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
释义
《大毘婆沙论》记载“蕴”有六种含义:
概述
五蕴定义如《杂阿含经·五八经》:
五蕴是指以下五种:
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
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
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
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
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也
五蕴的体性是:生灭、无常、苦、空、无我。
巴利三藏解说
在《巴利三藏》中,佛陀有详细的解释。
色蕴,包括“色”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而其中的“色”包括两类,一类是地、水、火、风四大种;另一类则是二十四种四大种所造色。
受蕴,包括“受”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而“受”是感受及体验目标的心所,此感情为对某种体验的感受,而非涉及不同心所而生的复杂感情。
想蕴,包括“想”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其中“想”分为六种:色想、声想、香想、味想、所触想、法想。
行蕴,包括“行”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与“想”类似,佛陀依据“行”所涉及内容分为六类。论藏中,“行蕴”被进一步分为触、思、一境性等五十心所。
识蕴,包括“识”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与“受”类似,佛陀依据“识”所涉及内容分为六类。“识蕴”依据其生之因、与其同时生起的“受”、是否与智见或邪见相应等特点,被细分为悦俱邪见相应无行心、忧俱嗔恚相应无行心、舍俱疑相应心等八十九心。
大乘佛经解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开首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这一个“五蕴”。
《楞严经》将“五蕴”译为“五阴”,而在经中的卷九及卷十,还特别举例讲述了每蕴修行次第的十种魔相,合为五十阴魔相。《楞严经》所讲述的修行次第,也就是相关于五蕴的次第顺序。《楞严经·卷十》对于五蕴(五阴)的论述,首先强调了:‘五阴本因,同是妄想。’,然后阐述了五种妄想─“坚固、虚明、融通、幽隐、颠倒”─而对应了“色、受、想、行、识”五蕴。然后阐述了五蕴的边际与次第关系而说:
也就阐明了,五蕴妄执的生起次第乃是“识、行、想、受、色”,所以其销破次第也就是反向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其实也就是觉知境界的五层存在次第。五蕴的五种觉知境界存在层次,也就是觉性的五种妄执障碍层次,也就是存在万象的显化层次,所以也就对应了菩萨修行习证的渐进次第。
参考条目
十八界
十二处
名色
三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