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诏书
词源欧洲语言“bulla”一词的不同形式皆来源于拉丁语“bullire”,是沸腾之意,最初指形似沸水泡的金属圆点,后来逐渐用于中世纪时教宗或其他皇家文书上的铅制封印,最终引申为文书本身。至少在13世纪前,教宗发布的各种文书均可以叫做“bulla”,15世纪以来,这个词专指教宗发布的最重要的文书,包括敕封圣徒、教义解释以及某些特殊重大事件的训令,如1814年准许重建耶稣会的诏书,1961年宣布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的诏书等。形制和格式乌尔巴诺八世于1637年发布的教宗诏书历史上,诏书格式经过数次改革。全文用拉丁文书写,开头用狭长字体书写教宗名号、episcopusservusservorumDei(主教,天主众仆之仆)以及指示诏书名称的几个词。正文部分的格式并无特殊要求,但通常非常简洁。结束部分标明诏书发布的日期、地点,教宗在位的年、月数,最后在封印旁签名。根据传统文献学观点,诏书分为几种
词源
欧洲语言“bulla”一词的不同形式皆来源于拉丁语“bullire”,是沸腾之意,最初指形似沸水泡的金属圆点,后来逐渐用于中世纪时教宗或其他皇家文书上的铅制封印,最终引申为文书本身。至少在13世纪前,教宗发布的各种文书均可以叫做“bulla”,15世纪以来,这个词专指教宗发布的最重要的文书,包括敕封圣徒、教释以及某些特殊重大事件的训令,如1814年准许重建耶稣会的诏书,1961年宣布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的诏书等。
形制和格式
乌尔巴诺八世于1637年发布的教宗诏书
历史上,诏书格式经过数次改革。全文用拉丁文书写,开头用狭长字体书写教宗名号、 episcopus servus servorum Dei (主教,天主众仆之仆)以及指示诏书名称的几个词。正文部分的格式并无特殊要求,但通常非常简洁。结束部分标明诏书发布的日期、地点,教宗在位的年、月数,最后在封印旁签名。
根据传统文献学观点,诏书分为几种:
大诏书:数量很少,只能在重大场合使用,加注 in perpetuam memoriam (有时简写为 in. pp. m. )(中文:为永久纪念事),以区别于一般诏书;
小诏书:一般用途使用;
准诏书(拉丁文: bulla dimidiata ):由新当选但尚未有名号的当选教宗,因此封印上无教宗名号。
参考文献
(英文) "Bull". 在线不列颠百科全书
(英文) Bulls and Briefs
(英文) Papal Encyclicals at Vatica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金玺诏书
起源8世纪左右,君士坦丁堡政府之诏书仅为单方面发出的命令,并没有在会议上形成契约。然而,这样最后被认定是十分不利的,特别是当拜占庭帝国面对不断出现的外患,努力寻求一个抑制外来势力损害帝国的方法时。12世纪时,拜占庭人开始在文章中系上金玺,以增强协商时宣誓立约的威信。其它欧洲君王模仿拜占庭诏书样式,只是更为谨慎正式。金玺诏书在西欧封建制度下得以修改加强,更较拜占庭的原形隆重正式,或者是宣布更高级于普通的政令。历史上著名的金玺诏书以下罗列出中古欧洲比较著名的金玺诏书:1136年金玺诏书,公元1136年教宗英诺森二世发布于波兰格涅兹诺,又称为格涅兹诺金玺诏书。1212年金玺诏书,公元1212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发布于西西里岛。承认波希米亚王位由贵族选举产生,帝国不加以干涉;波希米亚王国可在帝国范围之外,享有独立地位,自铸货币,有权任命主教,并且在帝国境内三百多个大小诸候国中,波希米亚居有...
· 教宗
辞源教宗的拉丁文原词“Papa”源自希腊文的“πάπας”,原意为“父亲”,起初用于对任何司铎或主教亲昵的称呼。4世纪或5世纪时,“πάππας”在西罗马帝国仍频繁地用于称呼主教,尽管它已经开始逐渐转变成现代的用途,即局限于称呼罗马主教,而在东罗马帝国,尤其是在希腊和俄罗斯,司铎仍然称为“πάπας”。但早在3世纪,亚历山大港主教对埃及的各主教实行了集权,有意识地仿效罗马主教的管辖方式。在尼吉亚大公会议后,罗马主教立即亚历山大港大主教以管辖的优先权,并使用了“亚历山大港教宗”的称号,该称号现在演变成为希腊正教会、以及科普特教会的“亚历山大港及宗徒圣马尔谷之座的教宗(英语:PopeoftheCopticOrthodoxChurchofAlexandria)”。沿革从《宗徒大事录》时期开始,使徒们在犹太会堂讲道,但大部分基督徒聚会是分散在各个家庭中进行,甚至当有迫害时也会在地下坟墓中进行,因此
· 十月诏书
反对派除以十月宣言反对沙皇尼古拉二世,Kadets于1905年10月30日(“1905年革命”期间)发出被平息和一个真正有代表性的的政府的想法,和10月17日或非正式十月党党联盟他们的以名字从参加了这个宣言。然而,马克思主义者说尼古拉确实只是一个小的让步。俄国家杜马只是一个民主的外壳,因为它可以不通过法律没有沙皇的批准和受到重重管制。尼古拉二世在解雇的第一和第二的国家杜马式证明了他对权力的绝对控制。
· 对立教宗
对立教宗列表圣希波律陀(与教会和解后殉道),217年-235年诺范,251年-258年费利克斯二世,355年-365年伍西(Ursinus),366年-367年恩赖,418年-419年乐伦,498年-499年,501年-506年迪欧,530年德奥二世(与贾利一世对立),687年贾利一世(与德奥二世对立),687年Theofylact,757年刚定二世,767年-768年斐理若望八世,844年达西IIIBibliothecarius,855年思笃,903年-904年博义七世,974年,984年-985年JohnFilagatto(若望十六世),997年-998年。若望二十世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在若望十九世(JohnXIX)1024年-1032年与若望二十一世(JohnXXI)1276年-1277年之间,没有任何若望二十世的历史记载。国瑞六世,1012年思维三世,1045年本笃十世,1058年...
· 教宗国
国名教宗国(教皇国)并没有正式的国名,其常见的拉丁语(教皇国官方语言)名称是“CivitasEcclesiae”,意即“隶属于教会的诸邦国”,所以也译为“教皇领”;教皇国在意大利语中有多种名称,例如“LoStatoEcclesiastico”、“LoStatoPontificio”、“LoStatodellaChiesa”、“GliStatidellaChiesa”、“GliStatiPontificii”。其中“GliStatidellaChiesa”和“GliStatiPontifici”意为“教会的诸邦国”、“教皇的诸邦国”。此处的“邦国”为复数形式,也就是说,教皇国并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是由许多昔日的独立或半独立城邦、小国和贵族领地构成的共同体。起源拉特兰宫,罗马教会最早的地产之一在基督教的早期,教会处于非法状态,直至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期方给予基督教合法地位。也是在此之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