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不信任动议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7
转发:0
评论:0
历史世界上最早的不信任动议发生于1782年3月,美国独立战争的英军在约克敦战役战败后,大不列颠王国议会表决通过“对首相无法信任”案,英国首相诺斯勋爵向英王乔治三世提出辞职书。这次表决并未成为一个宪政惯例,但在19世纪初,首相试图在没有议会多数的情况下工作的尝试被证明是失败的;19世纪中,在英国正式产生了通过不信任动议来中止一个政府的方法。这一程序有的被正式列在宪政惯例中,如英国;或者被明显记载在宪法中,如德国。在议会制国家,政府经常发起一个信任动议作为对不信任动议的回答,按照盎格鲁-撒克逊议会程序,信任动议优先于不信任动议,因此取代不信任动议的表决。在总统制中,有时立法机关会通过不信任动议,比如1950年代针对美国国务卿迪安·歌德拉姆·艾奇逊,但这样的不信任动议只有象征意义。制度更多资料:建设性不信任动议当政府失去责任议院(即直接选举的下议院,但在某些国家议会两院都是有责任的)信任后,国家

历史

世界上最早的不信任动议发生于1782年3月,美国独立战争的英军在约克敦战役战败后,大不列颠王国议会表决通过“对首相无法信任”案,英国首相诺斯勋爵向英王乔治三世提出辞职书。这次表决并未成为一个惯例,但在19世纪初,首相试图在没有议会多数的情况下工作的尝试被证明是失败的;19世纪中,在英国正式产生了通过不信任动议来中止一个政府的方法。这一程序有的被正式列在惯例中,如英国;或者被明显记载在宪法中,如德国。

在议会制国家,政府经常发起一个信任动议作为对不信任动议的回答,按照盎格鲁-撒克逊议会程序,信任动议优先于不信任动议,因此取代不信任动议的表决。

在总统制中,有时立法机关会通过不信任动议,比如1950年代针对美国国务卿迪安·歌德拉姆·艾奇逊,但这样的不信任动议只有象征意义。

制度

更多资料:建设性不信任动议

当政府失去责任议院(即直接选举的下议院,但在某些国家议会两院都是有责任的)信任后,国家元首也可以拒绝进行新的大选,从而迫使政府成员立即辞职。这一程序有一些差异,例如在德国,反对党在发动不信任动议的同时需要提出一个总理候选人。这样的不信任动议同时也需要是对新候选人的一个信任动议,目的是为了使总理职不空位,进而避免国家危机。与英国制度不同,在德国总理失去议会信任后不是自己辞职,而是被联邦总统罢免。

不信任动议可以针对整个政府或针对政府中的一员(包括首相),有时即使一个不信任动议没有通过的可能性,但依旧可能被提出,其目的要么是对政府施加压力,目的是为了窘迫政府或出于政治原因。在许多议会民主制国家里,不信任动议的次数是有限的,比如每四、五或六个月可以提出一次,因此何时提出不信任动议也是一个政治考虑。假如因不重要的事就提出不信任动议的话,那么在短期内发生重大事务后便无法提出不信任动议。

在现代的两党制民主国家中,不信任动议通过是很少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政纪律足以保证多数派的政党击败不信任动议。如果执政党的成员可能变节,政府一般会改变其政策来保证不失去议会信任,通过不信任动议的情况通常是政府政党的微弱多数被补选或变节消除。政府经常宣称重要的议案充当不信任动议,这可用来避免议会的不同政见成员投票反对。有时政府可能在投票中失败,因为政府政党的成员可能未到齐或反对派过早地结束辩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首相稀少辞职或要求大选。在西敏制中,假如预算法案不获议会通过,政府也必须辞职或解散议会,因为一个无法花钱的政府是一个无法工作的政府。

在多党派的国家中多个党派必须联合组成联合政府,因此不信任动议更常发生。这个结构可以导致小党派颠覆政府而新政府无法组成的情况,因此可以导致政府的上任时间非常短暂。许多人认为这是法国第三共和、第四共和和德国魏玛共和不稳定的原因。多数欧洲国家包括意大利、希腊、以色列和日本近年来也面临类似问题。北欧国家如

为了对付这个状况,法国在第五共和后,将许多行政权力移交给总统,对总统无法提交不信任动议,但国民议会仍可以提交不信任动议,解散总理领导的政府,提前举行国会选举。德国战后为了避免通过多个不信任动议,使用阻碍小党的选举规则,在建设性不信任动议的宪法条款中规定,反对党必须在提交不信任动议的同时建议一个总理候选人来防止无政府状态。

参见条目

建设性不信任投票

立法院对行政院院长之不信任案

因不信任动议而下台的政府首脑列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修正动议
先事声明与会者不认同场上修正案时,可提出先事声明,宣告若修正案未通过,将以其它修正案代之。此声明并非动议案,因此毋需附议、表决。提出此声明的理由是“已决事务不得再议”原则,假若与会者不认同修正案,可以提出先事声明左右其他与会者对修正案的立场,转而支持新的提案;假若既有之修正案顺利通过,则先事声明自动作废。二级修正针对一级修正动议内容,提出二级修正动议。修正案不得“三修”,也就是二级修正动议内容不可以再被动议修正。与一级修正动议相同,二级修正动议需要附议、可以讨论,表决通过后将修改内容加入一级修正动议内容中,并继续讨论一级修正动议。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建设性不信任投票
例子德国德国采取“建设性不信任投票”,所以德国的联合政府大致上可以维持一段相当稳定的运作期间。
· 唐后期宦官专权的起因:安史之乱后对将领不信任
唐朝是皇位继承制度极不稳定的一个时期,由于皇位继承冲突而导致的宫廷政变与统治集团内部的诛杀,几乎贯穿于近三百年的历史。尤其到了唐代后期,皇位继承特别不稳定,唐代后期的13个皇帝,继承皇位时争夺异常激烈,十分具有时代特色。唐代后期皇位继承的不稳定中处处有着宦官们的身影。从唐肃宗至唐昭宗共13位皇帝,竟然其中的11位是由宦官拥立的,这多少令人惊讶不已。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唐代的宦官权力在人主之上,他们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在是自古以来不曾多见的。”看来唐代的皇位继承和争夺几乎全与宦官有关。皇宫里有宦官,自古皆然,只是唐代前期的宦官都是不干预政事的。到了玄宗时期,后宫嫔妃人数增多,为她们服务的宦官也跟着增加,身着黄衣、紫衣宦官服装的有数千人,地位最高的已官拜三品,列戟于门。政局的动荡不定,宦官们就成了皇帝的私人亲信,是一批忠实的依靠对象,恃功得宠就大有人在了。唐玄宗开始,宦官在议立储君问...
· 姜维常年领兵北伐,为什么刘禅不信任他?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姜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波云诡谲的三国时代,无数将星谋臣被命运均分撒在了魏蜀吴三国之中。而作为小说正统中的蜀汉集团,其一举一动也难免会收到众多读者的注目。若只论国力而言,蜀汉集团也无疑是实力最弱小的一家。对此,蜀相诸葛亮不是不明白,但他忠心为主的念头,却始终未变。在诸葛亮晚年,他开始考虑起了接班人。“好论军计”的马谡,“战功卓著”的魏延,都曾是他考虑的目标。不过,在诸葛亮进行了第一次北伐之后,马谡失街亭被斩,魏延又表现出了冒险精神。如此一来,谨慎的诸葛亮只得另寻他人。值此期间,魏国降将姜维的亮眼表现,却成功吸引到了诸葛亮。前者用兵不仅谨慎灵活,而且还能精准把握到敌军动向。这让苦苦寻找接班人的诸葛亮,也好像是看到了希望。而姜维在此之后的表现,也确实没让诸葛亮失望。在蜀汉后期,姜维也一直执行着诸葛亮的种种政策,其中还包括数次北伐战争。可即便如此,蜀后主刘禅对待姜维...
· 解析己巳之变是不是皇帝不信任袁崇焕吗?
努尔哈赤在1616年的时候自立为可汗,三年之后开始向明朝发动进攻,这场战争持续了十年,1629年清朝军队兵临北京城下,这场战争被称为己巳之变,那么己巳之变背景是什么呢?己巳之变形势图这场己巳之变的主战双方分别是以皇太极为主的后金,以及以崇祯皇帝为主的明朝。双方在这场己巳之变发起的时候,各自背景都并不相同。从后金方面的背景来看,由于皇太极的父亲,也就是后金的第一代可汗努尔哈赤在攻打山海关的时候病逝了,而皇太极虽然得到了汗位,也是在按照努尔哈赤之前定下来的攻击路线在打,但是他手里的权力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集中,因为与他一起掌权的还有三位大臣,所以至少是在政治上皇太极是受着压制的,而打仗最需要的就是军事上的力量,但这个时候的后金其实已经因为长期征战导致四周都是敌人了,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想要继续攻打明朝的京都是很有难度的。另外,那个时期后金的经济背景也是一个大难题,因为饥荒的影响,难民可以说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