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城
历史沿革
正定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六国时代的前燕,当时大将慕容恪在滹沱河北岸建立一座军事城堡,名为“安乐垒”,与当时的真定县城隔河相望。北周时期(578年)砌为石城,规模较小。唐宝应元年(762年)扩建,为恒州(镇州、成德节度使)的治所。明代为真定府治所。正统十四年(1449年)扩建为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二尺,上宽二丈,下宽三丈的土城;隆庆五年(1571年),始改为砖城,到万历四年(1576年)竣工,奠定了留存至今的格局。四方各开城门一座,东曰 迎旭门 ,南曰 长乐门 ,西曰 镇远门 ,北曰 永安门 。四门均为三重结构,设有里城、瓮城和月城三道城垣。这种形制遍观全国亦不多见。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雍正六年(1728年)、嘉庆十六年(1811年)和同治七年(1868年)都曾对城墙进行修补。雍正元年(1723年),因避雍正帝名讳改真定为正定。
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期间,正定城遭到严重破坏,各单位拆城墙砖修筑炼钢炉,后来又陆续有群众拆砖修房盖屋,城墙逐渐沦为残垣断壁,城门楼、角楼、垛口等也因城市建设而损毁。 目前城东门被埋于国防工程之下,南门、西门尚存里城门与瓮城门,北门存里城门和月城门,但已多残破不堪。 城墙尚存8000多米,包砖所剩无几,草木丛生,尤以北城墙破坏最为严重。 1993年7月15日,正定城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正定县政府为保护文物、发展旅游,号召全县居民捐献旧城砖,并投资约400万元人民币修复了南门内城城楼及两侧各五十米的城墙。其后,由于缺乏资金,进一步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尚无进展。 2010年2月18日晚8点19分,重建的南城门楼发生火灾,木制楼阁被烧毁。
修复的南门——长乐门、部分城墙及两侧土城
建筑结构
正定城为砖城,属府级规制,全城南北长于东西,唯东南缺一隅,成官帽形状。城墙高10余米,上宽6米有余,周长约12公里,建垛口5051个。城门形制独特,四面城门处均设有城垣三道,即内城、瓮城和月城。瓮城高度与内城相同,月城是在瓮城外加筑的一道弯月形城墙,高度是内城的一半。南、北二门的瓮城城门设在东侧,东、西二门的瓮城城门则设在南侧,皆与内城门成直角。南门、西门的月城门和内城门正对,东门和北门的月城门则不与内城门同直线,形成曲折迂回的防御体系。其时,进入城池须通过三道城门,加强了城池的防御效果。另外,城墙上还有更铺、旗台和垛子,四角建有角楼,城外坏绕护城河,河上架有吊桥。明、清两代,正定(真定)城以其完善的防御体系,对拱卫京师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门
长乐门
正定城门形制类似,内城门上均建有二层城楼,歇山顶斗拱,雕梁画栋。门洞长约5丈,高2丈,为青石铺基、城砖拱券、条石甬道。门板木质,外有铁皮封包,厚半尺。
各城门洞上嵌有题字石匾额:
长乐门(南门):内城门上嵌“三关雄镇”,瓮城门上嵌“迎薰”,月城门上嵌“九省通衢”;古三关为益津关(河北霸县)、瓦桥关(涿县南)、淤口关三关,后周世宗柴荣率军夺回之地。
永安门(北门):内城门上嵌“拱护神京”,瓮城门上嵌“展极”,月城门上嵌“畿南保障”;
镇远门(西门):内城门上嵌“秀挹太行”,瓮城门上嵌“挹蓝”;
迎旭门(东门):内城门上嵌“光含瀛海”,瓮城门上嵌“含翠”。
此外,南门月城上也建有城楼,名“看花楼”,亦称望河楼,楼上悬“襟山带河”四字额匾。
护城河
城外护城河宽10丈余,深2丈余,城东北、西北各有泉水流入护城河。护城河外筑堤。四城门外河上架有吊桥。
其他
清人朱佩莲过正定府,有诗描写正定城曰:
正定民间关于城门的歌谣:
相关条目
北京城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