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11
转发:0
评论:0
“仁”字来源现在通用的“仁”字是由秦朝(公元前221-207年)统一文字后使用的篆文发展而来,后者的字形与一些来自战国时代(公元前403-221年)秦地的“仁”字出土文献很相似。刘宝俊认为“如仅就当前出土文献而言,从人从二的‘仁’字应始于战国,源自秦地。《古玺汇编》4507唯一写作‘仁’的晋玺,可能原本就是秦玺而流落到毗邻的晋国,或是晋国受秦文字的影响而借用了秦国文字。”战国时代使用的另一个字形相近的仁字是“?”,其中包括中山王鼎(公元前310年)和包山二号墓(公元前300年)出土的“?”字,以及《说文解字》(公元100-121年)中提及的古字等。除了包山二号墓字的“?”字外,它们都是北方晋地的文字。刘宝俊认为“由于上述‘?’字都出现在晋国出土文献,所以有人认为‘?’是一个源自于北方的文字。更确切地说,“?”可能是晋系文字。”庞朴认为“?”字中的“尸”是“直立的人形”,白奚则认为“?”字与...

“仁”字来源

现在通用的“仁”字是由秦朝(公元前221-207年)统一文字后使用的篆文发展而来,后者的字形与一些来自战国时代(公元前403-221年)秦地的“仁”字出土文献很相似。刘宝俊认为“如仅就当前出土文献而言,从人从二的‘仁’字应始于战国,源自秦地。《古玺汇编》4507 唯一写作‘仁’的晋玺,可能原本就是秦玺而流落到毗邻的晋国,或是晋国受秦文字的影响而借用了秦国文字。”

战国时代使用的另一个字形相近的仁字是“?”,其中包括中山王鼎(公元前310年)和包山二号墓(公元前300年)出土的“?”字,以及《说文解字》(公元100-121年)中提及的古字等。除了包山二号墓字的“?” 字外,它们都是北方晋地的文字。刘宝俊认为“由于上述‘?’字都出现在晋国出土文献,所以有人认为‘?’是一个源自于北方的文字。更确切地说,“?”可能是晋系文字。”

庞朴认为“?”字中的“尸”是“直立的人形”,白奚则认为“?”字与后来通行的‘仁’字的区别只是对同一个人形的写法不同而已。他说:“古人称代表死人接受祭祀的活人为‘尸’,‘尸’字之形就是一个坐着的人形, …(‘仁’字)是一个立着的人形, … ‘仁’和‘?’构字的原则和要素是完全相同的。” 由于‘?’和‘仁’的结构是相同的,因此它们都是属于同一系列的字。专家普遍认为”?”是‘仁’的字源。

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约公元前300年)发现有三个仁字:(身+心)、(人+心)和《说文解字》中提及的古字“忎”。庞朴和白奚都认为(身+心)字的 “身”有时被简化成“千”。刘宝俊认为(身+心)的 “身”字先简化成“千”,然后再简化成“人”。许芃认为(身+心)字省变成(人+心),而“忎”则由(身+心)讹变或由(人+心)増变而来。廖名春则认为“‘仁’的本字当作(人+心),从人从心,后来‘人’与‘身’通用,就写作了(身+心);‘身’形讹为‘千’,就写作了‘忎’。”可谓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庞朴认为“郭店楚简的《性自命出》、《成之闻之》、《忠信之道》、《六德》、《五行》、《语丛》等篇幅,在心性问题的研究上,呈现出空前的规模和深度。这是一个此前很少有人涉足的领域。人类只有在对自然和社会进行了足够的认识后,才有反回头来对自己进行认识的必要与可能。于是乎,新的领域孕育出新的理论,新的理论锻造出新的术语,新的术语有时会需要新的文字。而新的文字中,最耀眼的,首推从心从身的仁字。它是当时子思学派将孔子的人道理论建基于人情、人心和人性,从而使儒家学说迈入新阶段的集中表现。”

刘宝俊也认为“到战国,儒学分裂,其子思一派反本归源,又折回头来向人心人性中寻找儒家仁学的根基,把仁爱归结为人心内部之事,以内省求仁,以性情心命论仁,建立起“形而上”的新仁学。战国中期子思学派的新仁学流行于楚国,盛极一时。这一新的思潮反映在文字上,就出现了“(身+心)”“(人+心)”“忎”等以“心”为关键部件的新仁字。其中的“(身+心)”和“忎”,也出现在郭简之外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中。除“仁”字外,郭简还新出现了一大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心”符字。”

两人都认为(身+心)字在战国初期(约400BC)被子思学派创造出来,这组字后来在楚地流行,最后在秦朝统一文字后停用。这见解的重要含意是:如果这系列的字在战国初期才被创造,那么在战国之前便只有“?”系列的字存在。

有一些专家(例如白奚)承继传统的主流解释,即《说文解字》中“仁,亲也,从人从二”之说,把“仁”字分为“人”和“二”两部分。这样,“仁”字的意思便是二人相亲相爱。

对于右分“=”的原义,有些专家有不同的意见。刘文英认为这是“重文符号,即仁字是由两个人字所组成。… 为相人偶的象形。”庞朴认为“=”“只是一种装饰性的符号,并无‘二人’或‘相人偶’的大义”,因此他认为“?”的原形就是尸。然而,两者都认为“尸”字除了等同“人”字之外,古“夷”字亦作“尸”,因此“仁”字是源自夷人尚仁的礼俗。《说文》释夷,以“东夷从大,人也,夷俗仁”作解,说明仁的概念来源于夷人之俗。儒家其实只是在传统的解释中加入了更丰富的内容。白奚不同意“=”是“重文符号”,也反对仁字是源自夷人尚仁的礼俗之说。

谢阳举认为“‘尸’与‘人’在甲文中绝不是同一个字,因此我们可以否定掉‘仁’字本源上与‘人’有关的看法,同时可以肯定‘仁’之本源与‘尸’有绝对关系。”他认为‘仁’的起源是“对祖灵的一种极端虔诚和敬拜的自然心性,它指的是像死人活在眼前一样地怜爱和敬祀他(她)。”他认为“从人二”的人相耦爱之内涵的“仁”只是后起的衍生义。他也认为夷人尚仁的礼俗是指尸祭礼。许芃补充说,“=”是神主之形的简省符号。

关于(身+心)字的原义,刘翔和白奚认为是心思爱惜人的身体,引申为爱人。廖名春则认为身是指己身,人是指他人,(人+心)字才是爱人的意思,因此他认为(人+心)才是仁的本字。梁涛赞同身是指自己,但是他认为“仁”不仅仅是指对他人的爱,更重要的是要首先思考着自己,“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克己’、‘修己’、‘成己’,用今天的话说,是要成就自己、实现自己、完成自己”。

刘宝俊认为“仁”字最早出现在春秋初期,其字从“心”、“人”声,其义当指出自于人类本性的亲和、善良、温爱、同情、恻隐、不忍之心。到孔子时期,“仁”的含义由内涵式的、隐性的、自然生成的人类性情发展成为外向式的、显性的、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原则。”

孔子以前古书中“仁”字的含义

阮元认为“《论语》问管仲,曰:人也。… 此乃直以‘人也’为‘仁也’,…‘仁’字不见于虞夏商《书》及《诗》三颂、《易》卦爻辞之内,似周初有此言而尚无此字。其见于毛诗者,则始自《诗• 国风》‘洵美且仁’。再溯而上,则《小雅• 四月》‘ 先祖匪人, 胡宁忍予’, 此‘匪人’人字实是仁字,即人偶之意, 与《论语》‘人也,夺伯民邑’相同。盖周初但写‘人’字,周官礼后始造‘仁’字也。”

郭沫若认为“仁"字是春秋时代的新名词,他说:“我们在春秋以前的真正古书里面找不出这个字,在金文和甲骨文里也找不出这个字。”

徐复观也认为“仁”字未出现以前,“人”有时即是“仁”。

程艳认为: “仁”与“人”乃一字分化,这在古文字学界已成为共识,在故训材料中也不乏例证,《经义述闻(公羊)以人心皆有之》王引之按: “人之言仁也”;《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三)》“故君子责人则以人, 责己以义”,《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一)》“可人也,吾任其过; 不可人也,吾辞其罪”,《诸子平议(贾子一)》“爱人之状,好人之技,人道”,俞樾均按:“人与仁通”;《管子(法法)》“亲人而不固始”,戴望校正:“《群书治要》引人作仁”;《墨子(非儒下)》“周公旦非其人也邪”,孙诒让间诂:“人与仁古通”;均其证。因此,即使在孔子之前没有发现“仁”字,我们也不能否定孔子之前已出现“仁”词,否定已经出现“仁”这一概念,因为它在书面上往往以“人”这一面目出现。

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中,可能已出现过一次“仁”。罗振玉所撰的《殷墟书契前编》中,收录了一个疑似“仁”字字形,但并未将其注释为“仁”字。此后,商承祚、罗振玉、孙海波等先后将此字形注释为“仁”字,但董作宾认为该字形只是记载了“卜兆次数”。甲骨文中的“仁”字是个孤例,然而认定“仁”之右侧之“二”为占卜序数也同样是个孤例,因此学术界没有定论。

传世文献中,“仁”字最早见于《尚书•金滕》载周公自谓“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但语意不明。王钧林认为“因为全篇口气不合周公,遂被许多学者认定非周公原作,而是后世史宫的述古之作.有的甚至认为是战国中期的作品。”

在《诗经》中,“仁”字出现了两次,一是“洵美且仁”,一是“其人美且仁”,专家大都认为它们是赞美狩猎者的英姿,与仁德无关。李蹊更认为它“只能理解为那猎手既漂亮又具备男子汉的阳刚所能给予女子的温暖的爱。这是热恋中的女性对她追慕的物件的感受。”

梁涛认为: 仁字出现于何时虽不清楚,但似与人类发展一定阶段的自我反省和认识有关。先秦典籍中常有“仁者,人也”的说法(见《礼记•表记》、《中庸》及《孟子》等书),应是对仁之本义的基本训释。所谓“仁者,人也”是说,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特征,也就是说,具有了仁才能成其为人。…不过,对“人之为人”的思考,虽然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便已开始,但其具体内容却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不同时期、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对此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诗经》中仁字凡两见,但均与后世的用法不同,主要是指有人样子,有男子气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人之为人”的理解。… 根据《左传》、《国语》的记载,虽然对容貌、力量的关注仍是春秋贵族间较为流行的风气,但这时已不与仁发生联系。春秋时期的仁,已完全是一道德的概念,并被赋予了多重含义。"

白奚也认为: “《左传》和《国语》的仁观念, 比起以《逸周书》为代表的西周末期到春秋早期的典籍中的仁观念, 已经有了很大的丰富和推进。… 仁的价值在春秋时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已成为人们修己待人处事的一个普遍的道德原则, 仁的道德分量已经明显地超出了其他德目。”

《左传》和《国语》中仁的主要观念大都为《论语》所承继,其中包括:

1)通称德行很好的人为仁者、仁人或仁,而称德行很差的人为不仁者。例如: 《左传》: 《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定公4.3) 武有仁人之心。(昭公1.1.) 晋侯谓韩无忌仁。(襄公7.6)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隐公6.4) 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襄公25.14)

《国语》: 其斫者,仁者之为也,其砻者,不仁者之为也。(晋语八) 仁人不党。(晋语六) 天下诸侯称仁焉。(齐语)

《论语》: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3)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18.1)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1.6)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4.2)

2)称同情心和爱心为仁。例如: 《左传》: 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子家曰,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反谮子家,子家惧而从之,夏弑灵公,书曰,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权不足也,君子曰,仁而不武,无能达也。 (宣公4.2)(同情心) 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僖公14.4)(同情心) 奢之子材,若在吴,必忧楚国,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来。(昭公20.2)(爱父之心) 宋公疾,太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鱼。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僖公8.5)(爱兄弟之心) 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庄公22.1)(爱君之心)

《国语》: 能获郑伯而赦之,仁也。(周语中)(同情心) 爱亲之谓仁。(晋语一) 爱人能仁。(周语下) 重耳仁。再拜不稽首,不没为后也。起而哭,爱其父也。(晋语二) 父死在堂而求利,人孰仁我?(晋语二)(爱父之心)

《论语》: 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6.26)(同情心)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22)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6.30)(爱人之心)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15.1)(爱人之心) 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7.21)(爱父母之心)

3)视仁为一种品德,与其他品德并列。例如: 《左传》: 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庄公22.1)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僖公30.3) 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襄公9.3) 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僖公14.4) 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成公9.9) 乐以安德,义以处之,礼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厉之。(襄公11.5) 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昭公6.3)

《国语》: 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鲁语上) 父死在堂而求利,人孰仁我?人实有之,我以徼幸,人孰信我?(晋语二) 仁有置,武有置。仁置德,武置服。(晋语二) 仁不怨君,智不重困,勇不逃死。(晋语二) 武人不乱,智人不诈,仁人不党。(晋语六) 义所以生利也,祥所以事神也,仁所以保民也。(周语中) 仁、礼、勇,皆民之为也。以义死用谓之勇,奉义顺则谓之礼,畜义丰功谓之仁。(周语中) 且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忠所以分也,仁所以行也,信所以守也,义所以节也。(周语上) 其为人也,展而不信,爱而不仁,诈而不智,毅而不勇,直而不衷,周而不淑。(楚语下) 象天能敬,帅意能忠,思身能信,爱人能仁,利制能义;事建能智,帅义能勇,施辩能教,昭神能孝,慈和能惠,推敌能让。(周语下)

《论语》: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3)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4.28)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15.33)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7.8)

4)通称仁政为仁而违反仁政为不仁。例如: 《左传》: 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背大国,不信;伐小国,不仁。(哀公7.4) 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襄公7.6) 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僖公33.6) 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定公4.3) 臧文仲其不仁者三,不知者三。下展禽,废六关,妾织蒲,三不仁也。(文公2.5)

《国语》: 夫义所以生利也,祥所以事神也,仁所以保民也。不义则利不阜,不祥则福不降,不仁不至。(周语中) 为国者,利国之谓仁。(晋语一) 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晋语三)

《论语》: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15.35)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13.12)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15.6)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14.16)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2.2)

此外,《左传》和《国语》中的一些内容与《论语》十分相似,好像是后者引用古人的话。例如: 1)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左传》昭公12.1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12.1) 2) 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左传》僖公33.6)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论语》12.2) 3) 杀身以成志,仁也。(《国语》晋语二)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15.9) 4) 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国语》晋语三)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12.19)

白奚认为《左传》和《国语》: 有时用“仁”来包容其他德目, 有时又把“仁”涵盖于另一德目之中, 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看法, “仁”在他们手中尚没有获得足以产生理论突破的地位和价值提升。… 他们没有像《逸周书》那样仅仅停留在“九德”、“十德”、“九行”那样的简单概括的认识水准上, 而是试图在具体的诸德之中寻找这个特殊的德目,所以才有了诸如“敬”、“文”( 也包括“仁”) 等尝试。就寻找的结果来说, 《左传》和《国语》是不成功的,但是就他们的思路和使用的方法来看, 却具有重要的、创新性的理论意义, 值得我们特别重视。孔子正是沿着《左传》和《国语》探索出的路子继续前进, 对“仁”进行了关键性的提升, 才最终确立了“仁”之“全德”的地位, 从而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学。《左传》和《国语》的“仁”观念, 正处于儒家“仁”学创立之前的过渡阶段。把《逸周书》、《左传》和《国语》和《论语》联系起来考察,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仁”观念所经历的三个循序渐进的发展阶段, 看到《左传》和《国语》的“仁”观念在儒家“仁”学形成过程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特别贡献。”

孔子和儒家的“仁”

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并且把“仁”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论语》现表述其核心思想的“仁”字的地方有58段共105字,孔子把“仁”作为实践中的指导原理并使之贯穿于诸道德中。他的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问答说:"爱人",主要意义是善待他人。孔子阐述了君子应当是仁者的观点。孔子的“仁”,涵义甚广。《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

最直接的诠释为:

依照孔子的诠释,完整自己,回归神圣秩序,这就叫作“仁”。不符合神圣秩序的,就不会心安理得,就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行动。

克,可解为克尽职守之克、允恭克让之克,而不是克制之克。克己,和近代心理学之自我实现的意义相仿。 礼,示部,和神、祀等同部首,代表神圣的秩序,而不是一般认为的世俗规范。

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注重仁和礼的结合,纳仁于礼,用具有形而上色彩的价值概念——“仁”,来充实既有的礼乐制度。这是孔子的创新。

孟子认为仁的由来是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其一例为见"孺子将入于井"时的"不忍人之心"。

墨子和墨家的“仁”

先秦墨家的文献中,也经常提到“仁”字,如“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仁义钧,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说人也。”、“告子为仁,譬犹跂以为长,隐以为广,不可久也”等等。《墨子·经上》则定义“仁,爱也”,《经说上》则定义“仁:爱己者,非为用己也,不若爱马,著若明。”。据统计,现存的《墨子》五十三篇中用“仁”字87次。

墨子的“仁”有三个含义,一是“爱”,即“爱人爱己”;二是“体爱”,即个体之爱或主体的爱;三是“兼爱”,即总体之爱或主体间的爱。墨子认为儒家的“仁”是空洞的,他说儒家“必古服古言然后仁。”、“名仁也,虽禹汤无以易之。兼仁与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指出儒家的仁只是“亲亲有杀(差别),尊贤有等。言亲疏尊卑之异也。”,这种仁是不彻底的。墨子说,只有“兼”无等差地爱人才能够达到,所以“兼以易别”,“兼即仁矣”。墨子还认为仁必须以是否符合别人的实际效益为标准,例如儒家所提倡的厚葬久丧就被他认为是“则非仁也,非义也,非孝子之事也。”。禽滑釐询问墨子“天”和“地”谁更仁,墨子则认为“地”更仁,因为“地”直接养育了花草树木和鱼兽从而是民众的“衣食父母”。

“仁”在其他文化语境

在英文中,仁字一般被翻译为“benevolence”,或被音译为“ren”、“jen”等。不同的译法体现了不同作者对“仁”的理解。

参见

美德

吾帮托

参考文献

马文彬,《“仁”之溯源综述》,。

谢阳举,《“仁”的起源探本》,出自《管子学刊》,2001年第1期,第44-49页。

沃·兹基硕德,《仁ren》,出自《韩腩说仁》(韩腩,取自沃·兹基硕教授的中文名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仁者能仁
【成语】仁者能仁【成语】仁者能仁【拼音】rénzhěnéngrén【解释】旧指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总是有理。【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卖弄你仁者能仁,倚仗你身里出身。”
· 仁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仁爱,谓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孔子认为的理想人格,为历代儒客推崇。语出《淮南子·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史记·袁盎列传》:“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枭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明唐顺之《廷试策》:“盖虽天心仁爱,欲以助陛下宵旰之忧,而隆嘉靖之治,意者民之危苦无聊,所以感伤和气者,亦容有之乎!”孔子的学生问老师,什么是仁?老师用了两个来回答:“爱人。”就是仁者爱人。仁爱,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善意去对待他人。但不是妇人之仁。而是一种深刻,包容,有使命感,有责任担当的无怨无悔的真心付出自己的爱。这种爱是博大的有人格情怀的爱。儒家思想是以仁爱做为自己的使命。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说,仁爱的使命,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能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能勇于牺牲自己来保全仁德。要有一种大...
· 蓝仁
蓝仁:福建崇安人,元末明初诗人。绝意科举,专意为诗,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元仁
改元贞应三年十一月二十日(1224年12月31日)改元元仁元仁二年四月二十日(1225年5月28日)改元嘉禄出处《周易》出生逝世大事记纪年、西历、干支对照表参考日本年号索引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之纪年参考文献松桥达良,《元号はやわかり—东亜历代建元考》,砂书房,1994年7月,ISBN4915818276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ISBN7101025129
· 历仁
改元嘉祯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238年12月30日)改元历仁历仁二年二月七日(1239年3月13日)改元延应出处《隋书·音乐志下》出生逝世大事记纪年、西历、干支对照表参考日本年号索引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之纪年参考文献松桥达良,《元号はやわかり—东亜历代建元考》,砂书房,1994年7月,ISBN4915818276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ISBN7101025129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