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
历史
远古至东汉
商周时期,漯河因滨临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属召陵县管辖。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宋书-州郡志》记载:“景平元年(公元423年)魏师南伐,破许昌城,颍川郡治召陵,称南颍川郡。”颍川郡治,原在阳翟(今禹州),后迁许昌。北朝魏军攻占许昌城后,南朝宋所属的颍川郡治便设在召陵县的奇雒城,领召陵、曲阳、临颍三县,称南颍川郡。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诞生于漯河召陵,他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被誉为“文宗字祖”。
隋朝至南宋
隋朝时,汉代以来的行政区划由州、郡、县三级,改为州、郡两级,南颍川郡遂被取消。隋炀帝大业年间,将召陵县并入郾城县,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城随水名。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三月,唐军与淮蔡军“夹殷水而军,诸军相顾望,无敢涉殷水者。”南宋时,为防洪水及土匪侵害,在殷城周围修筑了寨墙,因隐、澧水在此交汇,寨取名源汇,镇取名上口(又名新寨镇),与东边的下口(今周口)镇遥望相呼应。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上旬,岳飞率一支轻骑驻守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士,大破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史称“郾城大捷”。七月中旬,金兀术又率兵十二万进逼临颍,岳飞督军迎战。部将杨再兴率三百轻骑为前哨,至小商河,突遇金军大队,陷入重围。经浴血奋战,斩敌千余人。终因寡众悬殊,再兴及所部皆战死。葬于河岸南小商桥。岳飞乘胜进军朱仙镇,大败金兀术的十万大军。此役收复颍昌、蔡、陈、郑、郾城、朱仙镇,消灭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军心动摇,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元代至清末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郾城县记》记述:“沙澧二河在镇西北汇流,形似螺,因此名湾为螺,地以湾名。”《中国地名大辞典》曰:“螺湾河,在河南省郾城县东,名螺湾渡。”《清一统志》曰:“澧河自县东南螺湾渡北流合沙河,今京汉铁路经之。”由于这里双河汇流,舟楫便利,东通于海,西达于山,南北陆路畅达,故商旅群集,百货荟萃。楚汉、冀鲁、山陕商贾,云集于此,进行物资交流。明永乐年间,郾城知县王季立,曾作《螺湾买棹》诗咏之曰:“沙河东流碧,螺湾汇双河。舟行此焉薄,估客南来多。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木棉茧如雪,收入云间梭。”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属郾城县。
自然地理
漯河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地理坐标为东径113°27′--114°16′,北纬33°24′--33°59′,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降水量786毫米。总地势西高东低,有少量黄土岗分布,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境内有大小河流81条,为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淮河两大支流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并在市区交汇,滨河城市特色明显。
气候
漯河市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为14.7℃,日照时数平均为2181小时,年降水量为786毫米。
区划人口
行政区划
下辖3个市辖区、2个县:
市辖区: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
县:舞阳县、临颍县
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漯河市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8月成立西城区管委会。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544103人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284103人,增长12.57%。其中,男性人口为1299597人,占51.08%;女性人口为1244506人,占48.9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43。0-14岁人口为455023人,占17.89%;15-64岁人口为1850534人,占72.74%;65岁及以上人口为238546人,占9.37%。
全市有回、蒙、满、维等38个少数民族,共3819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2%;其中回族37054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7%,蒙古族223人,满族232人,其他民族683人,分布在全市每个乡镇(办),呈大分散小聚居态势。少数民族人口万人以上的区2个,千人以上的乡(镇、办)12个(一个民族镇——临颍县繁城回族镇),300人以上的民族聚居村20个。
交通
漯河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是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
铁路和公路
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漯宝铁路向西与焦柳铁路相连,漯阜铁路向东连接京九铁路。京港客运专线在漯河亦设有漯河西站。四条铁路在漯境内构成十字交叉,使漯河站成为全国一级的枢纽编组大站。京港澳高速、宁洛高速、107国道及5条省道贯穿全境,构成全国重要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双十字”交通枢纽。
机场和城际铁路
市区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不足一小时车程,目前正计划将郑州—新郑机场—许昌城际铁路向南延伸至漯河,届时从漯河前往郑州机场乘坐飞机出行将更加方便。
经济
漯河是改革创新、充满活力的开放城市,现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漯河。漯河在成为全国食品加工基地的基础上,正在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造纸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盐化工基地。
漯河市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培育出了中国肉类第一品牌双汇集团、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之一南街村集团、全国第一家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澳的利集团、分割出口大户汇通集团、绿色食品后起之秀龙云集团和北徐集团等,成为河南省唯一的食品工业基地市、无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和首家中国食品名城。
环境保护
大气污染防治全面推进,重点开展了燃煤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在全市全面开展实施PM2.5监测。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二五”期间新建污水处理厂7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25万吨/日,对3座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沙南、舞阳、临颍),对5条河流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全面实施,建成全市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实行了环境容量预算管理制度。
澧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是全省水质保持最好的过境河流之一。
实行了农村生态创建工作,截止到2015年,漯河已成功创建6个国家级生态示范村、15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100个省级生态示范村、180个市级生态示范村,农村生态创建工作在全省保持领先位次。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业源地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减少,11个新型农村社区环境连片综合治理已全面完工。
旅游景点
漯河现有5个国家AAAA级景区:沙澧河风景区、神州鸟园(原名开源森林公园、金凤凰鸟文化乐园)、小商桥、许慎文化园和南街村。
名胜古迹
漯河现有各类文物景点2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8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38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
许慎墓 :位于召陵区政府北不足1公里姬石乡许庄村东土岗上。东南3公里为汉召陵故城,西1公里为沙河(即大隐水)。墓冢高5米,周长33米,墓前立有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郾城县知县荆其悙重修墓碑、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郾城知县温德裕立“汉孝廉许公之墓”碑和光绪二年(1876年)知县王凤森撰文并立“许夫子从祀文庙记碑”。其子许冲墓在许庄村西北。村北原有许慎故祠,已废。村内多为许慎后裔,县城内有清代山东东阿周世臣建的“许南阁祠”,内设“太尉南阁祭酒讳许慎字叔重之位”。
杨再兴墓 :位于临颍县城南12公里处,世称“忠墓”。墓地20余,呈长方形,松柏苍翠,有祭庙1座,清代建筑。门前立清康熙、雍正、道光和同治年间的石碑5通,其中康熙年间2通,一是《宋统制杨将军之墓》碑,高2.6米,字大盈尺,字体刚劲;二是《宋统制杨将军墓》碑,高2.6米,字大1寸,行草相间,均为名宦沈近思撰文,滕之瑚书丹,碑文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仰之情。其他碑刻多记载将军的战绩和后人的颂词。庙后为墓冢,高6.6米,冢前有一断碑,字迹不清,隐约可识“再兴坟墓”4个字,相传为岳飞枪尖镌刻。
小商桥 :位于临颍县皇帝庙乡小商桥村南北塞之间的颍河故道上。当地历史上称颍河故道为小商河,桥以河名,又俗称“隋拱桥”。据《临颍县志》记载:“小商桥在县南二十五里颍水之上,隋开皇四年建,元大德间重修。”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僧禄募修。该桥为坦拱敞肩石桥。长20.87米,宽6.67米,高4米,大拱净跨11.6米,矢高2.13米,矢跨比为1:5,拱券面厚0.65米,小拱净跨2.13米,矢高1.2米,两岩小拱脚间距20.2米。主孔每块拱石间均有咬铁连接。券面石浮雕有天马、狮子、莲花和几何图案。拱之上端置有螭,首东尾西,伸出桥身。桥墩四角有高浮雕金刚力士像,双肩扛拱,双手上托,大小一尺左右,造型生动,风格古朴。1994年至1995年,中国文物局拨款100万元对该拱桥进行大修。2001年,该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受禅台 :位于临颍县繁城镇,是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称帝的地方。
三绝碑 :三绝碑是“受禅表”及“公卿将军上尊号奏”两通石碑的通称。位于临颍县繁城镇汉献帝庙,距离市区40公里,庙内原有建筑已毁于兵燹,现修建有保护房和西厢房。“受禅表”与“公卿将军上尊号奏”两通石碑,立于保护房内,系魏黄初元年所树,具体记载了魏公卿将军劝进及汉献帝禅位于曹丕的历史经过。
舞阳城隍庙、开元寺 :位于舞阳县城西大街路北(自舞阳汽车站向西1.5公里),距漯河市区45公里,总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是一处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古代建筑群落,现存古代建筑54间,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开元寺在古代为两院,一佛一道,为便于管理,现为县博物馆管理使用。
郝家台遗址 :位于三周乡石槽赵村东北。曾发掘出丰富的龙山文化中晚期遗迹、遗物。
著名人物
许慎:召陵人,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著有《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字典。
公孙大娘:郾城北街人,是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之一,以舞《剑器》而闻名于世。
友好城市
澳大利亚帕拉马塔市
英国伊普斯威奇市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