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东昌府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0
转发:0
评论:0
注释

注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永昌府
历史沿革大理国后期改永昌节度置,治所在今云南省保山市。辖境约当今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永平县以南,澜沧江以西,怒江、龙川江以东及缅甸联邦萨尔温江以东、南卡江以北地区。元朝元宪宗七年(1257年)改置千户。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置永昌州,十五年(1278)又升为府。治所在今保山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保山市、永平县地。属云南等处行中书省。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三月,改为永昌军民府。二十三年(1390年)十二月改置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嘉靖元年(1522年)复置,并以潞江、镇道、杨塘、瓦甸四安抚司及凤溪、施甸、山茶山三长官司来属。三年(1524年)三年置保山县(今市隆阳区)为附郭县,又以腾越州隶府。辖境扩大,相当今云南省保山市及永平、潞江、施甸、腾冲等县及高黎贡山以西地区。隶云南承宣布政使司。清朝初年因之,乾隆三十年(1765年)仍改为永昌府。又于三十五年(1770年)置龙陵厅;嘉庆中升腾越直...
· 武昌府
参考资料《明史·志第二十·地理五》
· 河东府大夫人
生平中宗二十五年(1530年)九月四日诞生,三十七年(1542年)与德兴君李岹成婚,封河东郡夫人,后来生下三子一女。明宗二十二年〔1567年〕五月十八日病逝,同年七月宣祖继承王位,在宣祖二年(1569年)追尊生父为大院君,生母为府大夫人。家庭曾祖:郑麟趾外曾祖:李克堪参考资料《朝鲜王朝实录》璿源录、璿源系谱记略忍斋集·有明朝鲜国德兴大院君神道碑铭
· 南昌府学记
------饶国鹏摘缉南昌府学,会秀储英,植材陶器,其来已非一日。而士之居是学者,景行先哲,追踪遗矩,所以学为士为贤为圣,求所以尽为人之道者。虽未必人人尽同,而可法於后来者宁少哉?古今刻题,炳若前日,可稽也。今士入学,即令展谒先师,然后登堂明伦,立标定趋,亦以圣人人伦之至望之耳。故曰: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国初创造,府、州、县建学养士,彰勤饬惰,殿幽陟明,悉责成於守令提调。故士称弟子员者,视守令犹父母也。不曰“作之君,作之师”哉?是故文翁化蜀,风同邹鲁;伏恭令杭,遂成伏学;武城弦歌,流风可想。古今犹一揆也,故多收作人之功。《诗》云:“岂弟君子,民之父母。”有以哉!厥后,更代靡常,提调未称,遂谓守令难以责成。正统间,乃设督学於按察,总领之。守令提调之责遂有所诿,而教亦不专矣。夫道有否泰,政有隆替,待其人而后行也。今不曰人非,而曰官弊,何异因噎废食耶?督学,今有专敕,故责成守令者,视国初少...
· 聊城有一支胶东隋姓的后人,明初从登州府迁到东昌府
在明初的大移民过程中,胶东半岛不仅是移民的输入地,也曾经是输出地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胶东作为移民输出地这一点,除了有民间传说的描述之外,在官修正史当中也有明确记载。《明史》称:“太祖采其议,迁山西泽、潞民於河北。众屡徙浙西及山西民於滁、和、北平、山东、河南。又徙登、莱、青民於东昌、兖州。”也就是说,在明太祖时期,登州、莱州乃至青州在内的半岛区域,有一拨官方组织的移民活动,他们迁往的地方是东昌府和兖州府。(现在的隋庄社区)在原东昌府(主体是现在的聊城市)境内,很多姓氏的族谱或者碑记都提到了这段迁徙的事情。例如,在聊城市城东有个隋庄村(属于开发区),这个村里的隋姓人,就与胶东半岛的隋姓人为一脉,他们的先祖是明初从登州府迁到东昌府。根据当地隋姓人隋振胜撰写的《隋氏神道碑铭后记》记载,聊城隋姓先祖名为隋信,明初从登州府栖霞县迁来。一开始定居在沐留庄,因沐留庄地势较洼,常被水淹,于是向东迁徙,建立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