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信
历史与发展
连环信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中世纪,当时有Himmelsbriefe(“天堂信”)。
据说电子连环信的出现,原本是为阻碍互联网的发展。在互联网连接缓慢、需要时间下载文字档案的地方,与连环信就可以减低收信者的下载速度。
连环信随时间而演化,一般而言它们说服收信者能力日渐进步。 收信人对连环信的修改,或意外下不完整的复制都可能导致说服力上升。
电子邮件及互联网的发展,令连环信日益普遍,而且散布速度比以纯粹实质的邮件传播更快。RFC 1855基于网络礼仪明确反对连环信,部分电子邮件供应者在服务条款中禁止发放连环信。
随着手机的出现又有了“连环短信”。“连环短信”的内容一般比较简短。有人称“连环短信”是服务运营商为了增加收入而采用的方法
范例
“金字塔计划”的连锁信范例
相传起源于1935年,从一封名为“送你一点钱”(Send-a-Dime)开始,而后进化为电子邮件方式传递。
俗称“送钱信”(money chain letters),此类的连锁信,在于诱骗你送钱给名单上的第一个人。
寄信者会伪称他真的收到钱。以诱骗更多人加入这个游戏。
要求你将名单上第一个人的资料移去,再加上你自己的姓名与收钱的方式(地址或银行账号)。
这类的连锁信,在各地是属于违法的行为,情况严重者将被依“诈欺取财罪”提起公诉。
形式
诅咒贴的形式相较连环信更单一。其开头一般为一则恐怖小故事,在结尾处威胁看到该贴的人若不转发几条就会有噩运降临。也有一些诅咒贴亦会引诱读者转发之后就会万事如意。一些转发的人还会在复制内容后加上“我也是被逼无奈”的字样。
范例
因果相反型
恶劣结果型
影响
随着连环信的发展,其影响也越来越大。现在书面形式的连环信较为少见,更多的是以诅咒贴的形式通过网络传播,因此诅咒贴的影响也超过了连环信。据统计,中国有近三成的民众会轻信谣言。这就使得往往一则诅咒贴的个数会成倍增长。
应对方法
无论是诅咒贴还是连环信,此类谣言都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实质是一种恐吓行为。多数人转发往往出于人性本能的恐惧心理,而谣言作者正是利用了这一弱点。所以遇见连环信和诅咒贴大可不必理会,迄今并没有发现任何人因为不转发连环信而使得诅咒灵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