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古什共和国
语源
印古什人是居住于高加索地区的土著民族,现大多居住于印古什共和国。他们称呼自己为Ghalghai(印古什语ghal为“堡垒”或“城镇”;ghai为“居民”),主要语言为印古什语,与邻近的车臣语高度互通)
历史
印古什人的祖先纳赫人(Nakh)从两河流域肥沃月湾地带迁徙至高加索地区,开始农耕、灌溉、驯化并饲养动物。
进入新石器时代,并且此地区的居民已经知道使用陶器。近代在阿里聚落和马加斯附近发现了石制工具:石斧、石刀、打磨过以及带有钻孔痕迹的石器、泥制餐具等等。在平地聚落有发现泥砖,在山区聚落则发现了用石墙环绕的聚落,且可追溯至公元前8000年。
在那萨尔-柯特(Nasare-cort)、木志奇(muzhichi)、伯兹(Ja-E-Bortz)(Surkha-khi)、艾比-戈夫(Abbey-Gove)(纳兹兰)已经发现轮轴技术的使用、骑乘马匹、金属制(金、银、铜、铁等)餐具、铠甲、刀具以及箭头。
由罗马人的文献得知,在北高加索中部、东部出现阿尔巴尼亚王国。
在高加索的王国分裂为阿兰尼亚(Alania)和阿兰尼亚贵族(Noble Alania),德国科学家Peter Simon Pallas认为阿兰尼亚人是印古什人的直接祖先。
由于蒙古征伐,阿兰尼亚首都马加斯(Maghas,阿拉伯人的记载)和北高加索高地的阿兰同盟之民族与部落为金帐汗国的拔都汗之部众所摧毁。历史上马加斯的原址与现今印古什之首都位置大约相同。
阿兰人(Alans)、塔摩兰人(Tamerlan)和塔赫塔木什人(Tokhtamysh)之间在捷列克河(Terek river)发生部落战争,在山区的阿兰人建立城堡与要塞抵御侵略者。低地的阿兰人部落则被蒙古占领,于是开始了阿兰人对蒙古人的反抗与叛乱活动。1991年,约旦史学家Abdul-Ghani Khassan根据古阿拉伯手稿中提出,阿兰尼亚战争是发生在今天的车臣和印古什;但阿兰尼亚史学家Azdin Vazzar(1395-1460)则描述战争发生在阿兰尼亚的Nokhcho部落。
俄罗斯征服了高加索地区。1558年Temryuk of Kabarada遣使至莫斯科,希望能得到伊凡雷帝的帮助以击败印古什部落。伊凡雷帝和Temryuk的女儿玛丽亚(Maria Temryukovna the Circassian(Kabardin) tsaritsa)结姻。于是形成莫斯科与Kabarada的联盟,意图将沙皇的疆土扩张至高加索中部,并且对抗顽固的凡那赫人(Vainakh)。
俄军欲取得具有战略意义的达里尔山谷(Darial Gorge),但在数次战役后于印古什村落附近落败,因此位于该部落的民族就被称为印古什人。
帝俄的征服
印古什传统上是个立基于氏族和不成文法的无阶级社会,现今仍有约350个氏族。有别于邻近的高加索地区和车臣,印古什氏族内的成员,或氏族间皆处于平等关系,无上层阶级。俄罗斯历史学家声称,印古什是自愿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的。这种观点主要是立基于1810年6月13日,由德尔波特罗(Delpotso)将军和2个印古什氏族签署的文件,但其他氏族仍极力抵抗俄罗斯的征服。1832年俄罗斯男爵Rozen的信中指出“在这个月23日我消灭了8个印古什村落,24日我又消灭了9个。”1836年,他又指出印古什高地的Dzheirkah、Kist、Ghalghai都已被完全征服。 俄罗斯征服印古什的过程非常艰困,俄军后来使用殖民化的方式进行征服,即消灭当地所有民族,并将哥萨克人和奥塞梯地区的贵族迁移至此。整个俄罗斯和奥塞梯的殖民肇始于19世纪中叶。俄军将军夫多基莫夫(Evdokimov)和奥塞梯人殖民者坤都诺夫(Kundukhov)曾高兴表示“印古什的殖民化非常成功。”,剩下的印古什人转为地下抵抗。 俄罗斯人在印古什部落Zaur处建立了伏拉迪高加索要塞(意即高加索的统治者) ,俄将阿列克谢‧叶尔莫洛夫(Aleksey Petrovich Yermolov)致信沙皇,表示“若俄罗斯忽略如印古什这样一个军事化之地,将会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他并建议将印古什和车臣分开,以使俄罗斯能顺利征服高加索地区。1827年叶尔莫洛夫另指出,印古什地区不可能基督教化。“这个在高地上最勇敢和军事化的民族,不允许任何异化......”,最后一次有组织的叛乱是在1858年,又被称为“纳兹兰起义”,5000名印古什人起身反抗俄罗斯统治,但最后仍败给俄罗斯的优势兵力。这次叛乱标志着俄罗斯-高加索战争的结束。同年,沙皇将印古什人和车臣人放逐至土耳其和中东,并宣称“穆斯林应该要由穆斯林统智者统治。”他的目的是想要让此地由奥塞梯人和哥萨克人殖民。 有些印古什人自愿被流放至中东的荒漠地区,他们大部分死亡,幸存者则被同化。据统计约有80%的印古什人在1865年离开印古什,转至中东。
苏联时期
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苏联允诺印古什人可以回到被帝俄征服和殖民的印古什聚落。印古什又变成了白军将领邓尼金(Denikin)和印古什反抗者的战场。
现代
1991年,车臣宣布脱离苏联,成立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印古什选择自车臣-印古什分裂。因此1992年印古什加入了俄罗斯联邦,试图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与奥塞梯的争端,也希望俄罗斯能以让他们重回自己土地来表扬他们对俄罗斯的忠诚。然而,奥塞梯极端民族主义者却提升了北奥塞梯的民族紧张情绪,也引发了1992年10月下旬的印古什种族。数以千计的印古什人被俄罗斯-奥塞梯联军作为人质,而其中有500名印古什人质被卷入2004年的贝斯兰人质危机。
地理
印古什坐落于高加索山北麓,南北纵长144公里,东西横长72公里。北部低地区与诺盖草原(Nogay Steppe)的南端相连,有些地方海拔仅200米,但大部地区海拔至少500米,南部山区散布的高加索山峰高达3,000米以上,最高峰是尚山(Mt. Shan),海拔4,451米。捷列克(Terek)河的支流孙札(Sunzha)河从西到东横贯北部地区,孙札河支流阿萨(Assa)河是该区的主要河流。气候因地势而不同,但基本上属干燥大陆性气候。
时区
印古什位于莫斯科时区(MSK),国际时区差 +0400 (MSK),在2014年10月25日后将永久改为UTC+3时区 。
河流
主要的河流有:
捷列克河(Terek River)
阿萨河(Assa River)
孙扎河(Sunzha River)
山脉
印古什共和国包括150公里的高加索山脉。
天然资源
印古什含藏量丰富的资源有大理岩、木材、白云石、灰泥、石灰岩、砾石、花岗岩、黏土、地热、贵金属、矿泉水、石油(超过600亿吨)、以及天然气的蕴藏等。
气候
大陆性气候
一月平均气温: −10 °C (14 °F).
七月平均气温: +21 °C (69.8 °F).
全年平均降雨量: 450–650 mm (18–26 in).
全年平均气温: +10 °C (50 °F).
行政区划
共和国内有四个行政区、包括4城市与37农村。城市包括:
1. 马加斯(Magas),人口4,100人
2. 纳兹兰(Nazran),人口102,500人
3. 卡拉布拉克(Karabulak),人口36,500人
4. 马尔戈别克(Malgobek),人口33,400人。
政治
印古什共和国宪法于1994年2月27日实行。共和国首脑为总统,现任总统为尤努斯-别克·叶夫库罗夫。人民议会包含34名议员,任期四年,由选举产生,最近一次选举于2013年举行。自2006年至今,议长由穆罕默德‧沙卡洛夫担任。
自1991年以来的总统:
鲁斯兰‧奥舍夫:1992年11月10日 - 2001年12月28日
艾哈迈得‧马尔沙戈夫(临时):2001年12月28日 - 2002年5月23日
穆拉特‧查基科夫:2002年5月23日 - 2008年10月30日
尤努斯-别克‧叶夫库罗夫:2008年10月30日至今
经济
印古什拥有矿泉水、石油、天然气、森林、金属矿等资源,当地政府也亟欲发展观光。但基于该地局势不稳,以及邻近之车臣共和国动荡不安,观光发展仍充满疑问。印古什为俄罗斯最穷困的联邦主体,主因是由于冲突、和内乱。失业率估计为53%左右,且贫困情形日益严重。
2012年主要的经济活动如下:公共行政、国防、社会保险-25.1%;批发、零售机械与日用品-16.0%;农林畜牧狩猎10.4%;教育10.3%;建筑9.9%;运输通讯7.7%,为2011年的100.8%。 农业活动主要为种植燕麦、马铃薯、蔬菜、水果。畜牧产品主要为羊毛与牛。 零售业销售额为144亿卢布,为2011年的106.5%,在联邦主体中排名83,食品、饮料、烟草占30.%,非食品类产品69.3%。 餐饮营业额为1亿卢布,为2011年的117.2%,共和国总营收为负4亿6300万卢布。
就业
生活水准
人口
印古什共和国(绿色部分)
印古什共和国人口 : 2010年人口 ( 英语 : Russian Census (2010) ) 有412,529人 ;2002年人口有467,294人 .
人口: 46 7294 (2002)
每1000位男性就有1142位女性
平均年龄: 22.2 岁
家庭数目: 6 4887 (即46 3532 人)
生育统计
2009-2011年总生育率来源:
民族组成
根据俄罗斯2010年人口普查, 印古什人占印古什共和国总人口的94.1%,其他民族包括车臣人(4.6%)、俄罗斯族(0.8%)和其他较小民族,每种低于总人口0.5%。
教育
印古什国立大学(Ingush State University; ISU),为印古什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教育学校,创立于1994年在奥得琼尼基德耶夫斯卡雅(Ordzhonikidzevskaya). 目前(2012)的就学人口为59000人,儿童为8558人,中学人口为3,500人,在高等教育就学人口有12,500人,教育机构有116所。
宗教
大部分印古什人为教派沙斐仪(Shafii)支派的穆斯林,也有少数遵守苏菲戒律的苏菲派穆斯林与东正教徒。全共和国有5个穆斯林社区、45座清真寺、26所学校、3所东正教教堂。
其他
现时印古什是非联合国会员国家及民族组织的成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