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缙云县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14
转发:0
评论:0
历史始建于唐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张守节认为缙云可能是上古时代黄帝一支族缙云氏的封地,当地超过千年以来都设有江南最大的黄帝祭祀祠和例行祭祀活动。缙云,是丽水经济强县,方言独特。缙云属于丽水管辖,却与金华地理相近,虽然缙云方言在语言学上划归吴方言的处衢小片,却与金华方言有许多相近之处,由于古时缙云的土著居民是百越族,缙云话中有相当多的百越话的遗音,一些语汇与汉语官话截然不同。同时,缙云话与日语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古时江南人,特别是浙江一带的越人亡国,越人大量外迁,有一部分东渡到了日本,之后又有一大批人东渡到了日本。缙云话与古汉语有很密切的相承关系,友好城市日本:静冈县三岛市。地理缙云东临仙居、永嘉,南连青田,西邻莲都、武义,北接永康、磐安。地处括苍山和仙霞岭的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行政区划辖9个镇、15个乡,6个社区、6个居民区、642个行政村:镇:...

历史

始建于唐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张守节认为缙云可能是上古时代黄帝一支族缙云氏的封地 ,当地超过千年以来都设有江南最大的黄帝祭祀祠和例行祭祀活动。 缙云,是丽水经济强县,方言独特。缙云属于丽水管辖,却与金华地理相近,虽然缙云方言在语言学上划归吴方言的处衢小片,却与金华方言有许多相近之处,由于古时缙云的土著居民是百越族,缙云话中有相当多的百越话的遗音,一些语汇与汉语官话截然不同。同时,缙云话与日语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古时江南人,特别是浙江一带的越人亡国,越人大量外迁,有一部分东渡到了日本,之后又有一大批人东渡到了日本。缙云话与古汉语有很密切的相承关系,友好城市日本:静冈县三岛市。

地理

缙云东临仙居、永嘉,南连青田,西邻莲都、武义,北接永康、磐安。地处括苍山和仙霞岭的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

行政区划

辖9个镇、15个乡,6个社区、6个居民区、642个行政村:

镇:五云镇、壶镇镇、新建镇、新碧镇、舒洪镇、大洋镇、大源镇、东渡镇、东方镇。

乡:溶江乡、七里乡、胡源乡、南溪乡、木栗乡、三溪乡、前路乡、方溪乡、石笕乡、双溪口乡。

交通

330国道、金丽温高速公路、金温铁路。

矿产

缙云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沸石、花岗岩、凝灰岩、珍珠岩、氟石为“缙云五宝石”,其中天然沸石蕴藏量为全国第一。

经济

教育

缙云中学是知名的浙江省重点中学。

风景名胜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仙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都摩崖题记河阳古民居

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九进厅、白茅云衢坊、大溪滩窑址群、双港桥贞节坊石刻、慕义桥、仙都石梁桥

历代名人

智威

李阳冰

少康

杜光庭,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文学家。

赵顺孙

潜说友

李棠

郑汝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浙江省缙云县清代田氏宗祠
浙江省缙云县清代田氏宗祠日前,缙云县文物普查队在普查中新发现一座保存特别完整的清代宗祠建筑――田氏总祠。田氏总祠位于仙都上章村仙都影视基地西侧,坐北朝南。始建于清代。面积为1880平方米。砖木结构。中轴线依次为门楼、天井、前院、天井、后堂及东西厢房组成。门楼三开间,用二柱五檩,两侧各有三间偏房。东西为五花山墙,高出屋面,门楼与厢房屋脊等高相连;前院五开间,用四柱九檩带前后双步;后堂为五开间,用四柱八檩带前双后单步。两侧分别为厢房,与主建筑组成重阁。总祠四周又设围墙,围墙有东南两门,大门朝南,七花墙,东门边建有悬山歇山顶的亭一座。1999年5月,由缙云县政府出面协调,从东方镇胪堂整体搬迁到仙都风景区内。该建筑规模特别宏大,保存相当完整,雕梁画栋,做工巧究,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
· 浙江缙云县龙溪应氏外纪世荣录
浙江缙云县龙溪应氏外纪世荣录应子根撰稿发布时间:2015年3月18日第一世儒林公:(周武王第四子,公元前1050年间)应氏始祖,源出姬姓,周武王封其为应国(今河南叶县西北应城和平顶山一带),后以国为氏,国为诸侯所灭,子孙遂以应为姓。(引自《中国姓氏寻根》一书);第五世守太公:封开府公;第七世尹昌公:封宁国公;第九世纲公:仕宋中山相;第十世佳推公:仕鲁开国公;第十五世睽公:仕鲁司寇;第二十六世从华公:仕秦太师;第二十八世曜公(约公元前200年)仕于秦,秦灭隐居淮阳山中,汉高祖慕其贤,欲徵命曜及四皓(东园公、绮里季、厦黄公、冉里先生),独曜不至,时有“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之称,帝赐“汝南郡”;第三十一世宏、富、宪、宙公:汉中兴时诸子宦学,文章雅士;第三十二世顺公:字仲华,后汉南顿人,历仕冀州刺史、汉明帝(公元58年)仕太尉、和帝(公元89年)时河南尹、将作大匠,生十子均以才学明世(引自《后...
· 缙云县童氏宗亲会召开新春茶话会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6年2月16日,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缙云县宗亲会如期在浙江省渔业休闲基地长兰湖休闲山庄召开了新春茶话会。缙云宗亲及外籍在缙童氏宗亲踊跃参加。会议由童培红秘书长主持,首先由童葛强会长传达2015年12月省宗亲会义乌年会会议精神,介绍省宗亲会班子人员名单,希望各宗亲积极支持参加省宗亲会活动,积极接轨省宗亲会;接着由童蒋夏、童景峰副会长介绍缙云童氏宗亲会目前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各种困难及发展机遇;最后由各宗亲分组讨论,对缙云宗亲会的发展积极献计献策,确定了缙云宗亲会今后的工作方向,为缙云童氏宗亲和谐共进及缙云宗亲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缙云县宗亲会童培红、童葛强供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