末年开始,以雇工经营的大农场也愈来愈少,地主逐渐将土地出租给佃农。唐朝中叶,官僚地主侵夺田地,均田制废止,地主庄园经济便日益发展起来,如田庄、庄田、庄宅、庄院、山庄,宰相韦宙的“江陆别业”、宋之问的“兰田山庄”、王维的“辋口庄”等都是有名的大庄园,江南军使苏建雄,“有别墅,在昆陵,恒使傔人李诚来往检视”。早在唐高宗时,王方翼就已经“辟田数十顷,修饰馆宇,列植竹木”。唐玄宗诏称:“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安史之乱后,均田制既坏,庄园经济更加发达,陆贽指出:“今制度弛紊,...

中国

唐宋时期,面积不太小、互相毗连的一片私有土地,有时称庄园。为了强调土地私有,庄园会冠以主人之姓,如李家庄张家庄之类,或起个别致名字,带有自我炫耀的意味。

唐末及北宋“庄园”十分盛行,大半是地主自己经营的农场。庄园经营方式不一,有奴僮、有雇农、有佃农。到宋代,使用奴隶的农场愈来愈少,使用雇工耕种渐渐增加。从北宋末年开始,以雇工经营的大农场也愈来愈少,地主逐渐将土地出租给佃农。

唐朝中叶,官僚地主侵夺田地,均田制废止,地主庄园经济便日益发展起来,如田庄、庄田、庄宅、庄院、山庄,宰相韦宙的“江陆别业” 、宋之问的“兰田山庄”、王维的“辋口庄”等都是有名的大庄园,江南军使苏建雄,“有别墅,在昆陵,恒使傔人李诚来往检视” 。早在唐高宗时,王方翼就已经“辟田数十顷,修饰馆宇,列植竹木” 。唐玄宗诏称:“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 。安史之乱后,均田制既坏,庄园经济更加发达,陆贽指出:“今制度弛紊,疆理隳坏,恣人相吞,无复畔限,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唐代的僧侣也都有大量土地,宜春郡的齐觉寺,“其寺常住庄田,孳畜甚多” 。又如少林寺有柏谷庄,占地40顷 。吐蕃亡国后,各地教派割据,政教合一,出现很多庄园。

日本

在古代日本是指由贵族、大寺院、神社所占有,具有经济效益的领地。

庄园制度的出现,在政治上,削弱了天皇和朝廷的中央集权。 在经济上,促进了古代日本各地区的发展。

背景

天皇和朝廷,分别于723年和743年,颁布了鼓励开垦耕地的《三世一身法》和《垦田水世私财法》。

756年,为了减轻农民的生活压力,朝廷将农民的杂徭时间减半,并免除当年的调、庸。因此,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于是有更大动力从事耕作。

然而,这些原为改善农民生活的新政策,最大得益者并非农民,而是贵族、大寺院和神社。这些集团掌握著政治权力以及社会财富。在开辟土地的事业上,他们占有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包括镐、镰等。

政策给予这些利益集团更多机会扩大自己的地方势力,让他们借机大肆圈占荒地和山林野地,并驱使自家的奴婢、负债的农民和逃亡而来的外地农民进行大规模的开垦。

这些利益集团,往往在新开辟的土地中,建立住宅和仓库,私家庄园由此而形成。

这些庄园不断为庄园主提供收入。庄园主为了进一步增强实力,于是采用强买或霸占等方式,肆意侵吞周边的国有土地,以及原属农民的土地。

欧洲

庄园

德国一所庄园的主屋

庄园

英国1086年Slaughter庄园遗迹

庄园

古堡为中心和周围农户构成的庄园

庄园(manor),是中世纪欧洲基本经济单位。当时因城市毁坏、商业衰退,欧洲经济,沦为自给自足的农业型态,经济关系也是以劳务交换、以物易物为主。

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也是一个自治的政治单位,内有耕地、公地、教堂、领主邸第与农奴住宅等。庄园土地属领主拥有,农奴负责耕作。领主与农奴之间有互相约定的权利与义务──农奴提供劳役、耕作、缴税;而领主则必须分给土地、提供保护、执行司法。领主在庄园中设置的生产设施,如磨坊、烤炉与榨酒设备,农奴必须付费使用。

农奴〔serf〕身份介于自由人与奴隶之间。人身自由并没完全失去,但身份又附着于土地。倘无领主同意,不可任意离开庄园,故其非完全的自由人。虽然农奴自由受限制,且生活艰苦,但有一定的保障。农奴只要履行义务,就可以世代耕作土地;一旦遇到困难,领主亦有义务提供适当的协助。

庄园制度的意义

封建制度的基础在土地;经营这土地的方式则是庄园制度。“庄园制度”"Manorialism"来自"Manor",类似罗马词汇的"Villa"。所谓的庄园可以有以下三层意义,这三者都是组成庄园制度的重要因素。第一、地缘上的意义,也就是指一个乡村,有土地,有人民;农业是他的生活方式。第二、是农耕上的地位,是基于一种特殊的土地分配、耕种方式,以及领主私有地和其他农人持有时间的复杂关系。第三、是一种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地位,在领主的统治下,每一个庄园自成一个独立的政治系统。所以庄园制度跟封建制度是不可分的两者。领主对于庄园内有相对的统治权。综合上述所言,政治经济层面上庄园制度固然是封建的一部分,但从社会的角度,庄园经济跟封建制度没有关系。因为两者构成的主角是两个世界的人。封建制度限于领主跟武士,而庄园制度则是农奴。这是两个不相流通的世界。这两者个关系是政治跟经济的,而不是社会的。

庄园制度的历史背景

庄园制度的起源跟封建制度一样古老,也包含许多罗马与日耳曼传统。庄园经济之所以成为中世纪欧洲的主要制度,如同封建制度一样,是因为第十世纪卡洛林王朝的解体与欧洲政治的混乱。罗马时代就有大庄园(Villa)的存在。地主拥有广大土地,由奴隶与佃农来耕种。但两者有根本性质上的不同,第一,罗马大庄园的所有者是地主本身,奴隶是替他工作的,地主直接控制每一块土地。中古庄园则不是,土地的所有者是贵族与武士,他们无瑕参与耕种,为了获得农奴的劳力,将庄园土地分割给农奴耕种,自己保留较小的“私地”(Demesne)或者称为“直属地”。中古庄园的领主对于土地没有所有权,所有权在国王,只有使用权跟管理权。罗马地主对于土地内的奴隶,没有政治权利,不同于中古庄园。

庄园经济的特质

中古欧洲的混乱导致庄园必须自己自足,退回到原始的经济。货币经济可以说完全不存在,完全以物易物。直到十二世纪开始,商业复兴,城市兴起才慢慢改变这种体制。庄园经济的一个特色就是“公社合作”(Communal cooperation),就是农奴必须共同生产。由于经济的困难,各种农具与牲口都由领主提供。所以农奴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因此必须共同耕作。另外因为土地的贫瘠与耕种技术的落后,庄园经济普遍采行三年轮耕制。把耕地分为三个部分,“春耕地”、“秋耕地”以及“休耕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动物庄园
故事概要庄园农场(ManorFarm)里的一头老公猪“老麦哲”(OldMajor)将动物们召集起来开会,宣布人类是动物的敌人,并教会了动物们一首歌《英格兰的生灵》(BeastsofEngland)。老麦哲死后,两头年轻的猪,分别叫做斯诺鲍(Snowball)和拿破仑(Napoleon),成为了动物们的领袖,并开始准备起义。起义成功了,动物们把终日酗酒、不负责任的农场主琼斯(Mr.Jones)赶出了农场,然后把农场更名为“动物农场”(AnimalFarm)。他们通过了“动物主义七戒“(theSevenCommandmentsofAnimalism),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所有动物一律平等。”斯诺鲍教动物们读写,而拿破仑教小狗们动物主义的规则。动物们食物充足,农场运营良好。猪们把自己提拔到了领导的位置,并给自己留出了特别的食物供应,显然,这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健康和享受。一段时间之后,一些人攻击了...
· 地主庄园
西汉后期以来,有权有势的大地主都占有大量的田地和佃农,世代称霸一方。至东汉时,这一情况更有发展,宗室贵族也竞占田地,广蓄奴婢。如刘秀的儿子济南王刘康就有田八百顷,奴婢一千四百人。有些大商人地主,“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这样拥有大范围田地的地主可称为庄园地主。庄园就是田庄。不过对地主庄园而言,属于田庄范围的田地不仅为地主所有,而且其中的山林川泽也为地主所霸占。如东汉后期的中常恃苏康和管霸,就“遂固天下良田美业、山林湖泽,民庶穷困,州郡累气。”在地主庄园内,绝大多数农民是地主的佃客,实际是农奴。山林川泽的私有化和农民的农奴化,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标志。在地主庄园中,以满足地主的生活需要为主,组织生产。佃农们在地主或其代理人的指挥下,按照时令,从事于农业或副业生产。如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爪果和各种经济作物以及药材等等。副业有造酒,酿醋,制酱,作饴...
· 迪襟庄园
历史庄园历史可追溯至1855年,其后曾被英国人占有,查理七世期间回到法国人手中,1785年由尔·萨吕斯家族经营。1968年,尔·萨吕斯家族的亚历山大·德吕尔·萨吕斯伯爵接管庄园。他于1996年将部分股份授予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则成为庄园大股东。参考资料GodfreySpence(1999),TheWhiteWineCompanion,London:QuintetPublishingLtd.滴金庄园Châteaud"Yquem
· 马氏庄园
· 常家庄园
山西榆次常家,以财取天下之抱负,逐利四海之气概,制茗于武夷山,扎庄于恰克图,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绵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内之晋商巨贾,中国对俄贸易之第一世家。常家事业长盛不衰之原委,就在于该族深谋远虑,居富思危、课子苦读、家学渊源,代代恪守“学而优则贾”的家训,源源将优秀的文化人才输送到商界,经商集团保证了持久精英,纵横捭阖,将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完美地体现在经济意识与经营活动中,实现了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合一,遂成清代驰名中外之儒商望族。常氏在商儒互长,商业日益兴起之际的明末清初,开始了在车辋故里的宅第修建。九世常万玘、常万达兄弟的事业如日中天,宅第建筑也随之进入了鼎盛时期,万圮由南向北,建成一条街,俗称西街;万达在村北购置土地,建起一条新街,俗称后街。遂有常家两条街之称。经之后近二百年的完善,这两条街,深宅大院百余处房屋四千余间,楼房五十余幢,占地六十万平方米。院内楼厅台阁,雕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