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西道节度使
沿革
唐朝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设置 山南西道防御守捉使 。
乾元二年(759年)另设兴、凤二州都团练守捉使,治凤州。
上元元年(760年)升山南西道防御守捉使为 山南西道观察使 ,治梁州(今陕西南郑县东)。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三月,升山南西道观察使为节度使 ,下辖梁州、洋州、集州、壁州、文州、通州、巴州、兴州、凤州、利州、开州、渠州、蓬州,共十三州,治梁州,寻降为观察使。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升山南西道观察使为节度使,仍旧领梁、洋、集、壁、文、通、巴、兴、凤、利、开、渠、蓬十三州。
兴元元年(784年)升梁州为兴元府,山南西道节度使兼兴元尹,增领果、阆、金二州,文州改隶西川节度使,共领十五州,治兴元府 。
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升兴、凤二州都团练守捉使为防御使,治凤州。分置武定军节度使于洋州。
二年(886年)升兴、凤二州防御使为感义军节度使。
文德元年(888年)利州改隶感义军节度使。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阆州、果州改隶武定军节度使。
光化元年(898年)蓬州、壁州改隶武定军节度使。
三年(900年)于巴州设置巴州防御使。
天复二年(902年)八月,山南西道节度使李继密投降王建,山南西道入王建控制之下。
天祐二年(905年)山南西道节度罢领金、巴、渠、开四州,蜀王王建置金州团练观察使,裁撤巴州防御使,以渠、巴、开三州隶属金州观察使。
三年(906年)通州改隶利州节度使。 分兴州、集州、壁州置兴文节度使。至此,山南西道节度所领仅存兴元府(梁州)。
五代
山南西道自唐末天复二年后受王建控制。三年,王建进封蜀王。
天祐四年(907年)朱温篡唐;王建称帝,山南西道与西川、武德、武信、永平、武泰、镇江、武定、天雄、武兴、昭武共十一节度为前蜀,改山南西道节度使为 天义军节度使 ,随即改回原名。后又改称 山南节度使 。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十一月,后唐郭崇韬灭前蜀,山南节度入于后唐,仍称 山南西道节度使 。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年),废武兴军节度使,再次以凤州、兴州、文州隶属山南西道 。
后唐末帝清泰元年(934年)四月,张虔钊举镇投降后蜀孟知祥。
宋朝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宋朝灭后蜀,宋沿置山南西道节度,治梁州,又称汉中郡、山南西节度。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罢废节度使统辖支郡,山南西道节度使成为或武职、宗室之官阶、遥领之虚衔。
淳化四年(993年),撤废山南西道。
至道三年(997年),升置兴元府,山南西道节度仅为兴元府之别称。
南宋亡后废除节度使。
历任节度使
唐 :
汉中王李瑀(756年—758年),山南西道观察使
李栖筠(758年—759年)
李希言(759年—760年)
李揖(760年),采访使
高武光(761年—762年)
汧国公李勉(762年),山南西道观察使
臧希让(762年—763年),升节度使
张献诚(764年—768年)
张献恭(768年—779年)
李抱玉(770年—771年,辞让)
贾耽(779年—782年)
严震(782年—799年)
严砺(799年—806年)
柳晟(806年—808年)
裴玢(808年—812年)
赵宗儒(812年—814年)
郑馀庆(814年—816年)
权德舆(816年—818年)
崔从(818年—821年)
乌重胤(821年—822年)
韦绶(822年—823年)
裴度(823年—826年)
王涯(826年—829年)
李绛(829年—830年)
温造(830年—831年)
李载义(831年—833年)
李宗闵(833年—834年)
李德裕(834年,未任)
王源中(834年—835年)
李固言(835年—836年)
令狐楚(836年—837年)
郑浣(837年—839年)
归融(839年—841年)
崔琯(841年—843年)
孙简(843年—844年)
王起(844年—847年)
郑涯(848年—849年)
封敖(849年—854年)
蒋系(854年—857年)
卢钧(857年—859年)
柳仲郢(859年—860年)
苗恪(860年—862年)
李从晦(862年—864年)
萧邺(864年—867年),观察使
李当(868年—870年)
王宗(871年—874年)
牛蔚(875年—877年)
吴行鲁(877年—879年)
郑延休(879年—880年)
牛丛(按两五代史·王建传、《十国春秋·前蜀高祖本纪》)或牛勗(按《资治通鉴》《新唐书·僖宗纪》)(880年—883年)
鹿晏弘(883年—884年)
石君涉(885年—886年)
卢渥(886年—887年)
杨守亮(887年—892年)
徐彦若(892年,未就任)
李继密(据《旧唐书·昭宗纪》)或李继徽(据《旧五代史·李茂贞传》),留后(892年—895年)
李茂贞(893年,未就任)
李茂庄(895年—898年)
李茂贞(896年,未就任)
李继密(复名王万弘)(898年—902年)
王宗涤(902年)
王宗贺(902年—905年)
前蜀 :
唐道袭
王宗俦
王宗威
后唐 :
张筠
王思同
张虔钊
后蜀 :
张虔钊
孙汉韶
李廷珪
安思谦
韩保贞
王昭远
后汉 :
刘承勋(山南西道为后蜀境,遥领)
南唐 :
王延政(山南西道为后蜀境,遥领)
北宋 :
赵德昭
赵德芳
文彦博
毕从干
王宗
赵宗鐬
注释
^ 《新唐书》方镇表作广德元年,此依《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唐纪四十六,胡三省注:“十五州,梁、洋、兴、凤、通、渠、集、蓬、利、壁、巴、阆、果、金也。”
^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八·后唐纪七,胡三省注:“凤、兴、文本山南西道巡属,唐末始分凤州置感义军,寻废。前蜀王氏复置武兴军,今废之,州还旧属。”
参考文献
《新唐书》卷六十七·表第七·方镇四
《资治通鉴》卷二百十八至二百九十四
《宋史》卷八十九·志第四二·地理五
雍正《陕西通志》卷二十一·职官二
刘禹锡〈山南西道节度使厅壁记〉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历代州域形势七·宋上、卷五十六·陕西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