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县
历史
周朝属巴国,秦朝属巴郡,汉朝属巴西郡宕渠县;南朝梁置安固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朗池县,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为营山县。
行政区划
营山县辖1个街道:绥安街道。
20个镇:朗池镇、渌井镇、东升镇、骆市镇、黄渡镇、小桥镇、灵鹫镇、老林镇、木桠镇、消水镇、双流镇、绿水镇、三兴镇、蓼叶镇、新店镇、回龙镇、星火镇、西桥镇、城南镇、济川镇。
33个乡:茶盘乡、双溪乡、带河乡、四喜乡、玲珑乡、涌泉乡、木顶乡、清源乡、龙伏乡、双林乡、明德乡、普岭乡、三元乡、太蓬乡、柏林乡、孔雀乡、合兴乡、六合乡、悦中乡、高码乡、安固乡、大庙乡、通天乡、安化乡、法堂乡、增产乡、丰产乡、清水乡、青山乡、福源乡、柏坪乡、七涧乡、凉风乡。
地理
位置
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地处嘉陵江与渠江流域之间。东南与渠县接壤,西南与蓬安县相邻,北与仪陇县相依,东北与平昌县相连。全县面积1633平方千米。
地形
地势北高南低,略向东倾斜,从北到南依次为低山丘陵、浅丘带坝地。带状平坝横贯东西,最高海拔889米。
水系
主要河流有流江河及其支流仪陇河、消水河,建有中型水库1座幸福水库,小型水库有凉水井水库、茶盘水库等。
气候
营山位于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3℃,常年无霜期301天,年平均降水1085毫米,年平均日照1409小时。
交通
营山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是南充的东大门和交通次枢纽,起着重要的交通联络作用。五条公路连接蓬安县,渠县,仪陇县,广安市,达州市。S204省道穿过营山,使得营山东可达达州,西可至成都。
过境高速:南大梁高速公路、巴南广高速公路、营达高速公路、营仪阆高速公路。
达成铁路
204省道
营渠、营蓬、营仪3条主要出境公路
人口
全县总人口97万(2016年),县城常住人口23.8万。
营山县人口以汉族为主,2000年少数民族人口达570人,主要有蒙古族、回族、藏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佤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仡佬族。
经济
2016年,营山县全年实现GDP15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09亿元。
教育
2013年,营山县“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完成西干道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新改扩建中小学校舍3万平方米,考聘教师301人,高考本科上线1441人。
2013年,营山县城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33所,其中:高中学校3所、 初级中学1所、纯小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民办学校1所、成建制公办幼儿园2所、附设及民办幼儿园18所;现有在校学生(含幼儿)44317人,其中:高中12789人、初中8054人、小学14420人、幼儿9384人(含民办2515人);专任教师1731人,其中:高中476人、初中524人、小学486人、幼儿教师245人(含民办137人)。县城中小学、幼儿园占地总面积537.8亩,建筑面积22.64万平方米。城区学校共有省级示范高中1所,省艺术特色学校1所,市级示范学校7所。
营山县城区的主要学校有四川省营山中学校(营山中学)、四川省营山县第二中学(简称营山二中)、营山第三中学(营山职高)、化育中学、乡镇主要学校有营山小桥中学、营山双河中学。
农业
盛产水稻、玉米、红苕、生猪、蚕茧等农副产品。 为全国山羊生产基地县之一。
工业
矿产资源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盐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硅沙岩、膨润土和菱铁矿。
风景名胜
太蓬山、太蓬山石窟
白塔
龙兴寺(龙兴寺正殿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望龙湖
红九军政治部旧址。
名人
邓锡侯、邓华民父子
张雪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