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斯底里
辞源
“歇斯底里”是音译自拉丁文 hysteria ,词源于希腊文 hystera (),因为当时病因被认为是女性扰动 。
按照中国传统的讲法,具有同等病征的病况一般被归类为中邪、鬼上身、癫痫、癔病等,癔病即“心意病也”。
历史
欧洲在19世纪前的两千年里一直认为歇斯底里是由于女性扰动、游走或倒错造成的。当时认为怀孕可以消除该症状。在19世纪中晚期,该病主要指性功能障碍,治疗方法是用手、振动器或喷水进行生殖器按摩,使患者达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医学界逐渐认识到该病是一种心理疾病,20世纪中期以后,歇斯底里症被细分为许多精神疾病,医学界已逐渐停止使用该词,转而使用更精确的词汇描述不同症状,如转换障碍和分离障碍。
症状
譬如典型的歇斯底里球是一种在病人的喉咙部位发生的急性阻塞感,它使病人既无法说话又会引起呕吐现象,好像有一个球升到喉咙那里,于是大家就认为这种征侯是因为压迫到喉咙而引起的。
此外由于歇斯底里症病患会呈现一些如痉挛、月经失调、恶心、呕吐、头痛、头昏、全身乏力等的症状,而且多发生于年轻未婚女性中,因此大家较易以的移动来说明此症,并根据的原名来为此症命名。
心理学中,歇斯底里有多种表现:
情感爆发:病人在精神因素作用下突然失常,哭叫、打人、毁物等,发作时有轻度的意识状态,发作后部分遗忘。
意识朦胧:表现为梦游或在意识朦胧下突然出走,而清醒后对发生过的事毫无记忆。
心因性遗忘:对曾经是或者仍然是创伤性或者应激性的事件部分或全部遗忘。
疏离综合症:自我的人格分离或是对周围环境的“非真实感”。
多重人格:表现出两种或以上的完整人格,不同人格之间还可能存在各种关系。
刚塞尔综合症:假性痴呆。
附体障碍:在迷信的背景下常出现的“附身”。
参见
戏剧化人格违常
身心症
参考文献
(简体中文) 浅谈歇斯底里症
(简体中文) 郭卜乐,癔病(癔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