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鸟脚亚目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3
转发:0
评论:0
叙述禽龙的后脚掌,具有三趾鸟脚亚目意为“鸟的脚部”,在希腊文里ornis意为鸟,pous意为脚;这名称指的是它们脚掌的三个脚趾,类似鸟类,但许多早期物种有四个脚趾。它们的其他特征是没有护甲、发展出角质喙状嘴、修长的耻骨最后延展超过肠骨、下颌没有洞孔。许多鸟脚类恐龙的肋骨两侧,有多块薄的软骨骨板,其功能未明;有些骨板在化石化的过程中保存下来。目前已在棱齿龙、奥斯尼尔洛龙、帕克氏龙、小头龙、奇异龙、巨谜龙的化石发现这些骨板。早期鸟脚类恐龙的身长只有约1米,移动速度可能很快。它们有僵直的尾巴,如同兽脚类恐龙,在它们奔跑时可协助维持平衡。较晚期鸟脚类演化成以四足方式吃低矮植被;它们的脊柱成弯曲状,类似现代地面草食性动物的脊柱,例如野牛。当它们为了低矮植被而演化得更为弯曲时,它们变成半四足动物;奔跑时仍以二足方式,能轻易接触到树的顶端;但当行走或吃低矮植被时的大部分时间是采四足方式。棱齿龙科的分类有...

叙述

鸟脚亚目

禽龙的后脚掌,具有三趾

鸟脚亚目意为“鸟的脚部”,在希腊文里ornis意为鸟,pous意为脚;这名称指的是它们脚掌的三个脚趾,类似鸟类,但许多早期物种有四个脚趾。它们的其他特征是没有护甲、发展出角质喙状嘴、修长的耻骨最后延展超过肠骨、下颌没有洞孔。许多鸟脚类恐龙的肋骨两侧,有多块薄的软骨骨板,其功能未明;有些骨板在化石化的过程中保存下来。目前已在棱齿龙、奥斯尼尔洛龙、帕克氏龙、小头龙、奇异龙、巨谜龙的化石发现这些骨板。

早期鸟脚类恐龙的身长只有约1米,移动速度可能很快。它们有僵直的尾巴,如同兽脚类恐龙,在它们奔跑时可协助维持平衡。较晚期鸟脚类演化成以四足方式吃低矮植被;它们的脊柱成弯曲状,类似现代地面草食性动物的脊柱,例如野牛。当它们为了低矮植被而演化得更为弯曲时,它们变成半四足动物;奔跑时仍以二足方式,能轻易接触到树的顶端;但当行走或吃低矮植被时的大部分时间是采四足方式。棱齿龙科的分类有很大争议,棱齿龙科原本包含非禽龙类的二足鸟臀目恐龙,但近年系统发生学研究认为棱齿龙科是个并系群,目前唯一的可确认属只有棱齿龙。

更晚鸟脚类的体型更为大型,但并未达到长颈、长尾蜥脚类恐龙般的巨大体型,部分蜥脚类恐龙的生态位被鸟脚类取代。最大型的鸟脚类,例如:埃德蒙顿龙与山东龙,身长并未达到15米。

分类

鸟脚亚目

画家笔下的各个禽龙类

在过去分类历史上,大多数未确定的二足鸟臀目恐龙被划分到鸟脚亚目。其中大多数以重新分类为基础头饰龙类;有些则建立起它们的分类,如肿头龙下目。

分类学

鸟脚亚目

数种大型鸟脚类恐龙的体型相比。由左到右分别为:山东龙、巨保罗龙、鸭龙、埃德蒙顿龙。

鸟脚类通常归类为亚目等级,在鸟臀目之下。该分类等级已被大部分恐龙学家弃用,但仍然有学者继续使用该分类法,虽然资料来源有所不同。Benton于2004年将鸟脚类分类在下目等级,角足亚目(角足类)之下(原为未排序演化支),而其他人如Ibiricu等人于2010年将其保留为原本的亚目等级

系统发生学

以下演化树复原自Zheng与同事2009年的研究。

以下演化树由Butler等人于2011年提出。

参考资料

^Holtz, Thomas R. Jr. (2012) Dinosaurs: The Most Complete, Up-to-Date Encyclopedia for Dinosaur Lovers of All Ages,Winter 2011 Appendix.

^Butler, Richard J.; and Galton, Peter M. The "dermal armour" of the ornithopod dinosaur Hypsilophodon from the Wealden (Early Cretaceous: Barremian) of the Isle of Wight: a reappraisal. Cretaceous Research. 2008, 29 (4): 636–642. doi:10.1016/j.cretres.2008.02.002. 

^Calvo, J.O.; Porfiri, J.D.; and Novas, F.E. Discovery of a new ornithopod dinosaur from the Portezuelo Formation (Upper Cretaceous), Neuquén, Patagonia, Argentina.. Arquivos do Museu Nacional. 2007, 65 (4): 471–483. 

^Weishampel, D.B., and Heinrich, R.E. Systematics of Hypsilophodontidae and basal Iguanodontia (Dinosauria: Ornithopoda). Historical Biology. 1992, 6: 159–184. 

^Ibiricu, L. M.; Martínez, R. D.; Lamanna, M. C.; Casal, G. A.; Luna, M.; Harris, J. D. and Lacovara, K. J. (2010). "A Medium-Sized Ornithopod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Bajo Barreal Formation of Lago Colhué Huapi, Southern Chubut Province, Argentina." Annals of Carnegie Museum, 79(1): 39-50.doi:10.2992/007.079.0103

^Zheng, Xiao-Ting; You, Hai-Lu; Xu, Xing; Dong, Zhi-Ming. An Early Cretaceous heterodontosaurid dinosaur with filamentous integumentary structures. Nature. 19 March 2009, 458 (7236): 333–336. PMID 19295609. doi:10.1038/nature07856. 

^Richard J. Butler, Jin Liyong, Chen Jun, Pascal Godefroit. The postcranial osteology and phylogenetic position of the small ornithischian dinosaur Changchunsaurus parvus from the Quantou Formation (Cretaceous: Aptian–Cenomanian) of Jilin Province, north-eastern China. Palaeontology. 2011, 54 (3): 667–683. doi:10.1111/j.1475-4983.2011.01046.x.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兽脚亚目
演化历程在三叠纪晚期,一些原始兽脚类与兽脚类恐龙便已经出现。最早且最为原始的肉食性恐龙是阿根廷的始盗龙(Eoraptor)与艾雷拉龙下目(Herrerasauria)。艾雷拉龙下目最早出现于三叠纪的卡尼阶后期到诺利阶(Norian)早期。在北美洲与南美洲可以发现这类恐龙化石,此外它们可能也出现在印度与非洲南部。艾雷拉龙下目同时拥有一些较为原始以及较为晚近的恐龙特征,是一种镶嵌演化(Mosaicevolution;不同特征拥有不同演化速率)的现象。古生物学家们本来认为艾雷拉龙类是兽脚类的物种之一,不过后来发现它们可能是原始的蜥臀目恐龙,甚至可能早于蜥臀目与鸟臀目的分化。根据2009年新发现的太阳神龙(Tawa),显示艾雷拉龙类可能是群早期兽脚类恐龙。兽脚亚目的足迹最早且最原始的兽脚亚目恐龙(或者说是真兽脚类)为腔骨龙超科。腔骨龙超科是群轻型、分布广泛的群居恐龙。腔骨龙科包含小型掠食动物(例如...
· 鸟臀目
特征鸟臀目的骨盆结构(左侧)恐龙总目被哈利·丝莱(HarrySeeley)于1887年分为两目:蜥臀目、鸟臀目。这种分法主要根据形状类似鸟的骨盆(但是鸟类并非鸟臀目的后代)、脊椎骨的细节、以及是否拥有前齿骨。前齿骨是下颌前段的一块从齿骨额外生长的骨头,形状为U形。前齿骨与上颌的前上颌骨互相咬合。它们呈现类似鸟嘴的形状,可以撕裂植物。鸟臀目恐龙的耻骨(Pubis)分别指向前方与后方尾巴,往后与坐骨(Ischium)平行,与往前的突出部支撑者下腹部。使骨盆呈现一个四端分岔的结构。蜥臀目恐龙的耻骨则是别指向下方与前方,类似远古蜥蜴那样。鸟臀目恐龙眼窝前的洞比蜥臀目恐龙的小,但有较宽广、稳定的骨盆。类似鸟类的平行骨盆结构,在恐龙中分别、独自演化出三次,分别为鸟臀目、镰刀龙超科、以及驰龙科。在鸟臀目中,至少有三个演化支演化成可采四足步态行走。有科学家推测,在鸟臀目的早期演化阶段,已经出现往四足步态的
· 蜥脚下目
体征蜥脚类恐龙是草食性四足动物,通常拥有长颈部与匙状牙齿。它们拥有小型头部、巨大身体、通常拥有长尾巴。它们的后肢粗壮、笔直,后脚掌有五个脚趾,只有内侧三、四趾具有趾爪。与后肢相比,前肢较为修长,前脚掌只有拇指有大型指爪。大部分科普书籍的想像图,在这些无趾爪的位置加上蹄状趾爪。在蜥脚类恐龙之中,近侧尾椎有高度可鉴定性。蜥脚类恐龙的部分背椎移到颈部的位置,导致颈部至少有12节脊椎,延长了颈部长度。脊椎的神经棘形状可容纳韧带,以协助抬高颈部与支撑头部重量。尾椎至少有44节。柱状四肢演化成可支撑庞大身体重量,踝部有软骨可缓冲、避震。前肢有五根指头,但指头骨头数量减少。它们以脚趾行走,脚掌离地且有肉垫支撑重量。大型鼻开孔位于头颅骨的后段。而耻骨或许可能支撑大型肠道。体型数种巨型蜥脚下目恐龙的体型比较图。分别为:阿根廷龙(红)、马门溪龙(绿)、超龙(橘)、梁龙(紫)、富塔隆柯龙(蓝)蜥脚下目的最明显特...
· 亚目
下目下目(infra-order),又译作次目是生物分类法的一级,一般介于亚目和科之间,但下目之下有时也分超科,下目的拉丁文分类名称在非动物类时大多为-aria的字尾,但动物则无固定字尾超科超科(Superfamily),又译作总科,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层级,介于亚目和科之间。有时在超科和亚目之间还有下目(或称次目)的分类。一般超科名称的拉丁字尾是-oidea。小目小目(英文称为parvorder)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附属级别,介于下目和总科之间。例如类人猿下目又细分为阔鼻小目及狭鼻小目。
· 鲈亚目
分类鲈亚目下分三个总科、79科,合共数百个属:鲈亚目Percoidei鲈总科Percoidea拟松鲷科(Datnioididae)锯盖鱼科(Centropomidae)双边鱼科(Ambassidae)棕鲈科(Badidae):又称棕鲈科尖嘴鲈科(Latidae)狼鲈科(Moronidae)花鲈科(Lateolabracidae)尖棘鲷科(Howellidae)真鲈科(Percichthyidae)准小鲈科(Perciliidae)发光鲷科(Acropomatidae)愈齿鲷科(Symphysanodontidae)多锯鲈科(Polyprionidae)鮨科(Serranidae)棘鳞鮨鲈科(Centrogeniidae)巨棘鲈科(Ostracoberycidae)丽花鮨科(Callanthiidae)拟雀鲷科(Pseudochromidae)蓝纹鲈科(Grammatidae)七夕鱼科(Pl...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