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
历史
上海话属于吴语太湖片。是现代吴语地区的最有影响力的方言。这不仅是因上海的城市地位,更是由上海话的历史形成和特点决定的。
上海旧属松江府,曾隶属嘉兴辖下,语言以嘉兴话为主。松江府成立后,松江地区方言在嘉兴话的基础上独立发展,形成吴语中发展相对滞后的松江话。根据《松江府志》记载:明代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嘉兴为重”。而到清朝则是“府城视上海为轻,视苏州为重”。苏州话因其权威性和丰富的文学形式(吴语小说、传奇、弹词和民歌等)对上海话也有过重要影响。
上海开埠后移民大量涌入,各路移民的语言对上海话造成了一番影响,尤以宁波话为重。因为宁波移民较多,现在上海话的第一人称复数“阿拉”即来自宁波话。这样,形成以上海本地话(松江话)为主,多种吴语方言(苏州话、宁波话为主)的共存、混杂和融合的新上海话。新上海话继承了老上海话的基本特色,融合了北部吴语的主流特征,一跃成为太湖片吴语区发展最快的方言,也替代传统的苏州话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吴语方言,并与苏州话一起成为当代吴语的代表方言。
人口迁移是造成上海话语音简化并成为各地吴语“最大公约数”和代表音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他吴语使用者易于理解上海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所以上海话有成为吴语起码是北吴语地区的通用语的基础和趋势,曾经在80年代前成为长区通用语。目前由于推广普通话,上海话在吴语区的影响力有所降低,普通话取代了方言的作为主要的沟通工具。
口音分区
广义的上海话是指吴语太湖片上海小片的各吴语口音之和。依照古调类在今各口音中的分化情况,可分为市区、崇明、练塘、松江、嘉定五个口音分区。上海方言的分区与长江、古松江、古泖河水系的分布和走向,以及上海地区的历史行政区划的隶属关系密切。如崇明口音同其他江南4口音依长江划界,明代以前,崇明地区归江北扬州路管辖,海门、启东与其关系密切,因此今崇明方言区特点较长江南岸各区更近于海门话和启东话。
市区口音即指狭义的“上海话”(也是通常所指的“上海话”),主要分布范围限于老市区,包括1984年黄浦、南市、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共10区,面积148.96平方公里,人口约为600余万人。另市郊宝山、南汇、奉贤、崇明4县(区)内15个市属农场也使用市区方言。
上海话内部可分为老、中、新三派。老派上海话为部分1920年前后出生、土生土长的老者使用,以旧上海县城(大致位置在原南市区)的口音为代表,老上海称之为“城里闲话”,与城西徐家汇一带的“浦西闲话”、黄浦江以东的“浦东闲话”,以及原市区北部虹口一带的“虹口闲话”均略有区别。现行概念中的上海话实际包括市区中派和新派口音。中派上海话为1940年-1965年前后出生的上海本地居民所操的口音,常兼具老派与中派特征。新派口音的使用者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一般“中派上海话”较多被视为“正宗上海话”,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放送口音亦采用该口音。
语音
内部分歧
上海话内部有分歧,主要以年龄区别老派、中派和新派。
老派: 声母27个,韵母51个,声调6个(阴平、阴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中派: 声母28个(增加 [ʑ] ),韵母43个,声调5个(阴平、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新派: 声母28个,韵母32个,声调5个(阴平、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下面关于语音的具体描写以中派上海话为基础,兼顾老派和新派的一些特点。
声母
跟多数其他吴方言一样,上海话拥有一整套的浊塞音、不送气清塞音和送气清塞音的对立。此外,还有一套对立的清擦音和浊擦音。
注:
老派合口三等的非敷母读 /ɸ/ ,奉微母读 /β̊/ ,与合口一二等的晓、匣母分别同音。中派、新派两者不混,分别读 /f, v̻/ 和 /h, ɦ̻/ 声母。
老派、中派读 /z̻/ 声母的日母字,新派读为 /l/ 。
老派分尖音与团音,如:“酒” /ʦiɤ / ≠ “九” /ʨiɤ / 。中派和新派不分尖团,全读 /ʨ, ʨʰ, ɕ/ ,如:“酒” = “九” /ʨiɤ / 。因此老派比中派、新派少 /ʑ̻/ 声母,凡中、新派读 /ʑ̻/ 声母的字,老派均读 /z̻/ 声母,如:“齐” /z̻i / 。中派的 /ʑ̻/ 声母字,若北京话读 /ʨ, ʨʰ/ 声母的,新派一般并入 /ʥ̥/ 声母,如:“全” /ʥ̥ʏ / 。
匣母一般读 /ɦ̻/ 声母,但一部分北京话 /ɕ/ 声母的字,有些青少年误读 /ʑ̻/ 声母,如:“行” /ʑ̻iŋ / 。
普通鼻音对应阳声调(3、5),先喉塞鼻音对应阴声调(1、2、4)。
韵母
中派上海话的韵母:
中古汉语的 [-m] 韵尾和 [-n] 鼻韵尾在上海话中合流成鼻化,并最终丢失而并入了阴声韵。一些中古汉语的 [-ŋ] 韵尾也变成了鼻化音。中古汉语的 [-p -t -k] 在上海话中已经变成喉塞音 [-ʔ] 。
新派上海话中, /uø/ 并入 /ø/ ; /yø/ 并入 /y/ ; /ã/ 、 /ɑ̃/ 合并为 /ᴀ̃/ ; /iã/ 、 /iɑ̃/ 合并为 /iᴀ̃/ ; /uã/ 、 /uɑ̃/ 合并为 /uᴀ̃/ ; /ᴀʔ/ 、 /ə̆ʔ/ 合并为 /ɐʔ/ ; /uᴀʔ/ 、 /uə̆ʔ/ 合并为 /uɐʔ/ ; /iᴀʔ/ 并入 /ɪ̆ʔ/ 。
老派上海话的韵母(54个):
声调
市区老派上海话有6个单字调:
老派的连续变调产生6个新的调值: ˧˧ 33、 ˧˩ 31、 ˩˩ 11、 ʔ˥˧ 53 、 ʔ˧ 33 、 ʔ˩ 1 。
中派和新派都只有4个单字调,阴阳去仅以声母为标志,调值上的微小差异无法区分,故可归纳为4个。阴上与去声相混,同读去声。中派上海话的声调如下:
上海话音调向重音化方向演变,声调从8个合并成4个,实际上只余下一个降调(阴平)和一个平升调,变得十分简单。这使得上海人讲话声调的自由变体相当宽泛,如降调调值读成“53”、“51”、“552”都不影响听感,平升调读成平降升调也不会影响理解。语音随着词汇语法词双音节连调成为主流以后,上海话在吴语中最快进化到“延伸式”连调,后字都失去了独立的声调而弱化粘着。前字有声调音位的作用,除此以外,只有一高一低或一低一高,上海话语流中的语音词读音已像日语的读法。
目前,上海话语的语流中,相对稳定的音位有两类,一类是声母,一类是前字声调,这两类为首的音位对上海话语音正起着重要的稳定作用。(钱乃荣《上海语言发展史》)
由于人口融合带来的快速变化,加之中、新派语音愈见受到普通话的大量影响,上海话已经进化成一种不同于其它吴语的特殊方言。如今上海话已成为类似很多日语、韩语、欧洲语言的一种“有声无调”,仅有音高重音的独特汉语方言。
连读变调
以中派上海话为例:
可见,上海话的一个语音词内的连读变调模式基本上完全是由首字调类决定的。除首字阴平的二字组是前高后低外,其他二字组的各字变调后调值的相对高低都是 前低后高 ,只是绝对的音高有差别,但在日常应用时往往听不出来。同样地,除首字阴平的多字组外,其他多字组的相对音高格式基本都是第二字高,其余字均低。
表记
拉丁化
上海话作为一种重要的吴语方言,有不少拉丁化方案。这些拉丁化方案,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乃是上海开埠前后直至民国,西方传教士为了便于在本地传教,制定了多种上海话罗马字将圣经等基督教文献翻译为上海土白。较为著名的是上海话教会罗马字,例如:顾维钧Koo Vi Kyuin。
第二个阶段,乃是民国五四运动之后。受同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及汉语拉丁化运动影响,多种中国本土人士设计的吴语拉丁化方案得以面世。其中,与“北拉”同时期的“江拉”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第三个阶段,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上海话的研究得以恢复,上海话教学也产生对上海话拼音方案的需求。此时涌现出不同学者的上海话拼音方案。2001年,网上方言运动的发起人在新浪网推出了一套以国际拉丁字母拼写和转写习惯为基础的拼写方案。 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亦涌现出一批上海话拼音方案。包括一些非拉丁文字的方案,比如以日语假名、韩语为基础的方案。
其他表记方式
除了拉丁化方案之外,在上海开埠初期,还出现了上海土音字(英语:New Phonetic Character )。该套系统由美国传教士高第丕 (英语:Tarleton Perry Crawford, 1821-1902)发明,最初用来在上海传教 。之后有人运用他发明的土音字,出版土音字版的伊索寓言(上海话:伊娑菩个比方)。现在由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收藏 。
词汇
移民的方言在不同程度上冲淡了上海话中的土语特征,发展了吴语公约数的成分。如“地方”取代了“户荡”、“场许”,“外头”、“外面”取代了“外势”、“外首”,“左面”取代了“左半爿”,“拿”取代了“担”,“汏”取代了“净”,“回去”取代了“归去”,“难为情”取代了“坍铳”。上海话在原松江片方言底层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使属于吴语临海僻远地带的、原来发展最为缓慢的、较苏州话、嘉兴话保留更多古老特征的旧上海话,在百年内一跃成为吴语诸次方言中发展最速的新上海话。
人称代词
老派上海话的人称代词是:
中派、新派上海话的人称代词是:
第一人称复数到“阿拉”的变化明显是受宁波话的影响。
所有格通过在代词或名词后添加“个” /gəʔ/ 而构成。
指示代词
见表格:
常用单词示例
下表以国际音标表示中派上海话发音。
特有词汇
猪头三和寿头,洋盘和冲头,轧台型和出风头,大兴和大卡,赤佬、掼浪头、狗皮倒灶、扒分、吃生活,差头。
外来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由于频繁同外来语接触,上海话吸收了大量外来词汇,通过音译、意译或引申义等形式融入了上海话中。其中联系较多的语ɔ言有英语。“凡士林(vaseline)”、“水门汀(cement)”便出自英语。虽然这些外来词汇中很多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增加了许多上海话甚至普通话中的词汇。很多词汇一直沿用至今,如:蹩脚(bilge)、高尔夫球(golf)、啤酒(beer)等,部分词汇已经传至其他方言区(包括官话区),成为汉语中被普遍认同的词语,如:麦克风(microphone)、时髦(smart)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