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天门岭之战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2
转发:0
评论:0
公元696年,武则天治下"营州之乱"的爆发,对东北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一大影响,便是间接导致唐朝逐步丧失了对辽东地区的控制权。辽东本为汉晋故地,从战国燕昭王时直到

公元696年,武则天治下"营州之乱"的爆发,对东北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一大影响,便是间接导致唐朝逐步丧失了对辽东地区的控制权。

辽东本为汉晋故地,从战国燕昭王时直到西晋末年皆为中原郡县。五胡乱华时,辽东为鲜卑慕容氏所据,后燕末年,又被高句丽所窃取。隋朝统一中国后,四次出兵辽东讨伐高句丽,不能取胜。唐朝从唐太宗到唐高宗时期,唐军用了20多年的时候连年征伐高句丽,终于夺回了这片华夏故土。

唐灭高句丽后,于高句丽故地设立安东都护府,治所在平壤,控制着朝鲜半岛大半领土。但随着西线唐军对吐蕃作战失利,半岛南部的新罗趁机攻唐,唐朝不得不将安东都护府迁往辽东。此后,唐朝对于辽东地区建立了较为稳固的统治。

"营州之乱"的爆发打破了这一局面。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年) 五月,辽西营州发生饥馑,契丹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与归诚州刺史孙万荣共同起兵反唐,杀营州都督赵文翙,攻陷营州,李尽忠自号无上可汗。

在灭高句丽时,为了削弱高句丽故地不断发生的叛乱,唐朝曾经将依附于高句丽的靺鞨人大量迁往营州。营州变乱发生后,原本被唐朝强制迁徙到营州的靺鞨人,也趁机作乱,分为两股东窜,企图逃回辽东高句丽旧地。这两股靺鞨叛军的首领分别为乞乞仲象(其子就是著名的大祚荣)和乞四比羽。

靺鞨叛军东窜后,首先向唐朝安东都护府所在地的新城发动进攻。此时唐朝在辽东兵力很少,但是安东都督裴玄珪率军固守,叛军久攻不下,只得转攻辽东城。辽东都督高仇须率数百人与之交战,竟以少胜多,大破叛军,俘虏一千多人。唐朝廷得知辽东被袭,军情紧急,派名将薛仁贵之子薛讷率兵五万前往支援,由于辽西走廊已经被契丹叛军占领,唐朝援军只得从山东登州海路出发。唐援军抵达之后,连败叛军,叛军损失惨重,向辽东东部地区逃窜。

辽东地势东高西低,西部的辽河平原为汉晋以来传统的汉人定居和农耕区,汉晋辽东郡,唐朝安东都护府的统治中心都在这里。而东部山地,则是早期高句丽国的核心地区,易守难攻。唐灭高句丽后,也并未在此地建立起统治,叛军窜入此地后,凭借地利与唐军对抗。由于海路运输艰难,唐军平叛进展缓慢。

正在此时,营州之乱得以平息,契丹人大部投靠了。可汗联合契丹,在从西北到东北的漫长战线上对武周发起了全面攻击,圣历元年(698) 八月,东默啜可汗进攻静难、平狄、清夷等军,残破妫州、檀州、蔚州、定州、赵州。圣历二年( 699),契丹进犯河北。久视元年( 700) ,契丹再次进犯,一度西慑太原,南震燕赵。在这种局面下,武周不得不以主要兵力对付和契丹,暂时对靺鞨叛军采取羁縻政策。武则天派出使者,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免他们从乱之罪。然而,乞四比羽拒不奉诏。鉴于辽西走廊被切断,据险自守的乞乞仲象、乞四比羽又暂时构成不了太大的威胁,武则天只得暂时隐忍,选择首先解决契丹问题。

在狄仁杰的举荐下,武则天任命李楷固为左羽林卫达将军率部征讨契丹。李楷固是契丹人,本是营州叛乱中孙万荣账下大将,曾给唐军造成惨重损失,在孙万荣死后降唐。鉴于其武勇过人,武则天没有杀他,反而以其为征讨契丹的统帅。李楷固也没有令人失望,他指挥的东征军从卢龙出塞,转战大凌河流域,连败契丹,成功收复了幽州通往辽东的陆路通道。

在李楷固取得了第一次东征胜利后,武则天转手开始解决在东北割据的靺鞨人问题。此时乞乞仲象已死,其子大祚荣继任叛军首领,仍自称震国公。李楷固奉诏以左羽林卫大将军的身份讨伐大祚荣、乞四比羽。东征的唐军首先将兵锋指向了靺鞨人两大集团中相对较强的乞四比羽集团,702年,唐军与靺鞨军在鸭绿江畔展开大战,唐军大胜,阵斩乞四比羽。初战告捷,武则天大喜,加封李楷固为燕国公,令其率兵继续进攻大祚荣部。狡诈的大祚荣深知正面迎战非唐军敌手,便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一面大力招纳靺鞨各部共同抗拒唐军,一面不断向深山中撤退,诱使唐军追击,于险要之地设伏。李楷固统率的唐军犯了轻敌的错误,长驱深入追击,到了天门岭,遭到靺鞨各部及高句丽残部的伏击,战败而归。

天门岭之战失利,导致东征军以前的努力化为乌有。唐朝不得不收缩防线,以应对东北的风云变幻。首先大祚荣赢得了喘息之机,兼并了乞四比羽的部众,从容建国。大祚荣建国后,还主动向派出使者,加入了阵营。契丹人势力也复振,联合,再次进犯辽西,唐朝幽州与辽东之间的交通线又一次被切断。

这时孤悬东北的安东都护府陷入东势力的东、 西、北三面威胁之中,处境十分危急。不过大祚荣为唐朝的国力所震慑,并不敢出兵进攻安东都护府,反而努力求唐朝的册封,使得安东都护府在辽东继续存在着。但是,随着渤海国势力在辽东不断膨胀,高句丽遗民纷纷投奔,安东都护府难以立足,最终在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迁离辽东。唐朝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承认了其国的合法性。东迁的安东都护府已有名无实,最终于安史之乱后的761年废止,辽东也沦为无人管治的空白地带,直到唐末为契丹所占领。

此后的辽东,先后处于辽国、金国和蒙元的控制之下,汉人势力不能达于此处近七百年。直到明洪武年间,明军攻入辽东,才结束了这一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天门岭之战:契丹与粟末靺鞨的对决
自南北朝以来就有大批靺鞨部族迁往内地,尤以幽州、卢龙为最多。据《北蕃风俗记》记载:隋代开皇年间粟沫靺鞨与高句丽发生战争,粟沫部败北。为避高句丽兵祸,酋长突地稽率矢赖、窟勒突、悦稽蒙、越羽、布忽赖、普稀、布布括利八部近两万靺鞨人放弃夫余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内迁至辽西柳城(今辽省宁阜新市东南)。唐初武德年间粟沫靺鞨乌素古部内迁辽西慎州(今辽宁省建昌)。628年又有粟沫靺鞨愁思岭部内迁辽西黎州(今河北省抚宁)。唐灭高句丽后大搞强制移民,因此又有大量曾经臣服于高句丽的粟沫靺鞨、白山靺鞨被驱至营州一带,而渤海大氏即在其中。约到696年之前幽州以东辽河以西的靺鞨人口已达6万人以上。696年秋营州之乱爆发,李尽忠自号无上可汗屡破唐廷官军,一时声威赫赫。居于辽西一带的靺鞨各部与高句丽遗民自然不得不臣服于李尽忠,为其马首是瞻。当时营州的靺鞨酋长大.乞乞仲相,乞斯比羽先后率部臣服叛军,李尽忠还加封大.乞乞仲相...
· 天门岭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战前形势又是怎样的
历史背景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雄据于我国东北700年之久的高句丽政权为唐王朝所灭,由此打破了这一地区的政治平衡,从而在客观上为靺鞨民族的崛起创造了历史机遇。唐王朝与新罗联合灭高句丽,事后双方就瓜分高句丽土地与人口发生分歧。当时唐朝不但获得高句丽决大部分疆土,还将近40万高句丽遗民强行内迁往中原各州县,从而引发高句丽民众的强烈反抗。不满唐朝独吞战果的新罗也趁机与之争夺,屡次与唐朝发生冲突。与此同时,高句丽灭亡为契丹、奚等东胡室韦系各部解除了东顾之忧,这些部族势力纷纷兴起并与北方草原新建的后汗国联合与唐朝抗衡。营州之乱公元4世纪以来契丹族即分布于今燕山以北至辽西各地,并逐渐形成由八大部落联合的同盟。到6世纪中页,已约有人口20万左右。公元648年(唐太宗贞观22年)契丹联盟首领窟哥可汗要求“内附”,唐朝册封窟哥可汗为松漠都督戍营州(今河北昌黎),赐姓李。公元679年后汗国联合奚族攻唐...
· 天门岭之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天门岭之战,有两处事件,其一是698年武周的契丹族将领李楷固和粟末靺鞨酋长大祚荣在天门岭的战役。结果是粟末靺鞨胜利。血战天门岭南北朝以来就有大批靺鞨部族迁往内地,尤以幽州、卢龙为最多。据《北蕃风俗记》记载:隋代开皇年间粟沫靺鞨与高句丽发生战争,粟沫部败北。为避高句丽兵祸,酋长突地稽率矢赖、窟勒突、悦稽蒙、越羽、布忽赖、普稀、布布括利八部近两万靺鞨人放弃夫余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内迁至辽西柳城(今辽省宁阜新市东南)。唐初武德年间粟沫靺鞨乌素古部内迁辽西慎州(今辽宁省建昌)。628年又有粟沫靺鞨愁思岭部内迁辽西黎州(今河北省抚宁)。唐灭高句丽后大搞强制移民,因此又有大量曾经臣服于高句丽的粟沫靺鞨、白山靺鞨被驱至营州一带,而渤海大氏即在其中。营州之乱中,乞乞仲象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馀种东逃,度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营州之乱被平定后,乞乞仲相与乞斯比羽表向唐廷请罪希望得到宽恕,...
· 狐岭之战背景分析狐岭之战金军为什么会惨败
野狐岭之战是发生在1211年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是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队与金军,交战的地点就在野狐岭,因此被称之为野狐岭之战,交战的结果是蒙古军队通过这一仗将金军打败,可以说这场战役奠定了金国覆亡的命运,之后不久金国就在蒙古军队与宋军的夹击下灭亡。下面介绍一下野狐岭之战的背景。成吉思汗画像女真族是一支在辽国统治之下的比较小的一个民族,但是后来在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强盛起来,很快灭掉了辽,建立了自己的金国政权,人口达到了5000多万,是蒙古族的40多倍,军队也在百万之上,是蒙古军队的十倍。金国人与蒙古人的积怨向来是很深的,金国对蒙古实施民族压迫政策,导致了蒙古族对金国的怨恨逐年增加,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就是被金国以反叛罪钉在“木驴”上处死的。后来成吉思汗成为了蒙古族的首领,于是很快对金国开始了征伐。1211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南下,蒙金战争开始了。这个时候的金国对蒙古采取了防御性的战...
· 成吉思汗传——野狐岭之战
?1211年阴历二月,成吉思汗在克鲁伦河上游誓师,宣告南下伐金,报父祖世代之仇。大蒙古国所有士兵除三千骑兵留守老家外,全部出征。成吉思汗本人率领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和幼子托雷组成中军和右军,木华黎领左军;早已出发多日抵达阴山地区的侦察兵团哲别、耶律阿海为前锋;汪古部首领为向导。十万骑兵浩浩荡荡奔向金国边境。成吉思汗兵团行进方式是奇特的。它不是以传统长纵队的方式,而是在一辽阔的区域上,分几批依次展开前进。传统长纵队行军方式有个致命弱点,以东晋时期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为例,前秦百万大军征讨东晋,先头部队已在安徽和东晋军队交火,可后备部队刚出首都陕西长安。成吉思汗兵团的进军方式其效如神,首先,能给牲畜提供充足的牧场和水源;其次,可以给士兵增加打猎的机会;最后,可以给侦察的敌人以震撼,当敌人看到如此庞大的行军阵容时往往会不寒而栗。行军过程中,成吉思汗的中军居中前行,右军掩护西侧,左军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