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湖南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0
转发:0
评论:0
区划观察使下辖衡、潭、邵、永、道5州。764年建立时治所在衡州(衡阳城)。大历三年(768年)迁到潭州(长沙城),辖区增加了郴州和连州,共统领7州。历史大历三年(770年),当地不满治所迁往长沙的湖南兵马使臧玠发动兵变,杀死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崔瓘。当时避乱于长沙的杜甫不幸遇到这场兵变,逃往衡州,途中写下了《逃难》、《入衡州》等诗。衡州刺史阳济、道州刺史裴吼、澄州刺史杨子琳等纷纷起兵,讨伐臧玠。当年6月,朝廷又以羽林大将军辛京杲来任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这才平息了这场兵乱。臧玠兵变意味着湖南的地方割据势力已经初见端倪,为五代十国的楚国割据打下了伏笔。883年八月,升为钦化军节度使。886年七月,升为武安军节度使。历任节度使韦之晋(769年)崔瓘(769年—770年)辛京杲(770年—773年)独孤问俗(773年—779年)萧复(779年—780年)李皋(780年—782年)李承(782年—...

区划

观察使下辖衡、潭、邵、永、道5州。764年建立时治所在衡州(衡阳城)。大历三年(768年)迁到潭州(长沙城),辖区增加了郴州和连州,共统领7州。

历史

大历三年(770年),当地不满治所迁往长沙的湖南兵马使臧玠发动兵变,杀死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崔瓘。当时避乱于长沙的杜甫不幸遇到这场兵变,逃往衡州,途中写下了《逃难》、《入衡州》等诗。衡州刺史阳济、道州刺史裴吼、澄州刺史杨子琳等纷纷起兵,讨伐臧玠。当年6月,朝廷又以羽林大将军辛京杲来任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这才平息了这场兵乱。

臧玠兵变意味着湖南的地方割据势力已经初见端倪,为五代十国的楚国割据打下了伏笔。883年八月,升为 钦化军节度使 。886年七月,升为 武安军节度使 。

历任节度使

韦之晋(769年)

崔瓘(769年—770年)

辛京杲(770年—773年)

独孤问俗(773年—779年)

萧复(779年—780年)

李皋(780年—782年)

李承(782年—783年)

孔巢父(783年,未赴任)

赵憬(783年—786年)

元全柔(786年—787年)

畅悦(787年)

裴胄(787年—791年)

李衡(791年—792年)

齐抗(792年)

李巽(792年—797年)

吕谓(797年—800年)

杨凭(802年—805年)

薛苹(805年—808年)

窦群(808年,未到任)

李众(808年—811年)

柳公绰(811年—813年)

张正甫(813年—816年)

韦贯之(816年)

袁滋(817年—818年)

崔倰(818年—819年)

崔群(819年—820年)

孔戢(820年—823年)

沈传师(823年—826年)

刘遵古(826年—827年)

王公亮(827年—828年)

韦辞(829年—830年)

高重(830年)

李翱(833年—834年)

李仍叔(834年—835年)

卢周仁(835年—837年),改名卢行术

李翊(837年)

杨嗣复(840年—841年)

卢简辞(841年)

崔元式(842年—843年)

裴休(843年—847年)

李回(848年)

裴识(848年—851年)

崔黯(851年、852年)

崔慎由(852年—853年)

李当(854年—856年)

崔罕(856年)

杜蕴(857年)

韩悰(858年)

蔡袭(858年—862年)

刘潼(862年)

丁琛(咸通年间)

李璋(咸通年间)

李丛(868年—869年)

于瑰(869年—872年)

王凝(872年—873年)

李庾(873年—874年)

裴瓒(874年—876年)

崔瑾(876年—878年)

李系(879年)

李巢(879年—880年)

李裕(880年—881年)

闵勖(881年—886年)

周岳(886年—893年)

邓处讷(893年—894年)

王抟(894年,未任?)

刘建锋(894年—896年)

张佶(896年)

崔胤(896年,未到任)

马殷(896年—930年)

参见

湖南历史

长沙历史

江南西道

马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团练使
简介唐初团练使有都团练使、州团练使二种,皆负责统领地方自卫队,地位低于节度使。一般都团练使多由观察使兼任,州团练使常由刺史兼任。岱岳观碑载圣历元年(698年)有兖州团练使即州团练使。安史之乱后,朝廷广置团练使,以补充节度使的空缺。史载:“乾元元年(758年),置团练守捉使、都团练守捉使,大者领州十余,小者二三州。”。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于衡州置“湖南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领衡州、潭州、道州、邵州、永州等五州。大历十二年(777年)五月,杨绾为相,取消团练使,不久又部分恢复。黄巢之乱后,都团练使渐升为节度使。沿用到五代时期。宋朝,团练使为武职兼衔,高于刺史而低于防御使,为叙迁寄禄之阶,与大多寄禄官相同,并不需要赴任,如苏轼就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朝末设有团练安辅劝农使来农民起义。明代废除。清代虽广设团练,但无团练使一职。
· 守捉
守捉列表下列为唐朝陇右道及西域的各守捉城。今甘肃境内平夷守捉城绥和守捉城合川守捉城赤水守捉城乌城守捉城蓼泉守捉城张掖守捉城交城守捉城酒泉守捉城白亭守捉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百帐守捉城豹文山守捉城威远守捉城同城守捉城今新疆北部境内罗护守捉城赤亭守捉城独山守捉城张三城守捉城沙钵城守捉城冯洛守捉城耶勒城守捉城俱六城守捉城张堡城守捉城乌宰守捉城叶河守捉城黑水守捉城东林守捉城西林守捉城今新疆南部境内兰城守捉城戛纳守捉城葱岭守捉城于术守捉城榆林守捉城龙泉守捉城东夷僻守捉城西夷僻守捉城赤岸六守捉城参见安西四镇
· 江西观察使
历代节度使韦儇(758年—759年)韦元甫(759年—761年)张休(762年)张镐(762—764年)李勉(764—767年)魏少游(767年—771年)路嗣恭(772年—773年)李佐(大历年间)杜亚(778年—779年)张镒(779年)崔昭(779年—780年)鲍防(780年—782年)李皋(782年—785年)李兼(李谦)(785年—791年)裴胄(791年—792年)李衡(792年)齐映(792年—795年)路寰(795年—797年)李巽(797年—805年)杨凭(805年—807年)韦丹(807年—810年)李少和(810年—811年)崔芃(811年—812年)裴堪(812年—818年)裴次元(818年—820年)王仲舒(820年—823年)李绅(823年,未就任)薛放(823年—825年)殷侑(825年—826年)李宪(826年—828年)沈传师(828年—830年)裴谊(8...
· 团练
民兵起源源于周朝时的保甲制,使民“相保相受”、“相及相共”,“五家为比使相保,五比为闾使相受,四闾为族使相葬,五族为党使相救,五党为州使相赒,五州为乡使相宾。族施邦比之法,十家十人八闾俱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春秋时,齐相管仲严行“什伍法”:“辅之以什,司之以伍,伍无非其人,人无非其里,里无非其家”,使“奔逃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不求而约,不召而来”。至五代后晋,发展出民壮、弓手、团练等各类乡兵。唐宋唐代设有团练使一职,类似民间的自卫队队长,以管理团练事务。宋代置诸州团练使,北宋苏轼曾任黄州团练副使。直到明代才取消团练使。明朝明代取消团练使,改以按察使、兵备道分统团练诸务。顺治二年(1645年5月)夏,大顺皇帝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宫山死于地主团练之手,当时跟随在他身边的只有义子张鼐和二十余名士卒。清朝起源于19世纪初嘉庆时期对分散式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当时八旗、绿营严重腐化...
· 哈尼族为何会有捉蚂蚱节?捉蚂蚱节都干啥
捉蚂蚱节,哈尼语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的一第个属鸡或属猴日举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区,种植一季水稻。过了“六月年”,水稻就开始抽穗,为确保水稻丰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过“捉蚂蚱节”的方式来驱除和避免虫灾。“捉蚂蚱节”,哈尼语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后的一第个属鸡或属猴日举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区,种植一季水稻。过了“六月年”,水稻就开始抽穗,为确保水稻丰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过“捉蚂蚱节”的方式来驱除和避免虫灾。“捉蚂蚱节”这天,全寨子男女老少都到田里捉玛蚱,每家捉够一竹简(约二斤)后,就把蚂蚱一只一只撒成四份:头一堆,腿一堆,身一堆,翅膀一堆;依次用划开的竹片夹起来插在田埂和排水沟旁,以对尚未捉到地蚂蚱及其他昆虫进行恫吓。半小时后,又要把这些蚂蚱收进竹筒。带回家当菜或拌粑粑吃,据说蚂蚱肉很甜。离开田野时,人们都要不停地大声叫:“呕,蚂蚱,三天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