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
排球发展史
1896年,第一场排球赛于美国麻省春田学院举行。
1900年,专为排球运动设计的专用球诞生了。
1916年,在菲律宾开始推广二传人和扣杀动作。
1917年,比赛制度由21分制改为15分制。
1920年,每边三次击球和后排攻击规则成立。
1922年,第一次青年会全国锦标赛在纽约布鲁克林举行。
1928年,全美排球协会成立。
1930年,第一次二人制沙滩排球出现。
1934年,承认国家裁判的地位。
1947年,FIVB国际排球总会成立。
1948年,第一次二人制沙滩排球比赛举行。
1949年,第一届世界锦标赛于捷克布拉格举行。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中排球项目首次为奥运会所接收。
1974年,于墨西哥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于东京以电视转播。
1983年,AVP职业排球联盟成立。
1986年,WPVA女子职业排球联盟成立。
1987年,FIVB增设世界沙滩排球锦标赛。
1990年,WORLD LEAGUE 世界联盟成立。
1995年,排球运动发明100年。
1996年,奥运增设二人制沙滩排球比赛项目。
1998年,FIVB于11月订出“落地得分制”的新规则,由翌年元旦开始进行9个月的试行。
2000年,经若干新规则的修订,“落地得分制”正式于1月1日起施行,取代以往需要拥有“发球权”的“发球得分制”。
历史发展
在世界
美国斯普林费尔德体育专科学校是排球的发源地,该校的基督教青年会是最早传播排球运动的组织。基督教青年会的干事、传教士、学校毕业生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军人,都是排球运动的初期传播者。
排球运动首先传入加拿大、古巴、巴西等国,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期间传入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国家排球运动技术水准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欧洲各国从一开始接触的就是6人制排球,因此技战术水准得以长久领先。
排球运动传入亚洲始于1900年的印度。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把排球列入正式比赛,由于当时规则尚不完善,亚洲各国的排球运动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和9人制,直到1950年代,才逐步过渡到6人制排球。
为适应排球运动的发展,1947年在法国巴黎正式成立国际排球联合会,负责领导国际排球运动,第一任主席是法国人保尔·黎伯。国际排联现已有140多个会员国。
在亚洲
排球运动传入亚洲的历史流程
1900年传到印度。
1905年传教士J. Howard Crocker将排球运动传到中国。
1910年透过Elwood S. Brown再传到菲律宾。
1913年美国人Franklin H. Brown到日本将排球比赛作首次的公开,排球正式传入日本。
在中国
1981年11月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赛中,七战七捷首次获世界冠军。
1982年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又获冠军。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再获冠军,实现了“ 三连冠 ”的誓言。
此后1985年的第四届世界杯、1986年的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再次夺冠,创造了世界女子排球“ 五连冠 ”的佳绩。
2001年中国女排首次获世界大冠军杯(洲际国家杯)冠军。
2003年中国女排首次获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
2003年的第九届世界杯、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重获世界冠军。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中,中国女排获得季军。
2015年的第十二届世界杯、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击败塞尔维亚夺得冠军。
中国女排九次获世界冠军:
1981年世界杯(主办国:日本, 亚军:日本)
198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主办国:秘鲁, 亚军:秘鲁)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主办国:美国, 亚军:美国)
1985年世界杯(主办国:日本, 亚军:古巴)
198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主办国:捷克斯洛伐克, 亚军:古巴)
2003年世界杯(主办国:日本, 亚军:巴西)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办国:希腊, 亚军:俄罗斯)
2015年世界杯(主办国:日本, 亚军:塞尔维亚)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主办国:巴西, 亚军:塞尔维亚)
规则
场地与设施
排球场
排球场由比赛场区(playing court)和无障碍区(free zone)组成。比赛场区长18米,宽9米。可分为两块等面积(9m×9m)的区域,比赛的两队各于球场球网的一边,每一边又可分为前区(前排)(离中线3米内的区域)和后区(后排)(离中线3米到9米的区域),划分前区和后区的线称为攻击线(attack line),男子竞赛为中线以上最高点离地面2.43米的网高(女子竞赛则是2.24米);无障碍区,指的是场地上方不得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除宽度不得小于两米外没有其他限制。球场各边线宽5公分。
除此之外,职业的场地对于立体的高度也有要求。
违例与犯规
连击:单人连续击球两次以上(除第一接传、或拦网时接触身体多个部位、或拦网后接一传)
持球:球停留于手中(通常以裁判的个人主观角度来决定)
4次击球:一方队伍击球三次以上(拦网触球不算在内)
过网击球:于对方球员未完成攻击性击球前或同时,于对方空间触球
位置错误:位置错误(只和前后左右有关)发球方由主审裁定,接发球方由二审裁定;或轮转错误(发球员)
触网:根据2012排球新规则,身体任何一部位碰触到网上白带或标志竿顶部80公分才算触网或是干扰到另一方之行为才算(但根据2015年最新规则,恢复到只要碰触网子即算触网)
后排违例:后排不能拦网.于球完全高于网顶时完成攻击性击球
暂停和换人
每局比赛各队均有2次暂停和6次换人的机会。成死球时可要求暂停。
1.暂停
每局比赛各队有两次普通暂停机会(国际赛事当中,当一队满8分或16分时候有技术暂停,除决胜局外),时间30秒。比赛有一队先到8分或16分时,各有一次技术暂停的机会,时间60秒,是否给予暂停也可以由主审来裁定。
2.换人
换人规则: 主力队员只能退出比赛一次,同一局中再次上场比赛时,只能和刚才的人换。 替补队员每局只能上下场各一次,可以替换任何一个主力队员。同一局中只能由被他替换下场的队员来替换。 全队每局有6次换人机会。
得分
早期的排球比赛采用的是发球得分制。队伍(己方)先要取得“发球权”成为发球方,然后在对阵中取胜对方,便得一分,并持续拥有“发球权”。相反,如发球方(己方)在对阵中败阵,虽然对方未能即时得分,但“发球权”便转移到对方。
目前世界各地进行的是落地得分制。改成落地得分制后,会让比赛更刺激,双方会更积极珍惜每一球。
排球比赛采取五局三胜制,先取三局胜利就是获胜。
在早期采用的发球得分制中,每局均为十五分制的发球得分制,如两队十四分平手后就行局末平分制,直至其中一队连胜两分,方可赢得一局。而目前推行的落地得分制,则首四局改设定为二十五分制,第五局十五分制。另外,每局都是落地得分制,取消发球权制。同样,两队二十四分平手(第五局十四分平手)后就行局末平分制,直至其中一队连胜两分,方可赢得一局。
发球方如在发球时,排球不过网算对方得分﹔排球若触网顶进入对方球区则继续进行。(旧制发球得分制中,无论发球时排球不过网或触网进入对方球区,均作发球方败阵论。)
排球压线可算作得分。排球任意部分只要落于场内或线上都算得分。
在某些情况下, 一方如对判罚有异议,可通过“鹰眼挑战”(摄影机)来逆转裁判的决定。
基本战术
男子排球主要进攻点是接应二传,尤其是后排一号位的进攻。主攻负责策应进攻和后排防守。副攻主要负责拦网,进攻以三号位为主,和二传的背后配合较少见。
而女子排球的打法则更为多样,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欧洲球队以身高的绝对优势,以高球强攻为主,进攻多为四号位高球以及后排进攻。以泰国队为代表的亚洲球队,由于身高劣势,则以快速多变的打法为主,防守小球细腻,串联好,多二三号位跑动进攻,四号位以平拉开为主。巴西,日本,中国等队伍则结合了两种打法,既强调串联和防守,在四号位或后排也有强力进攻手得分。
球员位置
球员通常不需要掌握全部六种技术——发球、接发球、二传人、扣球、拦网、救球,而是通常根据球队的战术,以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专长。最常见的位置分配包含三种位置:攻手(分为主攻手和副攻手)、二传手和自由人(专职防守的球员) 为了有效阻挡对方的进攻,并在对方有足够反应时间之前将球以陡峭的角度高速弹回对方场地, 一般来说由身材较高且弹跳力好的球员担当攻手,但也不一定如此,会因教练对于战术的需求而临时有所变动。
二传手(二传手)
一般又称二传手,二传手可说是球场上的教练,二传手的冷静与处理能力往往决定一场球赛的胜负,进攻的节奏几乎多由二传手来掌握。职责在于组织全队的进攻,他们负责在二传人时将球送至让攻手最适宜扣球的位置。二传手必须有能力和扣球队员组合出多种变化以破坏对方的防守,并且能够欺骗对方的拦网队员。移动快速、传球精准是一个二传手的必备素质。一位好的二传手可串起全队的攻势,并且必须相当了解队上各攻击手的特性与习惯,在比赛中更要保持清楚的头脑与思维。另外,在某些时候二传手也必须扮演攻击手角色,比如二次吊球或扣球,吊后场等经常因为出其不意而得分。所以除了练习二传人技巧外,二传手也必须具备些许长球攻击和吊球的能力,以便变换攻击的节奏,也可以让对方防守上有更大的压力,一旦对方注意力不集中或是体力下滑,往往会有出奇不意的得分效果。所以一位优秀的二传手的训练与养成也是相当辛苦的,随着强力发球的跃起,二传手甚至是队上其他的角色的传球能力更需要提升。
自由人
自由人是专职防守的球员,负责接扣球和接发球防守的部分(救球)。通常自由人具有全队最快和反应速度最好的一传技术(但也会因此在后排少了一个攻击手,减少攻击上的路径变化)。由于自由人不需要在网前进攻或防守,可以由一传技术好且反应快速的矮个子球员胜任。在比赛被指定为自由人的球员不可以担任其他位置。自由人的替换次数是不受限制的,但两次的替换之间必须隔一次死球,而且只能由被替换下场者做轮替(或第二位自由人)。替换的时间必须在裁判吹哨示意发球前做更换。每一局开始前,自由人不得先进场,必须等第二裁判核对先发球员后才可替换进场。
副攻手(拦中)
副攻手又称为拦中,是经常在靠近二传手的位置打出快攻的球员。过去副攻手专职拦网,要很清楚知道对方进攻的组织路线,并且需要从中间向两边快速移动以组织双人拦网。现代排球中,副攻手成为场上的重要攻击手之一,也是牵扯对方对边攻手拦网布局的重要一环。男排副攻进攻以三号位半高球为主,女排副攻则多和二传在二三号位配合,如短平快,背快,背飞等技术。同时,副攻手在前排也要负责移动拦网,以便给对方的进攻造成压力。通常副攻手是队中最高的球员,后排被自由人换下且不要求有很好的防守技术。副攻手(拦中)的稳定发挥会具有很大的牵制力,可以让二传手的配球有更多的可能性,副攻的掩护也会让主攻手以及接应二传的攻击成功率提高。
主攻手
主攻手是在靠近标志杆的位置进攻的球员(通常在4号位和2号位)。由于大多数传向主攻位置的球都是高球,因此主攻手往往采用很长的助跑,有时甚至从边线外开始助跑。在进攻中主攻手通常依靠强力扣杀得分,但有时也要求以斜线助跑和快攻来扰乱对方的防守。主攻手还需要掌握一传技术,因为在对方发球时他们通常作为自由人以外的第二一传点。惯用 右手 的主攻手最适合在4号位(前排左侧)进攻,相对的,惯用 左手 的主攻手最适合在2号位(前排右侧)进攻。主攻手个人的技巧和突破的能力相当重要,也是球队主要气势的带动者。在接发球的攻击时,主要是由二传手来配球,而在来回的过程当中,主攻手的积极,爆发力,持续力就相当重要了,主攻手对于处理球的能力也要有相当的稳定度。
同时,在现代排球当中,多数主攻手在后排并不被自由人换下。这就意味着多数主攻必须参与一传(接发球)和后排防守,这就使主攻这一位置要求运动员既有全面的扣球实力,又要有良好的后排保障技术。主攻的进攻任务在很大程度上由接应二传分担。
接应二传(二传人对角)
通常接应在常见的5-1阵形中只会有一个,与二传打对角(又称二传人对角:举对)。接应原本的主要用处是当二传手位置不佳无法传球时担任二传任务。但是,在现代排球战术中,接应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队的主要进攻点,尤其在男排是第一进攻点,以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欧美女子排球队也采用了这种打法,接应二传承担了非常多的进攻任务,很多球队接应二传是队中扣球技术最好的球员。通常接应在前排站在二传手的右边(二号位,后排一号位),扣二传手的背传球。传统的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则承担后排保障任务,进攻以跑动进攻(前交叉、后交叉、双背飞)为主,例如周苏红。
阵型
根据攻手和二传手的数量不同,排球有"4-2"、"6-2"和"5-1"三种标准阵型。4-2是最基本的阵型,只出现在初学者的比赛中,而在高级别比赛中,目前最常用的是5-1阵型也就是单举。
4-2阵型
4-2阵型有4个攻手和2个二传手。二传手通常在前排中间的位置进行二传(在罕见的出现在比赛中的4-2阵型中,二传手更多地在前排靠右的位置进行二传)。因此在比赛的任何时刻全队有两名前排进攻球员。
在轮转中两名二传手对角站位。在典型的阵型中包括两名对角站位的主攻手,因此在任何时刻前排和后排都各有一名主攻手。发球之后,前排球员移动到各自负责的位置,二传手总是在前排中间。或者,二传手移动到前排靠右的位置,此时前排另外两名球员分别担当主攻(左侧)和副攻(中间),但缺陷在于缺少一名在二传手身后的进攻球员,使得对方有一名前排球员可以放心地参与中间位置的拦网。
4-2阵型很明显的弱点就是只有两名进攻球员,使得球队可采用的进攻手段很少,进攻的变化也就少。
从另一个角度看,二传手也是一种攻击力(虽然是较弱的攻击力),因为当二传手轮转到前排时,是允许扣球与吊球的,所以当一传过来的球近网时,二传手可以选择击球过网(二次球)。这意味着在其他情况下可以忽略对二传手进行拦网的对方球员,此时必须留意二传手的进攻,那么我方的进攻球员就可能得到更好的机会。
6-2阵型
在6-2阵型中,总有一名球员从后排移动到前排进行二传二传人,三名前排球员全部担当进攻位置,可以有战术上的变化。因此,所有六名球员都会在某些时刻担任攻手,其中有两人需要担任二传手。所以,6-2阵型实际上是一种4-2阵型,只不过由后排的二传手穿插到前排负责二传。
6-2阵型需要两名二传手(也就是俗称双举),在轮转中对角站位。除二传手外,典型的阵型中还包括两名副攻手和两名主攻手。采用对角站位的方法,任何时刻前后排各有一名主攻手一名副攻手。在发球之后,前排球员移动到各自负责的位置。
6-2阵型的优势在于每一时刻都有三名前排进攻球员,使得进攻手段最大化。然而,6-2阵型不仅要求球队拥有两名高质量的二传手,还要求这两名球员在前排时又是有实力的攻手。在国际级比赛中,只有古巴国家女子排球队采用这种阵型。
三人拦网
5-1阵型
5-1阵型中只有一名球员担任二传手,不管他的位置在前排还是后排。因此当二传手在后排时,全队拥有三名前排攻击球员;而当二传手在前排时,只有两名前排攻击球员。加起来一共五名。
在5-1阵型中,轮转中与二传手对角站位的球员称为接应二传(举对)。一般来说,接应二传不参与一传,当对手发球时,接应二传站在队友们的后方。当二传手位于前排时,接应二传可以作为第三进攻点(后排进攻),这在现代排球中已经成为各队提高攻击力的常用手段。因此接应二传通常是队中扣球技术最好的球员。后排进攻通常来自后排右侧(1号位),但在高级别的比赛中从后排中间位置进攻的情况正在增多。
5-1阵型的一大优势是,二传时总有3个攻击点可攻选择。如果二传手运用好这一点的话,对方的副攻手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与主攻手组织双人拦网,增加了我方进攻得分的机会。
另一个优势是,当二传手位于前排时,他可以采用二次球进攻,这样能够进一步扰乱对方拦网球员:我方二传手可能扣球,也可能传球给进攻球员中的任何一位。一个优秀的二传手能深刻理解这一点,不仅能二次球进攻或者传快攻,还可以能够设法迷惑对方球员。
5-1进攻阵型实际上是6-2阵型和4-2阵型的混合:当二传手在前排时,看起来与4-2阵型相似;当二传手位于后排时,又与6-2阵型相似
世界主要排球比赛
世界男排锦标赛
世界女排锦标赛
奥运会
世界杯排球赛
世界排球主要劲旅
男子排球(截至2016年9月国际排联世界排名前二十) 巴西 波兰 美国 意大利 俄罗斯 阿根廷 伊朗 加拿大 法国 塞尔维亚 德国 埃及 古巴 日本 澳大利亚 保加利亚 芬兰 比利时 墨西哥 中国
女子排球(截至2016年9月国际排联世界排名前二十) 中国 美国 塞尔维亚 巴西 俄罗斯 日本 荷兰 意大利 多米尼加共和国 韩国 阿根廷 土耳其 德国 泰国 波多黎各 比利时 保加利亚 克罗地亚 加拿大 喀麦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