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思想
华夷之辨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意思是对“华夏”与“蛮夷”作出区辨。《尚书·大禹谟》记载大禹治水后,“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四夷是“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礼记王制》)。
华夷之辨属于一种认为中原文化是世界中心的概念,是古代中国王朝的一种世界观,它以是否接受中原文化作为区分华夏和夷狄的标准,韩愈云:“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最开始周王室和它所建立诸侯封国,称诸夏。《国语·郑语》曰:“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非亲则顽,不可入也……夫成天下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诸夏的基本团体包括夏、商、姬、姜四族,也就是姒姓、子姓、嬴姓、姬姓、姜姓氏族中继承了华夏文明的国家。比如周王室和鲁、晋、郑、卫、韩、魏、燕、虞、虢等姬姓国;齐、申、吕、许等姜姓国。徐、黄、郯、江、赵、秦等嬴姓国、子姓宋国。
华夷之辨的提倡者认为华夏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认为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则较落后,是“蛮族”、“化外之民”。中国皇帝是天子,中国的皇朝是天朝,而其他国家和中国的关系是贡国和属国关系,其首领最多只能称为王。中原之外的地域,依方位分为“四夷”,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齐桓公宰相管仲倡“尊王攘夷”,孔子褒扬他,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孔子又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强调夷狄即使有国君,但不明礼义,还不如诸夏即便国君亡了,但仍保有礼义。孔子作春秋大义,提倡华夷之辨,不强调以种族为标准,而以文化礼义作量度。如楚国自称蛮夷,其后文明日进,中原诸侯与之会盟,则不复以蛮夷视之;而郑国本为诸夏,如行为不合义礼,亦视为夷狄。若夷狄向慕中原,能行礼义,则褒扬而进之。
明遗民吕留良著书道:“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华之与夷,乃人与物之分界,此乃域中第一义。”,清朝皇帝雍正帝著《大义觉迷录》,驳斥吕留良的华夷之分。
区分夷夏
不同于“民族之别”,“华夷之辨”的评价标准是文明程度的高低,是否遵循“礼治”,以及是否接受先进文明(尤其是先进的政治文明)的教化,是区别夷夏的标准,而且与其居住地和部落族群无关。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公制周礼而治天下,被儒家尊为圣人。衣冠、礼仪在古代往往用来代指文明。程颐认为:“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圣人恐人之入夷狄也,故《春秋》之法极谨严,所以谨严者,华夷之辨尤切切也。”
中原服饰特征之一“右衽”为华夷之别的标准之一,中原汉人服装的特性皆为“右衽”。上古时代,上衣多为交领斜襟,中原人崇尚右,习惯上衣襟右掩,称为右衽;而北方诸族崇尚左,衣襟左掩,是为左衽。除了上衣左衽以外,胡服的下衣和足衣也与中原服饰明显有别。右衽是汉族服装始终保留的特点,成为汉族的象征符号。孔子说过:“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把“披发”看成的蛮夷、落后的特征。
由于华夏儒教王道文化的传播,对周边地区服饰的影响深远,周边地区的民族、包括许多其他儒家文化圈国家通过效仿华夏礼仪制度,用于吉凶宾军嘉五礼。中原衣冠制度是辨别夷夏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华夏礼仪的必要组成。
元代学者元好问对元朝能够兴文教以及安定百姓生活表示赞赏,又感激统治者重视儒学、大兴学校,实行较利于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对忽必烈击灭云南地方势力,恢复汉唐旧疆的成就表示钦佩,认为元朝是值得自己骄傲的合法正统的政府,并将元朝称之为“汉家”:“云南山高去天尺,汉家弦声雷破壁。九州之外更九州,海色澄情映南极”。日本学者宫崎市定指出“与其说元明鼎革是一场民族革命,毋宁说它更多表现出阶级斗争的性质”,钱穆亦指出“明初诸臣不忘胡元,真属不可思议之尤矣”。
历史
中国
理论性地说明了“中华”和“夷狄”区别的文献,目前能确认的最早文献始于春秋战国,或为孔子所提出。孔子主张将周初的礼乐制度化,并排除夷狄起源的文化要素。新朝皇帝王莽一改西汉将夷狄册封为王的习惯,改变华夷秩序的观点,将匈奴和高句丽的“王”降格为“侯”,导致这些国家的疏离。
唐朝对西域拥有主导权,重视异国文化,外国人被唐朝政府起用的例子并不少见,宋朝的儒学则较强调华夷秩序。
元朝被明朝灭亡,元遗民当中包括有汉人为元朝殉节,部分地主文人不愿仕官效忠明朝廷,为此采取自杀、自残肢体、逃往漠北、 隐居深山以及斩断手指等方法,誓不出仕。为此朱元璋设立新刑罚,宣告“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为罪行,杀害当时许多不愿效忠明朝以及为新朝当官的学者:“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明朝被清朝所灭亡,一些明朝遗臣不愿为清朝效力,并采取抵抗清朝或流亡他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的方式,例如明朝遗臣朱舜水则选择流亡日本。
日本
明朝灭亡后,有日本学者认为满族统治者统治下的人们被剃发易服的清代中国已沦为蛮夷,而日本才是“中华正统”和“中国”。1672年林春胜、林信笃的《华夷变态》、1669年山鹿素行的《中朝事实》都强调应当把“本朝”当作“中国”,《华夷变态》指蒙元入主“中国”时天下犹未剃发,但满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人们剃发易服,改穿胡服,中华文物荡然无余,“法服”沦为戏服。中原已是鞑虏横行之地,昔日华夏已变成蛮夷。《中朝事实》更把日本称为“中华文明之土”,把地域上的中国称为“外朝”。
朝鲜
朝鲜在明亡后,儒者们一度为满洲族没有正统性来继承中华文明,中原的中华文明随着明朝一起灭亡“中华文明之最优等生的朝鲜理当为正统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朝鲜应当去完成中华的作用”是这种思想在朝鲜的开端。朝鲜王朝认为朝鲜是东方的礼仪之邦,君子之国、隐士王国,中华文化的承继与发扬者。在非正式场合下有时依然使用明崇祯年号,称清帝为“虏王”。后来朝鲜学者及使臣通过对清朝一段时期的观察,认识到清朝与他们所想像的“夷狄”统治下的国家完全不同,清朝的经济繁荣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重新审视起朝鲜国内对待中国的一些负面印象,在客观上肯定了满族统治者对中国的统治。
越南
越南脱离中国直接统治以后,越南的君主对内与对外采取了不同的称呼:其对内称“皇帝”,对中国则自称“国王”。在东南亚一带,越南则以中国、中夏自居,称他国为夷狄。如黎圣宗1470年亲征占城,诏曰:“自古夷狄为患中国”;1479年征哀牢(老挝),诏曰:“朕丕绳祖武,光御洪图,莅中夏,抚外夷”(同时1479在老挝川圹高原盆蛮一带置镇宁府)。并且册封一些周边国家为藩属。
来源
《春秋》讲座:华夷之辨
谭嗣同“华夷之辨”思想的演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