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晋
历史
早期满族社会是一夫多妻制,贵族可能有多位福晋。其中地位较高的,称为大福晋。皇太极为大汗时,按例他应有三位福晋:中宫福晋、东宫福晋和西宫福晋。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又改为五宫福晋。顺治十七年(1660年)规定,亲王、亲王世子及郡王妻封福晋,侧室则称侧福晋。亦用以封蒙古贵族妇女。此时只有福晋和侧福晋之分。在此时和之前,侧福晋与嫡福晋都是王爷的正妻,侧福晋最低也算平妻,不过是嫡福晋身家更显赫一些,但二者的子嗣皆为嫡出。
清朝的后妃制度于康熙帝时才大致完备,福晋、格格制度也于此时完成,至此后妃不再有福晋、格格一称。定制后,福晋一词专称正室,侧室称侧福晋。为了强调福晋的嫡妻地位,又称其为嫡福晋,且嫡福晋是要经过皇帝的册封的,而侧福晋是礼部册封,有冠服。这个时候开始,嫡侧有了明确区分,嫡出专指嫡福晋的子嗣,侧出则是侧福晋的子嗣。但是即便如此,侧出也不等同于庶出,侧福晋是有身份有朝廷认证的女人,她的身份是要远远高于庶福晋及侍妾的,侧出子嗣的地位也要远远高于庶出子嗣。
嫡福晋
嫡福晋,亲王的正室。表示嫡妻。清代亲王的嫡福晋在亲王登基后,则册封为皇后。如果已经逝世,会被追封为皇后,如孝德显皇后和孝穆成皇后。
侧福晋
侧福晋,虽是亲王之妾,但也是经过皇室正式册封,拥有一些法定的俸禄和待遇。并不是所有的亲王小妾都可以称为侧福晋。侧福晋之下有格格的称号。
由于亲王的地位尊贵,能够最初即被选为侧福晋的女子,家庭出身一般不低。如乾隆帝的继皇后,在乾隆帝为亲王时以四品武官佐领女儿的身份成为侧福晋。
较低级的姬妾也可能因生育子女而获得侧福晋册封,如道光帝为皇子的时候,其姬妾因生下了长子,而被嘉庆帝册封为侧福晋。
庶福晋
庶福晋,对“格格”等侍妾非正式的客气称呼。
格格
“侧福晋”以下的低阶侍妾。
参见
满语
婚姻
丈夫
妻子
嫡庶
参考资料
《大清会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