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传奇漫录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2
转发:0
评论:0
本书的编撰本书的作者阮屿,越南后黎朝洪州嘉福县段林社人。阮屿自少便博览强记,父亲阮翔缥曾官至承宣使,他本人则曾担任县宰。但不久便辞退官职,原因是他“辞邑养母,以全孝道”,而且当时正是莫登庸谋权篡位,阮屿便因此“誓不出仕”,在故里教书。大约在这个时期(1520至30年代),阮屿写成了《传奇漫录》一书,因文笔清丽,获得世人称誉。阮屿最后亦以寿终。《传奇漫录》的体例形式和文辞格调,据永定时(1547年)何善汉的《传奇漫录‧序》所述,它“不出宗吉藩蓠之外”,即与明代洪武时人瞿佑(字宗吉)《剪灯新话》相同。如全书二十篇故事,五篇为一卷,共分四卷。各篇故事都称为“录”、“记”或传。由此可见《传奇漫录》等越南古汉文传奇,深受明代传奇所影响,并加以模仿。内容《序》:何善汉识、阮立夫编。卷之一卷之二卷之三卷之四※书中的二十篇故事的末尾,均有作者对该事件的评论及说理。研究价值据何善汉《传奇漫录‧序》所说,本书...

本书的编撰

本书的作者阮屿,越南后黎朝洪州嘉福县段林社人。阮屿自少便博览强记,父亲阮翔缥曾官至承宣使,他本人则曾担任县宰。但不久便辞退官职,原因是他“辞邑养母,以全孝道”,而且当时正是莫登庸谋权篡位,阮屿便因此“誓不出仕”,在故里教书。大约在这个时期(1520至30年代),阮屿写成了《传奇漫录》一书,因文笔清丽,获得世人称誉。阮屿最后亦以寿终。

《传奇漫录》的体例形式和文辞格调,据永定时(1547年)何善汉的《传奇漫录‧序》所述,它“不出宗吉藩蓠之外”,即与明代洪武时人瞿佑(字宗吉)《剪灯新话》相同。如全书二十篇故事,五篇为一卷,共分四卷。各篇故事都称为“录”、“记”或传。由此可见《传奇漫录》等越南古汉文传奇,深受明代传奇所影响,并加以模仿。

内容

《序》:何善汉识、阮立夫编。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书中的二十篇故事的末尾,均有作者对该事件的评论及说理。

研究价值

据何善汉《传奇漫录‧序》所说,本书“有警戒者、有规箴者、其关于世教,岂小补云”,认为它对于处世行事有告戒作用。此外,本书比瞿佑《剪灯新话》情节更丰富,结构更完整,而且故事人物大部分为越南人,场景亦多发生在越南,具有浓厚的南国风味。而阮屿亦有甚高的汉文造诣,娴熟韵文及散文,令本书的文学成就弥足珍贵。因此,自本书问世后,便在越南开创了汉文传奇小说风气,后世仿作甚多,如段氏点(1705年-1748年)的《传奇新谱》、阮演斋的《传闻新录》及范贵适的《新传奇录》等。 

流传版本

现存的《传奇漫录》主要有新旧两种版本,其流传情况如下:

“类庵会注本”,是旧的一种编本,于黎永盛八年(1712年)由红蓼阮自信锓梓刊行,其中既经过集校集注,又保存了不少异文,现于日本东洋文库有藏。

《新编传奇漫录增补解音集注》,为新的一种编本,除注解外,还增加“解音”,将正文逐句译为字喃,此新编本有“柳幢社阮碧本重刊”本的抄本,乃依据黎景兴三年(1763年)刊本所过录,现于河内汉喃研究所有藏。

《新编传奇漫录增补解音集注》阮克定抄本的部分篇幅,由法国亚洲协会图书馆收藏。

无注、无批、无音注的抄本《传奇漫录》,由法国亚洲协会图书馆收藏。

刊印本《新编传奇漫录》(黎永佑三年,1737年刊印)的卷一及卷二。由法国亚洲协会图书馆收藏。

现代校点本方面,则有1987年,法国远东学院出版,陈庆浩、王三庆等编的《越南汉文小说丛刊》里收录了陈益源校点本。

除汉文版本外,本书亦被翻译为越南语版及法文版。

※以上各项,散见于《越南汉文小说丛刊》第一册《传奇类》的《传奇漫录》《出版说明》。

参见

传奇

参考文献

阮屿. 《传奇漫录》(收录于《越南汉文小说丛刊》第一册《传奇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传奇
起源“传奇”一词最早是指唐代文言小说“唐人传奇”,宋元时期,被指称诸宫调等说唱艺术以及南戏、杂剧。明代或以后,才专称为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传奇源自宋元南戏,因初期作品多演自唐传奇,故借以别于元代流行之杂剧。元、明以后传奇变为一种继承自元曲的戏曲,又称南曲。体制特点构成明代传奇的要素有三:曲词、宾白和科介。传奇称每幕戏为一“齣(出)”,每出都有“出目”。明清传奇亦有类似楔子的架构,称为家门大意或副末开场,固定于第一出中作为报幕性质,与剧情关联不大。每剧出数和篇幅没有限制,篇幅长短自由,一般比元杂剧长很多,动辄四、五十出,有的长至百余出,通常在三十至五十出之间。文字亦较华丽。第一出戏称为“家门”、“开场”,由副末上场,先吟诵一阙词,交代创作缘起,或略述戏曲主张,然后再吟诵一阙词,介绍剧情大要。传奇取消了南戏的题目,把南戏的题目搬到第一出戏的最后,成为副末开场以后的下场诗。一出戏中,不限通押...
· 传奇
词源中国小说中,唐朝的文言小说,又称“传奇”,始见于北宋陈师道的《后山诗话》,其中描述“范文正公为〈岳阳楼记〉,用对语说时景,尹师鲁读之曰:‘传奇体耳!’《传奇》,唐裴铏所著小说名也。”(《传奇》在唐代为短篇小说集),到宋代渐为唐朝小说的代称。唐末裴铏的故事集《传奇》,意思是奇异的故事,传奇之“奇”,在于故事情节、人物、情感或风格。到南宋时,开始用“传奇”一词泛指唐代虚构性的小说,成为文体分类。明朝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八,将小说概分六类,其中“一曰传奇:《飞燕》,《太真》,《崔莺》,《霍玉》之类是也”,至此“传奇”成为唐朝文言小说的定称。兴起原因中国古典小说,特别是东汉、魏晋的志怪小说,提供传奇发展的基础;传奇的兴起,也受古文运动、变文诗歌、佛经文学、道教思想和历史传记的影响,司马迁《史记》的笔法对传奇影响尤深。唐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对文化娱乐的需要有所增加;都市经济繁...
· 大脉山传奇之银子窝传奇
大脉山传奇之银子窝传奇从前,任店西北的大脉山上,有“金子窝”、“银子窝”之说。在山的北面,石头发黑,风刮雨淋,坚硬无比,名叫“金子窝”与之相反,南面的石窝,雪白透亮,易脆,故名“银子窝”。却说大脉山往西二里地,有个叫“任大庄”的村庄,住着百户人家。其中有个叫“任强”的中年人,和妻子在种好二亩田地的同时,又在“银子窝”开了一个石窝,没日没夜地忙碌着。有天早晨,鸡叫二遍的时候,任强就起了床,扛着大铁锤,拿着铁钎子,一脚高,一脚低地摸进了石窝.稍微喘口气后,他便在石缝里插上钎子,借助微弱的月光,挥起大铁锤,狠狠地砸了下去。也许是用力过猛,竟把“石胆”打破了,只听一声巨响,扑面而来的石渣子,溅了任强一脸。他用手一摸,像是沾在脸上一样。这时,奇怪的事情出现了:只见石窝里银光闪动,遍地都是银子,照得他眼花缭乱。任强啥时也没见过这种场面啊?慌忙用衣服兜了一部分,就急急忙忙地向家里跑去。由于两手抓着衣服,...
· 大脉山传奇之银子窝传奇
大脉山传奇之银子窝传奇来源:全球任氏宗亲网作者:任恩国[日期:2011-01-26][字体:大中小]从前,任店西北的大脉山上,有“金子窝”、“银子窝”之说。在山的北面,石头发黑,风刮雨淋,坚硬无比,名叫“金子窝”与之相反,南面的石窝,雪白透亮,易脆,故名“银子窝”。却说大脉山往西二里地,有个叫“任大庄”的村庄,住着百户人家。其中有个叫“任强”的中年人,和妻子在种好二亩田地的同时,又在“银子窝”开了一个石窝,没日没夜地忙碌着。有天早晨,鸡叫二遍的时候,任强就起了床,扛着大铁锤,拿着铁钎子,一脚高,一脚低地摸进了石窝.稍微喘口气后,他便在石缝里插上钎子,借助微弱的月光,挥起大铁锤,狠狠地砸了下去。也许是用力过猛,竟把“石胆”打破了,只听一声巨响,扑面而来的石渣子,溅了任强一脸。他用手一摸,像是沾在脸上一样。这时,奇怪的事情出现了:只见石窝里银光闪动,遍地都是银子,照得他眼花缭乱。任强啥时也没见...
· 大脉山传奇之银子窝传奇
从前,任店西北的大脉山上,有“金子窝”、“银子窝”之说。在山的北面,石头发黑,风刮雨淋,坚硬无比,名叫“金子窝”与之相反,南面的石窝,雪白透亮,易脆,故名“银子窝”。却说大脉山往西二里地,有个叫“任大庄”的村庄,住着百户人家。其中有个叫“任强”的中年人,和妻子在种好二亩田地的同时,又在“银子窝”开了一个石窝,没日没夜地忙碌着。有天早晨,鸡叫二遍的时候,任强就起了床,扛着大铁锤,拿着铁钎子,一脚高,一脚低地摸进了石窝.稍微喘口气后,他便在石缝里插上钎子,借助微弱的月光,挥起大铁锤,狠狠地砸了下去。也许是用力过猛,竟把“石胆”打破了,只听一声巨响,扑面而来的石渣子,溅了任强一脸。他用手一摸,像是沾在脸上一样。这时,奇怪的事情出现了:只见石窝里银光闪动,遍地都是银子,照得他眼花缭乱。任强啥时也没见过这种场面啊?慌忙用衣服兜了一部分,就急急忙忙地向家里跑去。由于两手抓着衣服,任强到了门前,抬脚踢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