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冥天体
术语的历史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联合会(IAU)重新定义了行星,指行星“必须能在绕行的轨道上 清除邻近区域 ”,并把冥王星归类为矮行星。
IAU的会员大会进一步解释:
“ 冥王星是[……]认可是海王星外天体中新类型的原型[1]。 注解: [1] IAU经过一定的程序,为这个新类型创立与选择了新的名称。 ”
在尚未定名前,这新的类型在会员大会中曾经建议命名为" pluton "或" plutonian object "(类冥天体),但这些都被否决了。前者被否决是因为"pluton"是已经存在的地质学术语,许多地质学家都反对,因此在编审的中途就被否决了 ,并且在最后的6b议案中被摒弃 ;"Plutonian object"(类冥天体)是因为 plutonian 是之前就有的形容词,因此在2008年8月24日的会员大会表决中以183对186未能赢得多数的支持而失败 ,所以,许多天文学家依循四个最大的行星称为“气体巨星”的先例,继续使用“冰矮星”称呼这样的天体。
在初期阶段,这个类别的定义还不明确。最初(被称为"pluton"时)IAU行星定义委员会于2006年8月16日曾提出行星新定义的第5号动议,当中同时提出的行星概念──公转一圈需时超过200儒略年、而轨道又比八颗1900年发现的行星的轨道倾斜(与黄道面夹角较大)及椭圆的天体 。这个提议会改变(剥夺)冥王星是行星的状态(资格),这种依据周期、轨道倾角和离心率的分类类型,符合了海王星外天体中与冥王星类似的矮行星,结果8月24日内部审议时被否决,而最后的决议也偏离了原来的定义,连名称,都是后来新创的 。
继IAU的会员大会之后,小天体命名委员会 (CSBN) 接受第三分会依据IAU为行星系统命名原则工作群组(WGPSN)的提议,由IAU执行委员会在2008年6月11日于挪威奥斯陆召开的会议中议决为 类冥天体 (plutoid) 。这个新名称在执行委员会议之后就公布了,只是非常简单的定义:所有海王星外天体中的矮行星都是类冥天体 。
类冥天体的命名过程
在“矮行星”这个类别被创建之后,IAU就要负责厘清一些介于二者之间含糊不清天体的命名问题。阋神星经由IAU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和行星系统命名原则工作群组的相互合作下得到了命名。同样的,IAU也在2008年6月11日的会议中决定这两个小组将合作为新的类冥天体天体命名,而在维持小行星的命名原则下,发现的团队仍有建议名称的优先权,并且类冥天体不会与太阳系小天体分享名称(意即不会与小行星同名)。
与“矮行星”定义的复杂关系
在2006年的IAU会员大会定义了“矮行星”之后,谷神星、冥王星和阋神星成为第一批的矮行星成员。然而,对如何测量与认定流体静力平衡,在章程中却未加定义。没有正式的方法去界定矮行星的下限,因此小天体不能自动的成为矮行星或类冥天体。
它被注意到,在命名的过程中这些规则可能是无效的,即使如此,少数的这些天体或许可以依据它们的形状就可以确实的认定。因此,IAU宣布要成为类冥天体并获得命名的天体,要具有下列的资格:
严格来说,能够达到绝对星等 +1(以反射率 = 1的情况) 的小行星直径最少也有838公里 。也就是不管构成的成分如何,都必需比这个尺寸更大,也不会设下门槛在最后来证明克服了流体静力平衡。这就是说,一个天体在被调查是否能成为类冥天体时,无论他是否达到了流体静力平衡,IAU在调查后即使重新分类,仍然会保留它旧有的名字 。
已认定的类冥天体
目前有冥王星、阋神星、鸟神星和妊神星四颗矮行星是已经被承认为类冥天体的外海王星天体。
类冥天体候选者
海王星外天体的核心是冰,因此只需要400公里 (250英里) - 地球直径的3%- 的直径就可以轻松的达到重力上的平衡,使它们因身为矮行星而成为类冥天体 。虽然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但依然是可以参考的数值。在2006年的8月,相信除了冥王星和阋神星之外,还有42个海王天体有资格成为矮行星 。
相关条目
冥族小天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