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大理白族自治州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2
转发:0
评论:0
历史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开西南夷,出兵攻打滇国,滇王降。汉王朝在大理地区设立叶榆、云南、邪龙、比苏等县,属益州郡管辖。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国内附,遂分益州郡西部置永昌郡,初治巂唐县(今云龙县境),后迁不韦县(今保山市)。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诸郡,分建宁郡、越巂郡、永昌郡三郡置云南郡,治云南县(今祥云县云南驿镇),今大理州东部属云南郡,西部属永昌郡,隶庲降都督。西晋泰始七年(271年)改庲降都督地为宁州。永嘉五年(313年)析永昌、云南二郡置河阳郡,治河阳县(今大理市凤仪镇)。咸康八年(342年)析置西河阳郡,河阳郡改为东河阳郡。南朝齐今州境分属东河阳、西河阳、西河、云南四郡。隋代属南宁州总管府。唐朝初年,洱海地区有六个较大的部落居住,称为“六诏”,其中以蒙舍诏的势力最大,因居于最南故又称南诏。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在唐朝...

历史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开西南夷,出兵攻打滇国,滇王降。汉王朝在大理地区设立叶榆、云南、邪龙、比苏等县,属益州郡管辖。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国内附,遂分益州郡西部置永昌郡,初治巂唐县(今云龙县境),后迁不韦县(今保山市)。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诸郡,分建宁郡、越巂郡、永昌郡三郡置云南郡,治云南县(今祥云县云南驿镇),今大理州东部属云南郡,西部属永昌郡,隶庲降都督。西晋泰始七年(271年)改庲降都督地为宁州。永嘉五年(313年)析永昌、云南二郡置河阳郡,治河阳县(今大理市凤仪镇)。咸康八年(342年)析置西河阳郡,河阳郡改为东河阳郡。南朝齐今州境分属东河阳、西河阳、西河、云南四郡。隋代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朝初年,洱海地区有六个较大的部落居住,称为“六诏”,其中以蒙舍诏的势力最大,因居于最南故又称南诏。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在唐朝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都城建在太和城(今大理市太和村)。唐大历十四年(779年)南诏国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南诏国时期,洱海地区周边设立“ ? ”或“睑”,北部属剑川节度谋统郡(今鹤庆县),西部属永昌节度胜乡郡(今永平县)。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了大长和国,南诏亡。后唐天成三年(928年),赵善政篡位,建立了大天兴国,次年杨干贞废赵善政自立,建大义宁国。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通海节度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 大理国 。大理国后期废除了节度和都督的军事辖区,改设府、郡。除大理首府外,今州境尚有谋统府(今鹤庆县)、义督赕(今剑川县,属谋统府)、胜乡郡(今永平县,隶永昌府)、南涧县(今南涧彝族自治县,属威楚府)。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军灭大理国,建立云南行省。南诏、大理国历唐、宋两朝,达五百余年,使云南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统一体。

元朝,云南政治中心东移昆明,大理地区设立大理上、大理下两个万户府,又设云龙甸军民府(治今云龙县)。元宪宗三年(1253年)以谋统府改置鹤州(治今鹤庆县)。元宪宗四年(1254年)置义督千户(治今剑川县剑川湖西岸)。宪宗七年(1257年)设品甸千户所(治今祥云县)。至元七年(1270年)改万户府置 大理路 (治今大理市)。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蒙化府(治今巍山县);改胜乡郡置永平县,属大理路;改品甸千户所为云南州,属大理路;改义督千户为剑川县,属鹤州;于白崖赕置建宁县(治今弥渡县红岩镇),属赵州;以德原城置邓川州(治今洱源县邓川镇德源城);改浪穹千户为浪穹县(治今洱源县),属邓川州。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蒙化府为蒙化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降蒙化路为蒙化州,属大理路。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鹤州为鹤庆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改南涧县置定边县,属威楚路镇南州,后废。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宁罢建宁县,并入大理路,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太和县(治今大理市)。泰定前改云龙甸军民府为云龙州(治今云龙县旧州镇),属大理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大理路为 大理府 ;改鹤庆路为鹤庆府;降云南州为云南县,隶大理府;置凤羽县(治今洱源县凤羽镇),属邓川州,后省入浪穹县。洪武十六年(1383年)设迷渡市巡检司,隶赵州;复置定边县,属楚雄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云南县改属赵州;升剑川县为剑川州(治今剑川县金华镇),属鹤庆府。正统十三年(1448年)复置蒙化府。弘治六年(1493年)割太和县海东九里,云南县二里,赵州一里置宾川州(驻今宾川县州城镇),属大理府。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移邓川州治至今洱源县邓川镇旧州。崇祯二年(1629年)移云龙州治至雒马井(今云龙县宝丰乡)。崇祯十三年(1640年)移邓川州治至今邓川镇新州。

清雍正七年(1729年)撤定边县,并入蒙化府。雍正八年(1730年)移大理督捕通判驻弥渡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蒙化府为蒙化直隶厅,有巡检司,驻南涧,即故定边城;剑川州改属丽江府;降鹤庆府为鹤庆州,属丽江府。

民国元年(1912年)析蒙化厅漾濞江巡检司和云龙州、永平县、浪穹县插花地置漾濞县(治今苍山西镇下街)。民国二年(1913年)以赵州、祥云、宾川、蒙化四县插花地析置弥渡县(治今弥城镇);浪穹县更名洱源县,取“洱海之源”之意;同年废府、州、厅存县,计有大理、云南、洱源、赵县、邓川、宾川、云龙、弥渡、鹤庆、剑川、永平、蒙化、漾濞等县,各县属滇西道(次年改腾越道)。1914年改赵县为凤仪县。1915年漾濞县治迁今址。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各县直属云南省;云南县因与云南省重名,改称祥云县,取旧名“祥州”、“云南”各一字得名。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蒙化县改属云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鹤庆、剑川县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鹤庆、洱源、宾川、剑川属第十区,大理、永平、凤仪、邓川、云龙、弥渡、蒙化、漾濞属第十一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置大理专区,专员公署驻下关(今大理市下关镇),辖大理、凤仪、漾濞、永平、蒙化、弥渡、云龙、祥云、宾川、顺宁、缅宁、云县、洱源、邓川14县。1951年析大理县玉洱乡、凤仪县珠海乡设置下关市。1952年缅宁县划归缅宁专区。1954年蒙化县更名巍山县,顺宁县更名凤庆县。1956年11月16日批准设立大理白族自治州,11月22日正式成立;原丽江专区的鹤庆、剑川二县划入大理州;凤庆、云县划归临沧专区;将巍山县分为巍山彝族自治县和永建回族自治县(驻今巍山县永建镇)。1958年宾川县迁驻金牛镇。1960年撤销下关市及大理、凤仪、漾濞三县,合并为大理市;洱源、邓川二县并入剑川县;宾川、弥渡二县并入祥云县;巍山、永建二县合并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962年撤销大理市,恢复下关市、大理县、漾濞县;恢复洱源、弥渡、宾川三县。1963年析巍山县设立南涧彝族自治县。1983年撤销大理县和下关市,合并设立大理市。1985年6月,漾濞县改置漾濞彝族自治县。

区划人口

行政区划

全州下辖1个县级市、8个县、3个自治县。

县级市:大理市

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

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州常住人口为345.6万人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5.9万人,增长4.82%。平均每年增加近1.6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47%。其中,男性为175.2万人,占总人口的50.69%;女性为170.4万人,占总人口的49.3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82。0-14岁的人口为67.2万人,占总人口的19.44%;15-59岁的人口为237.1万人,占总人口的68.61%;60岁及以上人口为41.3万人,占总人口的11.95%,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8.5万人,占总人口的8.25%。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12.1万人,占总人口的32.4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33.5万人,占总人口的67.56%。

民族

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75.2万人,占总人口的50.6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70.4万人,占总人口的49.31%。大理本地的少数民族居民日常使用白语,全州通用汉语。

 

经济

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474.9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01元,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902元,增长1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