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五比丘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81
转发:0
评论:0
历史太子悉达多出家时,其父亲净饭王,从王族中选出憍陈如等五人,前去侍奉他。在太子出生后一星期,根据印度古老的传统习惯,在命名大典中请来满腹经论的婆罗门为太子预言,其中八人最为著名。他们七人都预言太子将成为转轮圣王或佛陀,只有最年轻的婆罗门憍陈如注意到婴儿前额的头发向右曲卷,预言太子将出家成佛。而其余四位则是星相家之子。他们跟沙门乔达摩,一同苦行修道,后来见到沙门乔达摩饮用牧羊女输伽陀(sujātā)供养的牛乳,认为沙门乔达摩已放弃修道,于是离开他到鹿野苑苦行林继续苦修。当沙门乔达摩成佛时,他前往鹿野苑,教导五比丘。他们于是成为僧团最初的成员。成员五比丘成员的名字,有许多不同记载。巴利律藏与经藏记载:Aññāta-Kondañña(阿若-憍陈如)Bhaddiya(跋堤)Mahānāma(摩诃男)Vappa(跋波)Assaji(阿说示)汉译各经论的翻译记载不一,其中与巴利经律相若的有:《佛本行...

历史

太子悉达多出家时,其父亲净饭王,从王族中选出憍陈如等五人,前去侍奉他。在太子出生后一星期,根据印度古老的传统习惯,在命名大典中请来满腹经论的婆罗门为太子预言,其中八人最为著名。他们七人都预言太子将成为转轮圣王或佛陀,只有最年轻的婆罗门憍陈如注意到婴儿前额的头发向右曲卷,预言太子将出家成佛。而其余四位则是星相家之子。

他们跟沙门乔达摩,一同苦行修道,后来见到沙门乔达摩饮用牧羊女输伽陀(sujātā)供养的牛乳,认为沙门乔达摩已放弃修道,于是离开他到鹿野苑苦行林继续苦修。

当沙门乔达摩成佛时,他前往鹿野苑,教导五比丘。他们于是成为僧团最初的成员。

成员

五比丘成员的名字,有许多不同记载。

巴利律藏与经藏记载:

Aññāta-Kondañña(阿若-憍陈如)

Bhaddiya(跋堤)

Mahānāma(摩诃男)

Vappa(跋波)

Assaji(阿说示)

汉译各经论的翻译记载不一,其中与巴利经律相若的有:

《佛本行集经》:憍陈如、跋提梨迦、摩诃那摩、波沙菠、阿奢逾时。  

《过去、现在因果经》:憍陈如、跋陀罗阇、摩诃那摩、跋波、阿舍婆阇。 

《四分律》:憍陈如、婆提、摩诃摩男、婆敷、阿湿鼻。      

智顗《法华文句》、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憍陈如、跋提、摩诃男、婆敷、頞鞞。

《最胜王经》:阿若憍陈如、婆帝利迦、摩诃那摩、波湿波、阿说恃多阿鞞

《无量寿经》:了本际、仁贤、大号、正语、正愿。(均为意译)

整理各经典的说法,归纳为:

阿若-憍陈如(巴利文:Aññāta-Kondañña,梵文:Ajñāta Kaundinya,意译:初解-火器):或译拘邻、憍邻如、阿若憍陈如。

跋提(巴利文:Bhaddiya,梵文:Bhadrika,意译:小贤):或译跋陀罗、跋提梨迦、婆提、婆帝利迦。

摩诃男(巴利文:Mahānāma,梵文:Mahānāman,意译:大名):或译拘利、摩男拘利、摩诃那摩、摩诃摩男、俱利、俱利太子。

跋波(巴利文:Vappa,梵文:Vāspa,意译:播种):或译波沙菠、婆敷、波湿波。

阿说示(巴利文:Assaji,梵文:Aśvajit,意译:马胜):或译阿湿婆、阿湿波誓、阿奢逾时、阿说恃多阿鞞、頞陛、頞鞞。

另外,与巴利经律差异较大的汉译经论有:

《长阿含经》〈中本起经〉:拘邻、拔提、摩男拘利、十力迦叶、頞陛。    

《佛所行赞》:憍邻如、跋陀罗、十力迦叶、波涩波、阿湿波誓。

智顗《法华玄义》:頞鞞、跋提、俱利、释摩男、十力迦叶     

五比丘的事迹

沙门乔达摩成佛后两个月,在七月间的月圆月,到鹿野苑要对五比丘宣说法。五位苦行僧老远见佛陀过来时,商量不应对他行礼。但当佛陀越走越近时,威仪令五比丘陆续向前接待佛陀。当他们称呼佛陀为同修(avuso)。佛陀对他们说不要直呼如来姓名或称他为同修者。佛陀对五比丘阐诠四圣谛法的《经》。那时,当三个比丘出去乞食时,佛陀指导两个人,六个人共同食用那三人乞讨回来的饭食;当两个苦行僧出去乞食时,佛陀就指导三个,六人又一齐食用由两人要回来的食物。年纪最大的憍陈如听了此经,即证斯陀含果,其余四位也证入流果。佛陀接着对五比丘说无我经,五位都证阿罗汉果。舍利弗就是在王舍城的大街上遇见阿说示,要求阿说示说法,阿说示即说四句偈,当舍利弗听到第一句偈时,即证第一圣果。

五比丘的重要

五比丘是佛陀成佛后说法的首群对象。

佛陀所说的第一部经《经》及《无我经》都是对五比丘说。

当佛陀证果后,五比丘初见佛陀是持不信任态度的,后因见佛陀威仪而改观念,为佛陀接过衣钵及准备座位。

五比丘建立了佛教的首支僧团,从此起二皈依改为三皈依。

从佛陀要五个人轮流去乞食来维持生活,佛陀所说的法,修习者是渐次证悟,说第一部经时,一人证斯陀含果,其余四人证入流果,即到说无我经后,五比丘才证阿罗汉果。

注释

^巴利律藏大品。

^中部寻求圣法经。

^巴利律藏大品6.五比丘说。

^中部寻求圣法经及律藏大品6五比丘说。“五比丘从远处见到世尊的前来,见到后,互相谈论:‘同修,这位沙门乔达摩来了,他真是奢华,放弃精勤修行,过富贵的生活。我们不应对他礼敬,不应起座迎接他,不应接他的衣钵。应设一个座位,若他喜欢就坐下吧。’”世尊越来越趋近五比丘,五比丘也越不按他们所谈论的做法来做,有人前来接过世尊的衣钵,有人准备座位,有人准备水,有人准备了脚凳,有人准备了叠脚台。世尊坐在已准备了的座位上,坐后下,他们为世尊。他们对世尊还是称呼同修。这样说了后,世尊对五比丘这样说:“比丘们,不要称如来为同修,如来是阿罗汉‧正等正觉。比丘们,留心听,我已证不死法,我要对你们说法,依据这样的方式修习,不久就能亲证这法。你们是善人家的儿子从有家到无家,出家为在现生证无上梵行,以特别知识亲见这法,住在最高的证悟中。” 这样说了后,五比丘对世尊这样说:“同修乔达摩,你修习那么多姿势,修习那么多方法,修习那么多苦行,也不能证得过人法,不能证得圣者的任何知见。你现在真是奢华,放弃精勤修行,过富贵的生活,你又怎能得到圣者的知见?” 这样说了后,世尊对五比丘这样说:“比丘们,如来没有奢华,没放弃精勤修行,没过富贵的生活,世尊即如来‧阿罗汉‧正等正觉。;比丘们,留心听,我已证不死法,我要对你们说法,依据这样的方式修习,不久就能亲证这法。你们是善人家的儿子从有家到无家,出家为在现生证无上梵行,以特别知识亲见这法,住在最高的证悟中。”

^巴利律藏大品6五比丘说

^" Addasaṃsu kho pañcavaggiyā bhikkhū bhagavantaṃ dūratova āgacchantaṃ; disvāna aññamaññaṃ katikaṃ saṇṭhapesuṃ – ‘‘ayaṃ,āvuso,samaṇo gotamo āgacchati,bāhulliko padhānavibbhanto āvatto bāhullāya. So neva abhivādetabbo,na paccuṭṭhātabbo,nāssa pattacīvaraṃ paṭiggahetabbaṃ; api ca kho āsanaṃ ṭhapetabbaṃ,sace so ākaṅkhissati nisīdissatī’’ti. Yathā yathā kho bhagavā pañcavaggiye bhikkhū upasaṅkamati,tathā tathā pañcavaggiyā bhikkhū nāsakkhiṃsu sakāya katikāya saṇṭhātuṃ . Asaṇṭhahantā bhagavantaṃ paccuggantvā eko bhagavato pattacīvaraṃ paṭiggahesi,eko āsanaṃ paññapesi,eko pādodakaṃ,eko pādapīṭhaṃ,eko pādakaṭhalikaṃ upanikkhipi. Nisīdi bhagavā paññatte āsane; nisajja kho bhagavā pāde pakkhālesi."缅甸第六结集律藏大品。

巴利三藏 - 五比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比丘
名称比丘是梵语的中译,其义有五种,其中“破恶(破烦恼)、怖魔、乞士”称为“比丘三义”,另两个意思是指“出家人”和“净持戒”。其中的“乞士”就是乞求的人。在佛陀时代,出家人以解脱为志,专职从事心灵解脱,不事劳作,不作炊饮,以乞食为生,但戒律亦规定乞不过七家,“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一心只为了修法证法解脱三界束缚。《巴利律藏》将比丘分类成数种,“乞食名比丘,持钵行乞为比丘,穿破衣为比丘,有名无实的比丘,假冒的比丘,一来的比丘,三皈依受戒的比丘,圣贤的比丘,本质是比丘,有学的比丘,无学的比丘,依和合僧,白四羯摩,无异议通过受具,即此处所谓的比丘。”因未满二十岁而未受具足戒的男性佛教僧侣称为沙弥,只需受十戒;但在满二十岁受具足戒之后,上座部比丘要遵守二百二十七条比丘戒,法藏部比丘要遵守二百五十条比丘戒。历史佛教僧团中,最初的比丘众,为五比丘。相关条目佛教制度僧伽比丘尼和尚法师
· 马丘比丘
历史拴日石(Intihuatana),据说是印加人设计的天文学时钟人们认为马丘比丘是印加统治者帕查库蒂(Pachacuti)于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秘鲁时都有人居住。考古学的发现(加上最近对早期殖民文件的解读)显示马丘比丘并非普通城市,而是印加贵族的乡间修养场所(类似罗马庄园)。围绕着庭院建有一个庞大的宫殿和供奉印加神祇的庙宇,以及其他供维护人员居住的房子。据估算,在马丘比丘居住的人数在高峰时也不超过750人,而在没有贵族来访的雨季时就更少了。印加王国选择在此建立城市可能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和地质特点。据说马丘比丘背后的山的轮廓代表着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脸,而山的最高峰“瓦纳比丘”代表他的鼻子。印加人认为不该从大地上切削石料,因此从周围寻找分散的石块来建造城市。一些石头建筑连灰泥都没有使用,完全靠精确的切割堆砌来完成,修成的墙上石块间的缝隙还不到1毫米宽。1913年,美国...
· 比丘尼
历史在佛教僧团中,第一位出家的比丘尼,是养育释迦牟尼长大的姨母大爱道比丘尼。在佛陀时代,修行成就的比丘尼甚多,著名的有神通第一的莲花色比丘尼。印度传统上对女性有歧视,但佛陀允许建立比丘尼僧团,让印度女性有多一个选择。至部派佛教时期,阿育王派僧伽密多(Sanghamitta)比丘尼僧团远渡斯里兰卡,在锡兰建立起上座部的比丘尼僧团。后在公元435年,锡兰派十一位比丘尼僧团前往当时的晋朝,为汉地的比丘尼授二部僧戒。汉传佛教地区就有比丘尼戒传承。汉传佛教地区的比丘尼戒,源自于上座部,分别由分别说部以及法藏部传至中国,直到今日尚有传承。1996年,斯里兰卡引韩国比丘尼僧团前往授戒。第一位斯里兰卡复兴比丘尼的是BhikkhuniKusuma。戒律巴利律比丘尼有311条戒。8条驱摈戒;17条暂时拘留戒;30条忏悔心堕落戒;166条心忏悔戒;75条学处戒。现代发展但是有一些戒律是专门为了比丘尼(比丘尼戒约...
· 莲华色比丘尼
参考文献^《增一阿含经》卷3:“神足第一,感致诸神,所谓优钵华色比丘尼是。”
· 净检:华夏第一位受戒的比丘尼
净捡。西晋末年彭城人,俗姓钟。名令仪。彭城人也。父诞武威太守。捡少好学早寡家贫。常为贵游子女教授琴书。闻法信乐莫由咨禀。后遇沙门法始经道通达。晋建兴中于宫城西门立寺。捡乃造之。始为说法。捡因大悟。念及强壮以求法利。从始借经遂达旨趣。他日谓始曰。经中云。比丘比丘尼。愿见济度。始曰。西域有男女二众。此土其法未具。捡曰。既云比丘比丘尼。宁有异法。始曰。外国人云。尼有五百戒便应是异。当为问和上。和尚云。尼戒大同细异。不得其法必不得授。尼有十戒得从大僧受。但无和上尼无所依止耳。捡即剃落从和上受十戒。同其志者二十四人。于宫城西门共立竹林寺。未有尼师。共咨净捡。过于成德和上者西域沙门智山也。住Y宾国。宽和有智思雅习禅诵。晋永嘉末来达中夏。分卫自资语必弘道。时信浅薄莫知祈禀。建武元年还反Y宾。后竺佛图澄还述其德业。皆追恨焉。捡蓄徒养众清雅有则。说法教化如风靡草。晋咸康中沙门僧建。于月支国得僧o尼羯磨及戒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