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华夏文明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9
转发:0
评论:0
"华夏文明"中的"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释诂》云:“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

"华夏文明"中的"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释诂》云:“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 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注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华夏”一词的本义即是: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可见,华夏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华夏二字在现实中的实体展示就是服饰、礼仪、经典。华夏文明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在一起的实体。

华夏文明的思想核心是神道设教、礼乐教化,严华夷之辨,推崇仁义礼智信。易学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根本。 

“华夏”,一般作为代称中国,相传在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的华山与夏水之间分布着许多部落,比较重要的有后来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等。炎、黄两部落融合成的“华夏”,即为“炎黄子孙”。据《史记·五帝本纪》载,五帝中的首位是黄帝,后来的人称黄帝为华夏的始祖。黄帝之后,最著名的有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领袖,姒姓,又称夏禹、神禹、夏后禹、大禹。夏后大禹治水有功,取代了舜的共主地位,登基为天子,夏朝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文明王朝。 

“中华”一词最早使用是用在天文方面,“东藩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东太阳门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华东门也。第三星曰次将,其北,东太也。第四星曰上将,所谓四辅也。”(《天文经星·中宫》)华夏、中国、中华,如今指的是我国全境,这三个词,不仅是地理层面的,更深一层的价值在文化沉积方面。 

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诸侯,称为华人、夏人,通称为诸华、诸夏 [7]  。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与“裔”作为四方。华夏又称中华、中夏、中土、中国。周朝时,依据《周礼》,华夏是以六辂祭祀昊天上帝和五方上帝。五方上帝分别是:东方青帝太昊伏羲、南方炎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

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两字同义反复,华即是夏。“中华”又称“中夏”。如《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这里的“华”亦即“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华与夏二字在甲骨文中的地位非常崇高。

“华夏”一词(华与夏的合称)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释诂》云:“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左传》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注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8]  “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此即“华夏”的本意。

可见,华夏(汉族)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华夏二字在现实中的实体展示就是服饰、礼仪、经典。华夏文明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在一起的实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华夏文明是如何传承的?华夏文明的起源在哪里?
华夏文明是如何传承的?华夏文明的起源在哪里?华夏也可称之为“夏”或是“诸夏”等等。这是古代居住在中原一代地区居民的自称。大约在5000年前,在黄河中下游,华山与夏水之间分布着非常多的部落,这其中就包含了炎帝与黄帝的部落。而炎帝与黄帝部落,在后期通过融合形成了“华夏民族”,进而,形成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华夏文明”。据史书记载,在“三皇五帝”之中,“五帝”的首位就是黄帝,所以,后人就把黄帝称作了华夏族的始祖。在黄帝之后,就出现了:帝喾、唐尧、夏禹等人。大禹是轩辕黄帝的嫡系,是夏后氏族部落的领袖。因为他治水有功,从舜那里继承了王位,并在诸侯的拥戴之下,成为中原各部落的共主,之后,更是以阳城为都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作为中央王朝,它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的王室,在血缘上有一定的宗法关系,在政治上也维持着分封关系,在经济上更有着贡赋的关系,这也构成了夏朝的核心领土范围:西起河...
· 上古画轴,华夏文明之铁血中原
铁血中原皇姑冢,山东阳谷一片看似普通的旷野,埋葬了一个神秘部落的首领。这个神秘部落,就是九黎。九黎是南方最早最大的部落联盟,上古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天皇伏羲、地皇女娲、人皇神农皆从东夷九黎出。后羿、帝俊、羲和等神话体系亦出自东夷九黎。这个冢的主人,就是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蚩尤。蚩尤的消失是与一场史无前例的空前大决战涿鹿之战紧密相联的。(一)仙人指路根据《山海经》、《逸周书》、《龙鱼河图》等书的描述,这场战争不仅惨烈,而且拥有异常丰富的细节,更不缺乏战略战术等重要元素。大约距今6500年前,炎帝族、黄帝族和蚩尤族经过复杂的斗争、联合,形成了以黄帝轩辕氏、炎帝神农氏为一方的“轩辕神农氏联盟”和以蚩尤、炎帝夸父(炎帝系另一支系魁隗氏族的领袖)的“炎夷联盟”之间的大战。据说黄帝和蚩尤作战三年,进行了72次交锋,都未能取得胜利。在一次大战中,蚩尤在眼看就要失败的时候,请来风伯雨师,呼风唤雨,给黄帝军队的...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华夏文明之根
一、三代年表既明,五帝文化必探1996年5月,在当时的国务委员李铁映、宋健同志的倡议下,《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启动了。在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等组织领导下,经过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方面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历时四年的协作奋斗,《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已经出版,最新版《夏商周年表》隆重推出,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影响。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创了我国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众多学者联合攻关探讨中国重大历史课题的先例,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中国考古学数十年来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科学材料,学者足可据以补充、改写中国古代史,甚至重写中国先秦史。借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推力,我们对夏商周三代历史和文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就为“五帝时代”历史和文明的进一步探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推动下,相关学科均得到了有力促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
· 华夏文明的始祖母——华胥氏
若问华夏始祖是谁?这样一个问题,许多人都会回答:炎帝、黄帝,再说得远一点就是伏羲女娲了。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比这些先祖们更早、更真实的、更伟大的女性——华胥氏。《史记》《五帝本纪》开首卷写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氏开始,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也称为华胥氏,风姓。是位非常杰出的部落女首领,她所治理的部落,或者说国家,就叫做华胥国。华胥国最早出现在《列子》中,"其治国有方,民无嗜欲,自然而已,是为盛世乐土"。这个国家并没有国君,也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们对什么都不热衷,不爱不恨,不亲不疏,无所谓生死,无所谓爱恨,顺其自然,天下为公,没有尊卑贵贱,没有追求欲念自然也就无所谓生与死,倒是很像一般的神话传说中的天界,没有七情六欲,却总是比那些的天界更吸引人。华胥国旁边有一条水面宽阔的大河,名叫"雷河"。华胥氏之国的百姓就居住在河的两岸。这条河的源头是雷神居住的地方,叫"雷泽"。雷神发怒的...
· 上古画轴,华夏文明之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民族和国家从部落发展而来。在炎帝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下,战败炎帝于阪泉,代炎帝为天子,后又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结束了远古战争,统一了中华民族,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中华文明时代由此产生了。(一)华夏融合涿鹿之战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由此可见,涿鹿之战的确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自涿鹿战争后,黄帝则乘战胜之余威,继续对四方大事征讨。黄帝对周围部族影响的扩大,华夏族在其它氏族中的影响也随之增大。久而久之,周围许多氏族不是归顺华夏族,就是被华夏族同化。在华夏族日益发展扩大的同时,其人口也不断增多,这就是今天汉族人口之众多的重要渊源。涿鹿战争之后,方圆数百数千里慑于黄帝威严,各宗族安分守己,不敢轻易发动战争,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