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魏俊民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5
转发:0
评论:0
注释^《洪武实录》卷五十九^《明史·艺文志》:“诏儒士魏俊民等类编天下州郡地理形势、降附颠末为书。”^郑晓《今言》卷五一载:“洪武三年冬,儒士魏俊民、黄篪、刘俨、丁凤、郑思先、郑权上《大明志》。”

注释

^《洪武实录》卷五十九

^《明史·艺文志》:“诏儒士魏俊民等类编天下州郡地理形势、降附颠末为书。”

^郑晓《今言》卷五一载:“洪武三年冬,儒士魏俊民、黄篪、刘俨、丁凤、郑思先、郑权上《大明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金代文学家。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章宗承安五年(1200)举经义进士第一,官应奉翰林文字。不久,不满政治腐败,弃官。宣宗贞□二年(1214)南渡黄河,隐于嵩山。金亡后,被忽必烈召见,颇加优礼。他仍乞还山。卒谥庄靖先生,故集名《庄靖集》。李俊民少习二程理学,有文名。其文冲淡和平,语言流畅。代表作《重修浮山女娲庙记》,叙事有条理,不务奇崛。《睡鹤记》借石鹤以喻志,表示身处乱世而甘心"沉潜静默",不鸣不飞。其词多咏物、写景、应酬唱和之作,偶尔也抒发苦闷,如"人世闲愁都占了,有情天也老"(〔谒金门〕《和邦直》)。诗作多能反映现实生活,如《姚子昂画马》写怀才不遇,《闻蔡州破》写亡国悲痛,《即事》、《母应之饷黍》、《寄伊阳令周文之括户》、《扫晴妇》等,或写人民苦于战乱,或关心水旱灾荒,有真情实感。《四库全书总目...
· 山东省-烟台-招远王俊民
王俊民(1036—1063),字康候,招远城里村人。自幼随任郓州司理、开封军巡判官、舒州太湖县知县等职的父亲王弁辗转任所,勤奋好学。1061年(北宋嘉礻右六年)中状元。授徐州节度判官,充任应天府发解官。得狂疾,于贡院中对一石碑呼叫不已,又取书册自裁及寸。病势渐平后,归舒州太湖县省亲。翌年,在徐州任上就医,误服“金虎碧霞丹”,致上吐下泄,于1063年(宋嘉礻右八年)去世。王俊民猝然而卒,轰动朝野,一时传说纷纭,有人托夏噩之名,作传奇小说《王魁传》,附会王俊民死因。后,南戏《王魁》、杂剧《海神庙王魁负桂英》等相继问世,并广为流行,使“王魁负心桂英死报”的故事流传至今。其实,关于王魁之事,唐末陈翰的《异闻集》已有记载,俊民是宋朝人,不可能成为王魁的最初原型。因其英年早逝,所留诗文不多,清道光年间所修《招远县续志》载其《赠初虞世》五言诗一首。王俊民自幼好学,性格刚毅严峻,17岁便入太学。辛丑科进士...
· 魏向桓不欺人负民
清代学者魏向桓撰写了一副对联,闪射着思想的光辉: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上联指出不要欺骗别人,治学、处世要老实:下联指出不要有负于老百姓,要为老百姓做好事。这一联所表现出来的进步思想,千载而下,也不失其光芒。
· 李世民传奇——魏征之死
?(2)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太子李承乾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变得叛逆,在他为自己盖庭院,于志宁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和宦官玩乐,于志宁称他为秦二世后,太子李承乾变得越发叛逆,做出了更多“叛逆”之事。自己身为李唐太子,储君,未来君主,竟然整天被这些人教训来教训去,真是吃了豹子胆了,偏不听你们的,看你们奈我何?太子李承乾的言行更过分了,就连孔颖达、张玄素也开始向唐太宗上疏,批评他。久而久之,太子李承乾对朝臣有了恨意,内心生出反抗情绪,觉得整个朝廷都在和他作对,而和他作对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嫌自己是个“瘸子”。身为李唐太子,却生有足疾,走路一瘸一拐的,李承乾不多想都不可能。朝臣人人都和他“作对”,内心的烦恼又要找谁去说呢?也就在这时,一位善解人意且“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出现在了他的身边。这位太常乐人不像那些和他“作对”的朝臣,处处找他毛病。在太常乐人的眼里,嘴里,行动上,李承乾是那么...
· 李世民传奇——魏征自荐
?(2)不幸被言中。唐高祖李渊,没想到李密真会像李世民担心的那样,谋反。这让他既失望又可惜。失望的是李密辜负了他的信任,可惜的是李密如此有才华之人,竟然落得如此下场。“朕是如此信任你,你竟然还背叛朕,你……真是太让朕失望了!”当李密那被砍掉的头颅,血糊糊地呈现在他面前时,李渊的眼角竟然渗出了泪水,他摇头叹息说,“你都能背叛朕,还让朕如何相信其他人呢?”好像李密本是他最忠诚的臣子,突然背叛了他一样。其实,在那刻,李渊内心是有些释然的,对李密曾经的愧疚之情,也有所缓解。不过,李密和王伯当的背叛,让李渊不敢再信任那些投唐之人,这包括和李密、王伯当一起投唐的魏征。“这些人不可重用,不能重用啊!”他对身边人说,“时刻都要警惕这种人!”魏征还真是冤枉。魏征是钜鹿郡人(今河北邯郸),隋末农民起义时,他去了瓦岗寨,他的学识和深谋远虑,很得李密赏识,一直被委以重任:行军元帅府文学参军。李密在与王世充的作战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