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曾鉴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69
转发:0
评论:0
生平祖父曾得寿是军人出身,以戍籍居京师,父亲曾让。曾鑑是天顺八年甲申科(1464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成化默念,担任通政司右通政,累升至工部左侍郎。弘治十三年(1500年)升工部尚书,屡次进言减少营造浪费。正徳二年(1507年),阻挡中官干涉边疆防务,同年闰正月致仕。随后去世,赠太子太保。墓志铭参考文献^《明史》(卷185):“曾鉴,字克明,其先桂阳人,以戍籍居京师。天顺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通州民十余人坐为盗,狱已具,鉴辨其诬。已,果获真盗。成化末,历右通政,累迁工部左侍郎。弘治十三年进尚书。孝宗在位久,海内乐业,内府供奉渐广,司设监请改造龙毯、素毯一百有奇。鉴等言:“毯虽一物,然征毛毳于山、陕,采绵纱诸料于河南,召工匠于苏、松,经累岁,劳费百端。祈赐停止。”不听。内府针工局乞收幼匠千人,鉴等言:“往年尚衣监收匠千人,而兵仗局效之,收至二千人。军器局、司设监又效之,各收千人。弊源一开,其...

生平

祖父曾得寿是军人出身,以戍籍居京师,父亲曾让。曾鑑是天顺八年甲申科(1464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成化默念,担任通政司右通政,累升至工部左侍郎。弘治十三年(1500年)升工部尚书,屡次进言减少营造浪费。正徳二年(1507年),阻挡中官干涉边疆防务,同年闰正月致仕。随后去世,赠太子太保 。

墓志铭

参考文献

^ 《明史》(卷185):“曾鉴,字克明,其先桂阳人,以戍籍居京师。天顺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通州民十余人坐为盗,狱已具,鉴辨其诬。已,果获真盗。成化末,历右通政,累迁工部左侍郎。弘治十三年进尚书。孝宗在位久,海内乐业,内府供奉渐广,司设监请改造龙毯、素毯一百有奇。鉴等言:“毯虽一物,然征毛毳于山、陕,采绵纱诸料于河南,召工匠于苏、松,经累岁,劳费百端。祈赐停止。”不听。内府针工局乞收幼匠千人,鉴等言:“往年尚衣监收匠千人,而兵仗局效之,收至二千人。军器局、司设监又效之,各收千人。弊源一开,其流无已。”于是命减其半。太监李兴请办元夕烟火,有诏裁省,因鉴奏尽罢之。十六年,帝纳诸大臣言召还织造中官,中官邓容以请,帝又许之。鉴等极言,乃命减三之一。其冬,言诸省方用兵,且水旱多盗贼,乞罢诸营缮及明年烟火、龙虎山上清宫工作。帝皆报从。正德元年,雷震南京报恩寺塔,守备中官傅容请修之。鉴言天心示儆,不宜重兴土木以劳民力,乃止。御马监太监陈贵奏迁马房,钦天监官倪谦覆视,请从之。给事中陶谐等劾贵假公营私,并劾谦阿附,不听。鉴执奏,谓马房皆由钦天监相视营造,其后任意增置者,宜令拆毁改正,葺以己资,庶牧养无妨而民不劳。报可。内织染局请开苏、杭诸府织造,上供锦绮为数二万四千有奇。鉴力请停罢,得减三分之半。太监许镛等各赍敕于浙江诸处抽运木植,亦以鉴言得寝。孝宗末,阁部大臣皆极一时选,鉴亦持正。及与韩文等请诛宦官不胜,诸大臣留者率巽顺避祸,鉴独守故操。有诏赐皇亲夏儒第,帝嫌其隘,欲拓之。鉴力争,不从。明年春,中官黄准守备凤阳,从其请,赐旗牌。鉴等言大将出征及诸边守将,乃有旗牌,内地守备无故事,乃寝。其年闰正月致仕。旋卒。赠太子太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鉴
出处(1)鉴,大盆也,一曰鉴诸,可以取明水于月。--《说文》。徐灏曰鉴,古祇作坚,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鉴,声转为镜。”鉴谓之镜。--《广雅》借明于鉴以炤之。--《淮南子·主术》我心匪鉴。--《诗·邶风·柏舟》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鉴而浴。--《庄子》春始治鉴。--《周礼》今通”鉴”。《说文》金部:“鉴,大盆也。”大型盛水器。鉴初为陶质,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现青铜鉴,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最为流行,西汉时仍有铸造。鉴的作用有三:一是盛水以为镜子之用,所谓“以人为鉴”、“以史为鉴”即其功能性作用的引申。二是盛冰,《周礼·天官·凌人》中载:“春始治鉴”,注中解释:“以盛冰,置食其中,以御温气。”可见与后来的冰箱功用是一样的。最著名的要数曾侯乙冰褴。三即沐浴洗澡用。(2)又如:鉴诸(古代承露取水的器具);鉴...
· 鉴江
主要支流罗江:陵江袂花江:梅江曹江大井河参考资料
· 崔鉴
北魏冠军将军、青州刺史崔鉴简介,崔鉴是个怎么样的人?崔鉴,字神具,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人。北魏大臣,名士崔绰之子。起家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作为观风使,巡查齐州,行兖州刺史事,封桐庐县子。出为东徐州刺史,治理有方,兵民获利,封安平县侯。卒于任上,赠冠军将军、青州刺史,谥号为康。人物生平崔鉴,字神具,博陵安平人。颇有文学,自中书博士,转中书侍郎。延兴中,受诏使齐州,观省风俗,行兖州刺史事,以功赐爵桐庐县开国子。出为奋威将军、东徐州刺史。欲安悦新附,民有年老者,表求假以守令,诏从之。又于州内冶铜以为农具,兵民获利。卒,赠冠军将军、青州刺史、安平县开国侯,谥号为康。亲属成员父亲:崔绰,北魏名士、博陵郡功曹兄弟:崔标(檦),字洛祖,博陵太守女儿:崔氏,嫁给陆睿(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儿子:崔合,字贵和,袭爵桐庐县子,常山太守;崔秉,字贵德,东冀州刺史、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赠尚书令、司徒公,...
· 石鉴
注释^《十六国春秋·卷二·后赵录》^《资治通鉴·卷九八·晋纪二十》
· 郗鉴
生平初仕西晋郗鉴年少孤贫,但仍然博览经籍,即使耕作时仍不断吟咏文章,以儒雅著名。郗鉴及后担任赵王司马伦的掾,但察觉到赵王有夺权篡位之心后就称病辞官。永康二年(301年),司马伦篡位称帝,党众都升任大官,但郗鉴则闭门自守,不与他们接触。同年司马伦被推翻,郗鉴参司空(刘寔)军事,后历任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东海王司马越后来辟命郗鉴为主簿,举贤良,但郗鉴都不接受。及后征东大将军苟晞征郗鉴为从事中郎,郗鉴因苟晞和司马越不和,亦不应召。领民避乱永嘉五年(311年),汉国军队攻陷首都洛阳,并俘掳晋怀帝,中国北方就更为混乱,郗鉴亦被乞活军首领陈午部众所获。陈午知道郗鉴有名望,打算推郗鉴为首领,只因郗鉴及时逃脱而未能成事。后来陈午溃败,郗鉴毋须逃避陈午,于是回到家乡。乡人则推举郗鉴为首领,让他带一千多户人到峄山逃避战乱。镇守兖州司马睿后来承制任命郗鉴为龙骧将军、兖州刺史,镇邹山。当时郗鉴与荀藩所派的李述和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