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通城县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3
转发:0
评论:0
历史虽然争议不少,但历代史学界倾向于认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兵败后,在本县境内九宫山遭民团杀害。名称通城县名源于通城镇,为北宋宋神宗熙宁五年取“境内隽水北入长江直达武昌城”之意而命名。沿革周朝,属楚国秦朝,属南郡汉朝,汉高祖六年(公元201年)置下隽县;汉武帝时属长沙国;建武十三年改长沙国为长沙郡,下隽县隶之。三国,属吴国,为周瑜封邑。南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改下隽县为上隽县,设锡山市(今隽水镇)。梁朝,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废上隽县,分立乐化县、下隽县,隶属上隽郡。隋朝,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乐化、下隽并入蒲圻县,属荆州夏郡。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分蒲圻南境置唐年县(今通城、崇阳境),隶属鄂州。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改锡山市为镇。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更名为通城镇。五代,杨行密(公元902-903年),改唐年县为宗阳县,南唐又改宗阳县为唐年县...

历史

虽然争议不少,但历代史学界倾向于认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兵败后,在本县境内九宫山遭民团杀害。

名称

通城县名源于通城镇,为北宋宋神宗熙宁五年取“境内隽水北入长江直达武昌城”之意而命名。

沿革

周朝,属楚国

秦朝,属南郡

汉朝,汉高祖六年(公元201年)置下隽县;汉武帝时属长沙国;建武十三年改长沙国为长沙郡,下隽县隶之。

三国,属吴国,为周瑜封邑。

南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改下隽县为上隽县,设锡山市(今隽水镇)。

梁朝,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废上隽县,分立乐化县、下隽县,隶属上隽郡。

隋朝,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乐化、下隽并入蒲圻县,属荆州夏郡。

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分蒲圻南境置唐年县(今通城、崇阳境),隶属鄂州。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改锡山市为镇。元和五年(公元810年)更名为通城镇。

五代,杨行密(公元902-903年),改唐年县为宗阳县,南唐又改宗阳县为唐年县。

北宋,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改为崇阳县,属鄂州。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分崇阳县南上隽、乐化、天宝3乡置通城县。此为通城设县之始。

元朝,属武昌路

明朝,属武昌府。

清朝,属武昌府。

1949年10月,属大冶专员公署 。

1958年11月,通城、崇阳合县。

1960年1月,属武汉市。

1960年12月,恢复通城县,属孝感专员公署。

1965年8月,属咸宁专员公署

1998年12月,咸宁地区撤销,设立地级咸宁市,通城县属咸宁市。

地理

位置 通城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之幕阜山北麓。地跨东径113°36¢-114°4¢,北纬29°2¢-29°24¢。县境东南界江西修水县,西与西北毗邻湖南省岳阳县、临湘市,北与东北与本省崇阳县相邻。东西最长约45千米,南北最宽约40.5千米。

气候 通城地处中纬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C(山区)至16.7°C(城区)。7月最热,1月最冷,最高气温为39.7°C,最低气温为-15.2°C。无霜期为258天左右,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城区)至1600毫米 (山区)。主要灾害有低温、旱涝、连阴雨、大风、冰雹、高温。

水资源 通城县雨量充沛 ,溪流密布,水利资源丰富,县内有溪港135条,溪流汇集成隽水河、菖蒲港、铁柱港、沙堆河4大河流,经崇阳县注入陆水。其中:隽水河县内长43千米,年径流量2.44亿立方米;菖蒲港全长37千米,年径流量3.08亿立方米;铁柱港全长24.68千米,年径流量2.04亿立方米;沙堆河全长23.5千米,年径流量1.07亿立方米。境内有中小型水库73座,总蓄水量16811.6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六座,即云溪、阁壁、龙潭、百丈潭、左港、东冲,年蓄水量分别为3620万立方米、1142万立方米、972万立方米、1380万立方米、1340万立方米、1093万立方米。县委政府抓住蓄、引、提和工程配套4个环节兴修水利,形成以百丈潭、东冲 、云溪、龙潭和阁壁5座中型水库为骨干的4大灌溉体系。大小水电站127处,装机162台,23745万千瓦,年发电量6000万千瓦时,被列为全国400个"十五"规划重 点水电农村电气化县之一。

地貌 通城县境东、南、西三面群山环抱,属幕阜山脉。构成面积483.9平方千米的中高山区(海拔均在250米以上);丘陵区面积519.7平方千米;散处丘陵之间和溪河两侧的平畈区仅125.69平方千米。海拔最高点为黄龙山只角楼,计1528.3米。海拔最低点在四庄乡小井村北,为78米。溪流密布,河床多粗沙结构。

资源

通城境内矿产、生物资源丰富,有江南药库、荆楚瓷都、鄂南茶都之称。盛产优质水稻、茶叶、板栗、药材等,近年来更赢得了“茶叶之乡”、“云母之乡”、“生猪之乡”、“建筑之乡”、“砂布王国”的美誉。

经济

通城作为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商品集散中心,边贸经济一向繁荣。城市建设日新月异,1999、2001年度两次夺得全省小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楚天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形成了以市引商,以商活市的浓厚发展氛围,城镇经济初有起色。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组合,扶优壮强,形成了涂附磨具、绝缘材料、中药制剂、建筑材料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初具规模。

行政区划

通城县辖隽水镇、麦市镇、北港镇、五里镇、马港镇、关刀镇、石南镇、塘湖镇、沙堆镇9镇,四庄乡、大坪乡2乡,5个国营林场,1个国营茶场,2个国营农场。

其中:隽水镇101平方千米;麦市镇126平方千米;塘湖镇111平方千米;关刀镇116平方千米;沙堆镇46平方千米;五里镇104平方千米;石南镇60.8平方千米;北港镇52.9平方千米;马港镇161平方千米;四庄乡127平方千米;大坪乡121平方千米。

交通

目前,通城县拥有公路1245千米,每平方千米公路密度为1.085千米,高于咸宁市平均水平。其中:国道25.67千米,县道70.62千米,乡村道680千米,全县现有等级公路242.42千米,有二级公路74千米,有高级、次高级公路118千米。构成了城通乡,乡通城的全方位公路格局。

通城东通九江,南通长沙,北通武汉,西通岳阳。

武(汉)长(沙)公路:106国道

通(城)临(湘)公路:湖北s320,湖南s301

通(城)修(水)公路:湖北s320,江西s311

外部链接

咸宁市通城县政府网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湖北-咸宁市-通城县邱道文
邱道文(1860---1947)清湖北通城人。字仁甫,名峻,别号嵩憔,拔贡,丁酉科乡试与弟邱道盛同榜中式举人,戊戌科会试后内转升主事,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刑部广西司兼贵州司行走。朝廷锐志维新下诏求直言,因上疏论时政得失条奏十事,洋洋万言,已亥至壬寅总办朝审两次,会办全国秋审两次。奉旨刑部主事,诰授朝议大夫。(补充:邱道文(1860---1947)清湖北通城人。字仁甫,名峻,别号嵩憔,拔贡,...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御前侍卫。五品顶戴)
· 湖北-咸宁市-通城县金阁背
金阁背,字秉诚,明永乐庚子(1420年)科进,梓木里人(今黄袍山阁背屋),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生,任福建布政司副理问,后升山东巡按。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在东昌府临清县闸故。
· 湖北-咸宁市-通城县邱道昌
邱道昌(1867一?),名岳,字午云,号屈庵。清湖北通城人。清光绪十三年(1887)丁亥科试府试第一,取入武昌府学,庚寅(1890)科试举试,行生员考取府学一等第三名,选用训导。分发到省湖北布政使瞿以考验巡抚,赏六品顶戴赐正途出身。兼理德安府教授,陆军第四十八旅秘书官-湖南测量局书记官,通城县驻省公益会会长。著有《违堪子屈庵文诗集》、《屈庵随笔》、《屈庵诗话》。
·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张十万
张十万,唐年县梓木里南垄人(今通城县塘湖镇黄袍山荻田村南垄),生于通地城黄袍山观音山,唐朝后期战乱,为护一方平安,在华罗寨立山寨为王,建立江南一国--华罗国。势力范围及今天的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修水县、武宁县、赤壁市、临湘、咸安区、岳阳县、岳阳市、平江县、汩罗县等等地域。相传在唐朝末期,因民不聊生、民生困苦、国家动荡,张氏青年为保乡邻一方平安与温饱,率领乡亲揭竿而起,抗税反奴,周边十数县府感其为人勇敢仗义,纷拥其为王,号称“兵马十万众宅舍十万间粮食十万担金银十成斤”。后,又有黄巢起义,但张不为所动,中而立之,不应腐唐之招纳,也不应黄军之反唐。良苦用心,只为保一方乡邻。张十万占山为王、开山立寨的故事在楚吴交界的十数府县流传甚广,而““兵马十万众宅舍十万间粮食十万担金银十成斤”这句话周边县市老人至今能顺口诵出。华罗寨(槐寮寨)黄袍山主峰。东临修水,北界崇阳,东南北俱陡岩峭壁,唯西南一路,名...
·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金同庆
金同庆,金兴政之子,唐年县梓木里人南垄人(今通城县塘湖镇黄袍山荻田村南垄迁象形山(今通城县黄袍山塘湖龙印村),后又迁隽南(今通城县城南门)。登第名次第十一名,官郡守。现位于通城县城南金井街的金家井,是唐代吏部侍郎金兴政之子金同庆于开元中后期开挖,历来受到精心保护,历代县府多次修缮,《通城县志》和《金氏宗谱》均有明确记载。金家井井水清澈甘甜,1200多年来一直为当地民众饮用。如今,虽然有了自来水,但仍有不少人取此井水饮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