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泾县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01
转发:0
评论:0
历史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国。翌年,平江南,置泾县(治城西北2.5公里泾溪西岸),属会稽郡。秦末,分会稽郡西部置鄣郡,泾县属之。不久,复分鄣郡西部置庐江郡,泾县改属之。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七月,撤销江南庐江郡,泾县改属丹阳郡。汉顺帝永和四年(139年),泾县改属宣城郡。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撤销宣城郡,泾县复归丹阳郡管辖。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为孙策控制区。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分泾县西南地区置安吴县(县治西兰山南渡口),属丹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宣城郡,撤销安吴县,并入泾县(县治泾溪西岸),属宣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泾县改属宣城郡(郡治宣城)。唐武德三年(620年)六月,设猷州(州治今泾县章渡大岭集马家村大宁山南),泾县属之。武德八年,废猷州并入泾县,改属宣州。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升宣州为宁国府(仍治宣城)。...

历史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国。翌年,平江南,置泾县(治城西北2.5公里泾溪西岸),属会稽郡。

秦末,分会稽郡西部置鄣郡,泾县属之。不久,复分鄣郡西部置庐江郡,泾县改属之。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七月,撤销江南庐江郡,泾县改属丹阳郡。

汉顺帝永和四年(139年),泾县改属宣城郡。

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撤销宣城郡,泾县复归丹阳郡管辖。

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为孙策控制区。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分泾县西南地区置安吴县(县治西兰山南渡口),属丹阳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宣城郡,撤销安吴县,并入泾县(县治泾溪西岸),属宣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泾县改属宣城郡(郡治宣城)。

唐武德三年(620年)六月,设猷州(州治今泾县章渡大岭集马家村大宁山南),泾县属之。

武德八年,废猷州 并入泾县,改属宣州。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升宣州为宁国府(仍治宣城)。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6年)改宁国府为宁国路,泾县属之。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四月,朱元璋率军攻取宁国路,改称宁国府。

明清时期,泾县属宁国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泾县属安徽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泾县先后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专区、皖南人民行政公署芜湖专区。

1971年3月29日,芜湖专区改称芜湖地区,泾县属之。

1980年2月,芜湖地区改名宣城地区。泾县仍属之。

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泾县属之至今未变。

旅游

泾县旅游资源丰富,截止2009年底,县内拥有: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家: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景区、水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景区、桃花潭景区、查济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家:江南第一漂景区、王稼祥故居纪念馆景区、茂林景区;

国家AA级旅游景区2家:月亮湾景区和赤滩古镇景区。

中国宣纸文化园景区已着手申报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行政区划

下辖9镇,2乡(2007年)

镇:泾川镇、茂林镇、榔桥镇、丁家桥镇、蔡村镇、琴溪镇、桃花潭镇、黄村镇、云岭镇。

乡:汀溪乡、昌桥乡。

名胜古迹

桃花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谈谈泾县汪氏(下)
汪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最早可上溯到四千年前。其源出有三:一是源自夏朝的诸侯防风氏。二是姬姓。鲁成公次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汪,故名”。后以功封颍川侯,子孙以为氏。三是出自翁氏。泾县汪氏出自姬姓。该汪氏在先秦时期主要活动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地区。197年,汪姓第31世文和汉末任会稽令,遂定居于严州(今浙江淳安),成江南汪氏始祖。汪氏第36世道献仕晋黟县令,移居于徽州府歙县。其后第40世叔举仕南朝宋武帝军司马,又移居绩溪县登源。44世孙汪华值隋末保障乡里有功,唐初被封为越国公。汪华生有九子,繁衍成徽州大族,有“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之称。并向周边呈放射形向外分布,播迁多支到泾县散枝发叶,到乾隆年间,形成五十余个汪姓自然村落。-03-泾县汪氏历史名人汪伦,又名风林,兄凤思,曾为歙县令。在泾传十余世,部分后裔迁居常州麻镇。天宝间(742-755)汪伦曾为泾县令。卸任后居泾县桃花潭畔。生平喜...
· 谈谈泾县汪氏(上)
汪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最早可上溯到四千年前。其源出有三:一是源自夏朝的诸侯防风氏。二是姬姓。鲁成公次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汪,故名”。后以功封颍川侯,子孙以为氏。三是出自翁氏。泾县汪氏出自姬姓。该汪氏在先秦时期主要活动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地区。197年,汪姓第31世文和汉末任会稽令,遂定居于严州(今浙江淳安),成江南汪氏始祖。汪氏第36世道献仕晋黟县令,移居于徽州府歙县。其后第40世叔举仕南朝宋武帝军司马,又移居绩溪县登源。44世孙汪华值隋末保障乡里有功,唐初被封为越国公。汪华生有九子,繁衍成徽州大族,有“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之称。并向周边呈放射形向外分布,播迁多支到泾县散枝发叶,到乾隆年间,形成五十余个汪姓自然村落。-01-越国公汪华与泾县的关系被徽州人称为“新安之神”、奉为当地“土地爷”的汪华是位什么样的英雄呢?1999版《安徽省志》记载:汪华(586-649),字国辅,一字...
· 泾县东隅王氏
泾县东隅王氏(新安琅琊王氏支脉)又称泾县观前王家、泾县东门王家。璧共八子思谅公长房后裔,璧公孙敬显公由祁门至苦竹港始迁山口,五世祖十四公由山口迁宣之泾县。始泾县东隅观前之有王氏,自宋南渡茂元公之九世孙国子监四门正录,讳德信字伯诚公始,今之会谱者皆公之后。故著定公为一世祖也。始祖王德信于南宋年间定居泾县城里宣阳觀的前方,从新安琅琊王氏五世祖始居住泾县距今已达千年,子孙遍布泾县、南陵、宣城、宁国、无为、庐江等地。始祖王德信为国子监学正、其子孙在明清两代多人为官,且热爱教育。如泾县名宦王达为明朝进士曾任湖广武昌知府,疾恶如仇、制行端方,享年九十岁。现存《泾县志》最早版本的作者明朝少年进士九江知府王廷干,创办泾县水西书院等。清朝桂林知府王世美清约慈祥,为民请命,寿享九十岁。王家人热爱泾县,仅一门在保卫泾县城的战斗中就有四十九位男丁捐躯沙场,受到当时朝廷的表彰和封爵。堂号《孝享堂》,1928年修谱记...
· 泾县佘氏谱序
宣城市泾县佘氏1、泾县佘氏修谱安徽泾县佘氏已修谱多次:一修:1319年,载始祖余纲东晋明帝左宁三年(325)奉敕改为佘顽,居南昌。二修:成于明代宣德四年乙酉岁(1429年)。三修:成于明代正德七年壬申岁(1512年)。四修:成于明代嘉靖廿十年辛丑岁(1541年)。五修:成于明代万历廿一年癸巳岁(1593年).六修:成于明代天启元年辛酉岁(1621年)。七修:成于清嘉庆廿五年(1820年)。据说这是目前见到最早的佘氏原谱刻本,共四卷。该谱复印本,被收入《中国家谱总目》149-0004号,原件在泾县环城南路蓼花斋。它比现存天启二年(1622年)“三修”《孔子世家谱》之残卷还早一年。非常珍贵。此谱刻印至今,已有390年,历经四个朝代的变迁,躲过“文革”扫“四旧”,十几代佘裔能在民间把它保存下来,真乃“人间奇迹”。2、泾县佘氏辈序六修新编辈序16字:文明日光善大应良一宗友贤百世永昌泾县佘氏族谱续修...
· 泾县卫氏,卫丹(2010泾县高考文科状元)
卫丹(2010泾县高考文科状元、宣城市第2名、安徽省第37名)——2010年6月26日论坛记者:张老师,您好,欣闻今年我县的文科状元卫丹同学出自您的门下,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张拓老师:好的,我是泾县二中高三(3)班的班主任,我班今年共有11人达到一本分数线;卫丹同学是我班三年的班长,宣城市优秀学生干部,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645分,名列安徽省文科第37名,宣城市第2名。论坛记者:记得07年的高考文科状元姚健也出自二中,您也是姚健的高中班主任,请问您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有什么秘笈?张拓老师:这是我们全体教师努力的结果,没有什么秘笈;其实我们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采取了高考学科学习循环机制等方式。论坛记者:卫丹同学,祝贺你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给你的母校带来了荣誉,请你给大家谈一下你用的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在二中的学习是什么情况、你对二中软硬件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