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理论
常用的酸碱理论
拉瓦锡的定义
拉瓦锡是最早提出酸碱概念的人。他在1776年左右提出一套酸碱理论。在那时,强酸主要是HNO3和H2SO4一类的含氧酸,基本上都含有氧元素和高氧化态的中心原子。因此拉瓦锡认为氧是酸中不可或缺的组分,将氧定义为酸生成者(οξυς γεινομαι),并且认为当时还未研究清楚成分的氢卤酸中也含有氧元素。这个定义一直推行了30年,直到1810年戴维证明了H2S、H2Te和卤化氢虽也属于酸,但不含氧原子。
李比希的定义
尤斯图斯·冯·李比希在研究了很多有机酸的组成后,于1838年左右提出一套酸碱理论,认为酸是含氢元素的物质,并且其中的氢可以被 金属原子替换。 这个理论在推行了50年后,被更加全面的阿伦尼乌斯酸碱电离理论所替代。
阿伦尼乌斯的定义
现在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仍然被广泛用于理解酸碱反应的概念。
该理论以阿伦尼乌斯与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在1884年左右的研究为基础,相比其他酸碱理论更加简明易懂。阿伦尼乌斯本人也因此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至于该理论中的酸碱定义,可用以下一句话来描述:
酸碱反应的本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因此在该理论下,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也被称作中和反应。
碱的阳离子可与酸中的阴离子成盐。比如,两摩尔的氢氧化钠(NaOH)与一摩尔的硫酸(H2SO4)反应,产物是两摩尔水和一摩尔硫酸钠:
布忍斯特 (Brønsted)及罗瑞 (Lowry)酸碱学说
丹麦化学家布忍斯特和英国化学家罗瑞于1923年分别提出酸碱质子理论,也称为布忍斯特-罗瑞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而既能给出质子,也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两性物质。 酸和碱不是孤立的,它们通过质子互相联系,用通式可以表示为:
这样的一对酸碱称为共轭酸碱对,其中的酸和碱分别称为相应物质的共轭酸及共轭碱。
与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不同的是,布忍斯特酸碱不仅限于电中性的分子,也包括带电的阴阳离子。而该理论之下的酸碱反应则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传递质子的反应,不一定生成盐和水:
路易斯的定义
更多资料:路易斯酸和路易斯碱
路易斯酸碱理论由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在1923年提出, 结合了布朗斯特-劳里和酸碱溶剂理论的特点,在水溶液和非水溶剂中都有很广的应用。 该理论着重探讨电子的给予与获得,路易斯酸被定义为电子接受体,而路易斯碱则是电子给予体。
路易斯酸与路易斯碱反应时,路易斯碱含有孤对电子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向路易斯酸缺电子的最低未占轨道(LUMO)贡献电子生成配位键,产物称作酸碱加合物。 在强极性分子如三氟化硼中,电负性强的元素吸引电子,带有部分负电荷,电负性弱的元素则带有部分正电荷,孤对-成键电子(Lp-Bp)之间作用力超过成键-成键电子(Bp-Bp)之间的作用力。 金属离子的加合物被称为配位化合物。
溶剂理论
该理论与阿伦尼乌斯对所有自偶解离溶剂的定义有关。在这些溶剂中,存在中性溶剂分子与解离出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的平衡:
非质子溶剂:
酸导致溶剂阳离子浓度上升,阴离子浓度下降;而碱则导致阳离子浓度下降,阴离子浓度上升。例如在液氨中,KNH2提供NH2离子,是强碱,而NH4NO3提供NH4离子,是强酸。在液态二氧化硫(SO2)中,亚硫酰基化合物是酸,提供SO离子;而亚硫酸盐提供SO3离子,可看作碱。
该理论下,液氨中的酸碱反应包括:
硝酸在纯硫酸中是碱:
液态四氧化二氮中:
酸碱溶剂理论中,同一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可以改变其酸碱性质,比如HClO4在水中是强酸,在乙酸中是弱酸,而在氟磺酸中则是弱碱。
其他酸碱理论
Usanovich的定义
关于酸碱最基本的定义来自于俄罗斯化学家Mikhail Usanovich。根据该定义,只要是可以接受负电荷或放出正电荷,就是酸;反之则是碱。因为这个定义与氧化还原的定义有些重合,所以化学家并不是很倾向于使用这个定义。这是因为氧化还原主要集中讨论物理上的电子转移过程,而并非是键的形成与断裂过程,尽管要将两者完全区分是不可能的。
Lux-Flood的定义
这个定义由德国化学家Hermann Lux 在1939年时所提出,其后Håkon Flood约在1947年作进一步的修正, 现在主要用于现代熔盐的地球化学和电化学研究中。在该定义中,酸被定义为一个氧离子受体,而碱则是一个氧离子供体。例如:
皮尔逊的定义
1963年, 拉斐尔·皮尔逊提出了一个高级的定性概念——软硬酸碱理论。1984年,在Robert Parr的协助下,该理论发展成为一个定量的理论。“硬”对应的是小的、高氧化态的粒子,这些粒子都很难被极化。相反,“软”是指大的,低氧化态的粒子,很容易被极化。软-软和硬-硬之间的酸碱反应最为稳定。这个理论在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均有应用。
参见
电子排布
路易斯结构
共振结构
质子化,去质子化
亲核取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滴定
注释
^Miessler, L. M., Tar, D. A., (1991) p166 - table of discoveries attributes Justus von Liebig"s publication as 1838
^Meyers, R. (2003) p156
^H. L. Finston and A. C. Rychtman, A New View of Current Acid-Base Theorie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1982, pp. 140-146.
^4.04.14.24.3Miessler, L. M., Tar, D. A., (1991) p165
^水合氢离子H3O简写作H:2 H2O → H3O + OH = H2O → H + OH
^Clayden, J., Warren, S., et al. (2000), p182-184
^7.07.1Miessler, L. M., Tar, D. A., (1991), p167-169 -- According to this page, the original definition was that "acids have a tendency to lose a proton"
^Miessler, L. M., Tar, D. A., (1991) p166 - Table of discoveries attributes the date of publication/release for the Lewis theory as 1923.
^9.09.19.29.39.49.5Miessler, L. M., Tar, D. A., (1991) p170-172
^Franz, H. (1966), p4
^Lux, Hermann. "Säuren" und "Basen" im Schmelzfluss: die Bestimmung. der Sauerstoffionen-Konzentration. Ztschr. Elektrochem. 1939, 45 (4): 303–309.
^Flood, H.; Forland, T. The Acidic and Basic Properties of Oxides. Acta Chem. Scand. 1947, 1: 592.
^Drago, Russel S.; Whitten, Kenneth W. The Synthesis of Oxyhalides Utilizing Fused-Salt Media. Inorg. Chem. 1966, 5 (4): 677 – 682. doi:10.1021/ic50038a038.
^Pearson, Ralph G. Hard and Soft Acids and Bases. J. Am. Chem. Soc. 1963, 85 (22): 3533 – 3539. doi:10.1021/ja00905a001.
参考资料
Miessler, L. M., Tar, D. A., (1991) "Inorganic Chemistry" 2 ed. Pearson Prentice-Hall
Clayden, J., Warren, S., et al. (2000) "Organic Chemis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eyers, R. (2003) "The Basics of Chemistry" Greenwood Press
Lux, Hermann. "Säuren" und "Basen" im Schmelzfluss: die Bestimmung. der Sauerstoffionen-Konzentration. Ztschr. Elektrochem. 1939, 45 (4): 303–309.
Drago, Russel S.; Whitten, Kenneth W. The Synthesis of Oxyhalides Utilizing Fused-Salt Media. Inorg. Chem. 1966, 5 (4): 677 – 682. doi:10.1021/ic50038a038.
H. L. Finston and A. C. Rychtman, A New View of Current Acid-Base Theorie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1982, pp. 140-146.
Franz, H. Solubility of Water Vapor in Alkali Borate Melts. J. Am. Ceram. Soc. 1966, 49 (9): 473–477.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06) IUPAC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Electronic version Retrieved from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on 9 May 2007 on URLhttp://goldbook.iupac.org/O04379.html
Murray, K. K., Boyd, R. K., et al. (2006) "Standard definition of terms relating to mass spectrometry recommendations"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