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漆谷郡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3
转发:0
评论:0
历史1914年形成目前的规模,郡治迁至倭馆。1949年,倭馆面升格为倭馆邑(1邑8面)。1978年,仁同面划入新设立的龟尾市(1邑7面)。1980年,漆谷面升格为漆谷邑(2邑6面)。1981年漆谷邑并入大邱广域市北区(1邑6面)。1986年,新设基山面(1邑7面)。2003年,北三面升格为北三邑(2邑6面)。2006年,石积面升格为石积邑(3邑5面)。

历史

1914年形成目前的规模,郡治迁至倭馆。

1949年,倭馆面升格为倭馆邑(1邑8面)。

1978年,仁同面划入新设立的龟尾市(1邑7面)。

1980年,漆谷面升格为漆谷邑(2邑6面)。

1981年漆谷邑并入大邱广域市北区(1邑6面)。

1986年,新设基山面(1邑7面)。

2003年,北三面升格为北三邑(2邑6面)。

2006年,石积面升格为石积邑(3邑5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上谷郡
参考资料《隋书·志第二十五·地理中》《新唐书·志第二十九·地理三》
· 谷山郡
参考文献^朝鲜中央统计局,2008年人口普查结果,2009年。
· 真氏郡望上谷郡
历史沿革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秦开却东胡,始置上谷郡,筑燕长城西起郡内之造阳地,以抵御北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沿用上谷郡建置,为三十六郡之一。汉代延置,汉高帝分上谷郡地一部分置涿郡,属幽州刺史部,初辖县十二,后增至十五县,户三万六千八百,口十一万七千七百六十二,是汉朝与匈奴争夺的重点,置左右两都尉。新朝王莽改上谷郡为朔调郡。东汉恢复上谷郡制,下辖县八,户一万零三百五十二,口五万一千二百四四十,至东汉末年,鲜卑乌桓等部族在此地活动。三国时期,上谷郡属魏国,仍属幽州,移治居庸县。晋太康三年,分上谷郡置广宁郡,上谷郡统县二,户四千七十,归治沮阳县。西晋经历永嘉之乱后,上谷郡先后归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至北魏初废,后复置,下辖平舒、居庸二县,户九百四十二、口三千九十三,北齐沿置后废。隋炀帝大业元年,改易州置上谷郡,统县六,户三万八千七百。唐朝废郡置州,以故上谷郡地置妫州,隋上谷郡地置易州。...
· 谷氏郡望上谷郡
①战国燕置。秦治所在沮阳县(今河北怀来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小五台山以东,赤城县、北京市延庆县以西,内长城和昌平县以北地。三国魏属幽州,治所在居庸县(今北京市延庆县)。北魏废。②隋大业初改易州置,治所在易县(今河北易县)。《寰宇记》卷67易州:上谷郡“遥取汉上谷以为名”。辖境相当今河北拒马河以南、以西满城、容城以北,府河上游以东地。唐武德四年(621)复改为易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为上谷郡。
· 成氏郡望上谷郡
①战国燕置。秦治所在沮阳县(今河北怀来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小五台山以东,赤城县、北京市延庆县以西,内长城和昌平县以北地。三国魏属幽州,治所在居庸县(今北京市延庆县)。北魏废。②隋大业初改易州置,治所在易县(今河北易县)。《寰宇记》卷67易州:上谷郡“遥取汉上谷以为名”。辖境相当今河北拒马河以南、以西满城、容城以北,府河上游以东地。唐武德四年(621)复改为易州。天宝、至德时又曾改为上谷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