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有轨电车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4
转发:0
评论:0
名称有轨电车的英文词汇tram,一种说法是来自低地苏格兰语,指当时矿山铁路,另外一种更有可能的说法是来自中世纪佛兰芒语,因为已证明,1873年该种类型的列车就存在于该地区,并出现了tram这个词汇。英文中的tram、streetcar和trolley等一般均指同一事物,且词汇本身并无“轨道”和“电”的含义。而中文则可从字面判断,将其理解为在轨道上运行的电车。相对地,在道路无需轨道行驶上的电车,则称作无轨电车。而在某些地区(如日本),因为其行驶轨道通常不高出街道路面而被称作路面电车。种类有轨电车通常以受电弓或集电杆从接触网取得电力,少数以集电靴从第三轨取电(如法国的波尔多电车采用阿尔斯通APS智能第三轨供电系统),另有极少数采用感应供电(主要生产商是庞巴迪,代表为PRIMOVE系统)或储能装置(蓄电池、超级电容等)供电。低地板车1990年代起,开始有低地板的有轨电车出现。乘客登上低地板有轨电...

名称

有轨电车的英文词汇tram,一种说法是来自低地苏格兰语,指当时矿山铁路,另外一种更有可能的说法是来自中世纪佛兰芒语,因为已证明,1873年该种类型的列车就存在于该地区,并出现了tram这个词汇。

英文中的tram、 streetcar和trolley等一般均指同一事物,且词汇本身并无“轨道”和“电”的含义。而中文则可从字面判断,将其理解为在轨道上运行的电车。相对地,在道路无需轨道行驶上的电车,则称作无轨电车。而在某些地区(如日本),因为其行驶轨道通常不高出街道路面而被称作路面电车。

种类

有轨电车通常以受电弓或集电杆从接触网取得电力,少数以集电靴从第三轨取电(如法国的波尔多电车采用阿尔斯通APS智能第三轨供电系统),另有极少数采用感应供电(主要生产商是庞巴迪,代表为PRIMOVE系统)或储能装置(蓄电池、超级电容等)供电。

低地板车

1990年代起,开始有低地板的有轨电车出现。乘客登上低地板有轨电车时无需走上任何梯级,对行动不便的人士相当方便。

双层电车

最早出现于英国,但大部分原有线路已经淘汰,现时全球有3个地方还行走着路面双层有轨电车,分别为中国香港(现存唯一全部采用双层电车的电车系统)、英国布莱克浦(Blackpool)和埃及亚历山大港(Alexandria),均在该城市占有重要地位。

特点

优点

对于中型城市来说,有轨电车是实用廉宜的选择。一公里有轨电车线路所需的投资只是一公里地下铁路的三分之一;

无需在地下挖掘隧道,车站无需昂贵的环控设备,乘客乘降便利无需上下很长的距离;

高架的单轨铁路及轻便铁路系统往往只能在特别的市区环境建造(如宽阔的大街),有轨电车一般与汽车共用路权毋需高架路轨,较节省街道空间;

相较无轨电车,因为有轨道引导,驾驶操作较容易;

相较其他路面交通工具,有轨电车更有效减少交通意外的比率;

有轨电车因为以电力推动关系,车辆不会排放废气,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

缺点

因要铺设轨道(和接触网),建设成本高于无轨电车(公共汽车),对小型城市来说财政负担较重;

受轨道(和接触网)限制,行驶灵活度不及无轨电车(公共汽车),且路轨占用路面,路面交通要为有轨电车改道,并让出车道;

效率比地下铁路低:

有轨电车的速度一般较地下铁慢,除非有轨电车行驶的大部分路段是专用的(主要行驶专用路段的有轨电车一般称为轻轨);

传统有轨电车每小时每方向可载客约5000~8000人,现代有轨电车可达1.2万人,但地铁每小时每方向载客大约为3~5万人。

一旦其中一辆车发生意外,可能会造成全线瘫痪。

相较无轨电车的橡胶轮胎,有轨电车的金属轮轨摩擦产生的噪音比较高,坡度限制亦较大。

技术

有轨电车正线通常不采用铁路的“工”字截面的钢轨,而是采用槽型轨。

正向行车道岔由转辙机完成变轨。电车司机通过车载道岔控制器自动获得道岔的独占控制权,操控道岔信号闭锁与变轨;驶出道岔区间后自动失去道岔控制权。

反向合流道岔一般是挤岔式道岔。

历史

首条用于客运的路面有轨车辆在1807年于英国启用,是以马匹拉动的,称为公共马车(Omnibus)。随后于19世纪上半叶出现在美国。1828年马里兰州巴尔的摩修建了第一条有轨马车线路,类似线路于1832年在纽约市开通,1834年在新奥尔良开通。

1879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在柏林的博览会上首先尝试使用电力带动轨道车辆。此后俄国的圣彼得堡、加拿大的多伦多都进行过开通有轨电车的商业尝试。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在1887年创立了首个电动电车系统,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也开通了有轨电车。

由于欧洲国家在19世纪后期在全球扩充殖民地,同时在殖民地或租界中的主要城市引入有轨电车系统,如加尔各答、香港、新加坡、西贡、上海和天津的有轨电车都是在这时期由欧洲殖民者建立,当时努力学习西方科技的日本也在国内多个城市扩展电车系统,包括东京、大阪、横滨、仙台和函馆等城市,并将电车引进到当时成为日本势力范围的朝鲜半岛、大连和长春。在20世纪初遍布东亚、东南亚及南亚的主要城市,有轨电车在当时被认为是现代化城市的代表,此时亦成为有轨电车的全盛时期,但是随着汽车工业在1920年代的快速发展,新兴的无轨电车又因为无需铺设路轨可节省投资成本,有轨电车的渐渐扩展步入停滞。在1940年代初欧洲和亚洲很多大城市都卷入二次大战,包括有轨电车在内的基建都遭受破坏,虽然部分电车系统得到重建,但公共汽车在1950年代起在各大城市的普及,有轨电车被认为速度缓慢,甚至阻碍道路交通流量,不少有轨电车系统于20世纪中叶陆续被拆卸,从1950年代后期起,有轨电车网络在北美地区、英国和西班牙等地几乎完全消失,东亚和东南亚部分殖民地在建国后因缺乏电车系统原产国的技术支持,于是将电车系统废弃。有轨电车在1960年代渐遭淘汰,可是部分城市的原有系统仍得到局部保留,瑞士、德国、波兰、奥地利、意大利、比利时、荷兰、日本、东欧及澳大利亚的有轨电车系统虽然比全盛时期大幅收缩,但部分城市的有轨电车网络仍然维持日常载客服务,或者被继续现代化。 

近年大众开始认识到大量使用私家汽车而引起空气污染、依赖汽油、泊车困难等种种问题。不少政府因此亦改变过度依赖汽车的交通规划策略。公共汽车由于与其他汽车共用路面,速度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地下铁路成本高昂,在市郊使用亦不太合适。反观有轨电车的优点逐渐明显。1970年代末起,部分没有有轨电车的地方政府在硏究后,开始建造新的有轨电车线。很多仍有有轨电车的城市亦增加线路,或把原有系统现代化。

中国

中国最早的有轨电车出现于清朝时期1899年的北京,由德国西门子公司修建,连接郊区的马家堡火车站与永定门,全长400米,但不久便在1900年被进京的义和团全部拆毁。天津和上海先后于1906年及1908年开通电车,之后其他租界或成为通商口岸的各个城市也相继开通有轨电车。日本和俄国相继在大连、哈尔滨、长春、沈阳开通有轨电车线路。北京市内的有轨电车在1924年开通。1956年,鞍山开通有轨电车。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和车辆增多,从195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大城市陆持续拆除有轨电车线路,代之以无轨电车。2001年6月6日,鞍山有轨电车停运。到2006年,仍有有轨电车运营的城市只剩下长春、大连,并且已被改造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部分。

有轨电车

上海张江有轨电车1路于张江地铁站

2006年底,天津滨海新区开通了从法国引进的胶轮导向电车Translohr,是中国境内第一个使用胶轮导向电车的城市。部分媒体和网络虽然也称之为“有轨电车”,但此种电车的采用的钢轮钢轨只起导向的作用,实际承担行驶和承重的作用的为橡胶轮胎,与传统意义上的有轨电车有本质区别。2009年,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地区也开通了使用此种胶轮导向电车,上海成为第二个使用胶轮导向电车的城市。

有轨电车

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

2013年8月,沈阳新建设的现代有轨电车开通运营。2014年8月1日,南京有轨电车河西线开通运营。2014年10月26日,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开通运营。2014年12月31日,广州有轨电车海珠环岛线开通运营。2015年12月28日,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开通运营。2016年3月5日,青岛有轨电车城阳示范线开通运营。2017年6月13日,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开通运营。2017年7月28日,武汉有轨电车车都T1线开通运营。2017年10月28日,深圳有轨电车开通运营。2017年12月30日,北京地铁西郊线开通运营。2019年12月30日,采用氢能源的高明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开通运营。

相关文学著作

田纳西·威廉斯的著名剧作《欲望号街车》故事发生于美国新奥尔良,新奥尔良有轨电车(于当地称为Streetcar)的多次出现显示其自19世纪以来,已经是当地公共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