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柳城县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02
转发:0
评论:0
地理柳城县的地理位置为24°25′N109°13′E/24.417°N109.217°E/24.417;109.217。其周边的县市为东部鹿寨县、南部柳州市、柳江县、西部罗城县、宜州市、北部融安县、融水县。融江从北向南纵贯柳城县,融江及其支流龙江在境内汇合。柳城县的地形主要为丘陵和山地,其中西部比较高。气候柳城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和降水均非常充沛。每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789个小时、平均气温为20.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为1095毫米,无霜期为307天。历史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年)设置龙城县,宋景德三年(1006年)改名为柳城县。行政区划辖9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镇:大埔镇、六塘镇、凤山镇、东泉镇、太平镇、龙头镇、沙埔镇、寨隆镇、冲脉镇乡:马山乡、社冲乡民族乡:古砦仫佬族乡人口根据2004年的数字柳城县共有人口406053人,其中壮族是人口数量最大的民族,有213577人,汉

地理

柳城县的地理位置为 24°25′N 109°13′E  /  24.417°N 109.217°E  / 24.417; 109.217 。其周边的县市为东部鹿寨县、南部柳州市、柳江县、西部罗城县、宜州市、北部融安县、融水县。

融江从北向南纵贯柳城县,融江及其支流龙江在境内汇合。

柳城县的地形主要为丘陵和山地,其中西部比较高。

气候

柳城县属于带季风气候,阳光和降水均非常充沛。每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789个小时、平均气温为20.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为1095毫米,无霜期为307天。

历史

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年)设置龙城县,宋景德三年(1006年)改名为柳城县。

行政区划

辖9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

镇: 大埔镇、六塘镇、凤山镇、东泉镇、太平镇、龙头镇、沙埔镇、寨隆镇、冲脉镇

乡: 马山乡、社冲乡

民族乡: 古砦仫佬族乡

人口

根据2004年的数字柳城县共有人口406053人,其中壮族是人口数量最大的民族,有213577人,汉族有179407人,仫佬族有8060人 。2011年,柳城县人口为40.37万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广西柳城县全氏源流
全氏祖居堂号京兆堂郡,就是现在的陕西省长安县。周朝时,有种官职叫泉府官。泉是古钱币的名称,泉府就是专管钱币的官。其子孙就以泉为姓,后来又以同音字代替,形成全姓(摘自《百姓宗源集》)。根据《国语》记载当时有隗、潞、洛、涂、满五姓,但全氏不是出自隗姓。有种说法,说全氏是王汉后人,因为避新都的战乱而改姓全;还有一种说法说全氏是殷王高宗的后代。但这两种说法还没有找到依据。全氏在历史上有名的,是从东汉(25-220年)桂阳太守全柔开始。他的儿子全琮讨伐孙吴有功当上钱塘大司马,当时江左一带没有比得上全家那么兴旺的:全琮的哥哥全尚官拜永平侯,镇北将军全绪攻打魏国有功被封为都亭侯,全怿袭父官爵封为临湘侯,全吴因为是国甥被封为都乡侯。如编、如翩、如缉、如清、如纬、如仪、如纪、如熙等都是侍郎都尉,拥兵宿卫,盛极一时。直到孙銝擅政,寿春失守,临湘侯和子侄们于魏永平年间(220-265年)诛杀权臣失手遇害,全氏才...
· 柳城县田村古墟镇乔氏
田村,位于柳城县马山乡南部的龙江河畔。村子南边,浩荡的龙江河自西而东,是上宜州、下柳州的必经水路。另有一条小河自西北流来,至此汇入龙江。东面有座临江而立的小石山,人们管叫它岩上,过去山上有庙,日夜香火不断。东、北、西均有群山环抱,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相传,秦时就有这个所在了,这里曾经叫欧岩村、李应社、最后才叫田村。这里曾经是个十分繁华的集市,明、清一断时期还是过柳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文字记载,明朝柳庆二府水陆界口千万堡,设在田村南五百米处南岸,现百姓壮语管它叫“更堡”,即此。乔氏二世祖乔建业在此任副将,统领数百人士,奉命维持政治安定,并在此开设校场,相传有跑马道、射箭场、陆兵营、水兵营等实施,开设科场,科考武生、武举。北岸为城,现百姓仍称为“城里头”。还开辟洛吉码头,交由乔氏后人经营摆渡,带动了一河两岸的经济发展。田村这里的码头曾经是个大埠头,往返宜州、柳州的商船都要在这里停船做买...
· 广西自治区-柳州-柳城县龙禹门
龙禹门(?-1913),城厢人。虽未入党籍亦参与柳州同盟会领导的辛亥革命和癸丑二次革命。失败后,与党人同时避难香港,继续作倒龙(济光)斗争。龙济光部连长韦小狗系禹门同乡好友。革命党欲举义广州,委龙禹门暗策韦小狗率部响应,里应外合,同时举事。不意为龙部密探侦悉。禹门得先逃脱,潜回桂林。甫下车,即遭敌人逮捕。龙禹门面对敌人大义凛然,直认不讳,旋被杀害。
· 广西自治区-柳州-柳城县谢三聘
谢三聘(1830-1902)字莘浓,号心农,凤山镇旧县谢家村人。原名三命,父将山为邑中名士。三命幼承家训,勤奋攻读,习帖学书。道光二十五年(1845)乙已郡试,为知府哈忠阿赏识,为之更名三聘。曾受业于广西名儒郑小谷,诗文书艺进步更快。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科拔贡,同治三年(1864年)中举,除授岑溪县学训导。此后,遂终身从事教育事业,历任凤山及龙城书院山长,两任柳江书院山长,为地方培养了众多人才,为本县开一代书风。著有《思过轩存稿》,并擅长书艺。书法颜鲁公而自成一体,楷隶行草皆精,与当时梧州的高崧乔齐名。县境名山古寺,书院亭阁的楹联匾额多为其所撰并书。现存有晚年风瘫时信手写下的行草《张茂先励志诗九章》等。
· 请求柳城县人民政府归还凤山镇大湾全家祠堂
为了帮助柳城县凤山镇大湾村全氏子孙赢得凤山镇大湾全家祠堂使用权,本站特转发柳城县凤山镇大湾村全氏子孙《关于请求归还凤山镇大湾全家祠堂使用权的报告》,以此声援大湾村全氏子孙。柳城县人民政府:凤山镇大湾全家祠堂于清朝乾隆二十四年由大湾全氏子孙集资兴建,光绪三十三年重建。全氏祠堂规模宏大,占地8亩,坐北朝南,面向龙江河。整座祠堂为青砖和木质结构,古朴典雅,外观雄伟。有大殿三座,前殿为三层魁星楼,墙壁浓墨重彩,屋檐雕龙画凤,建筑风格别具一格;中殿令公楼为两层砖木结构;后殿为排位厅。两旁有厢房6间,两层楼耳房4间和餐厅等十多间,不仅是全氏后代每年祭祖的重要场所,也是柳城县内保存得较为完整的的古代建筑景观之一。解放后祠堂被政府借用做学校,祠堂改为大湾完全小学。前殿魁星楼为学生宿舍,中殿楼下大厅为礼堂,楼上为教室,后殿为教师宿舍和办公室,六间厢房做为学校教室,耳房做教师宿舍。祠堂成为马山的龙田、凤山的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