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笛子——杨荫浏
一.简介
杨荫浏
杨荫浏(1899年—1984年2月25日),字亮卿,号二壮,又号清如,音乐教育家,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奠基者。对无锡道教音乐、青城山道教音乐、中国基督教圣乐、北京智化寺音乐、西安鼓乐、五台山寺庙音乐、湖南宗教音乐等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堪称宗教音乐研究领域的先锋。建国后,杨荫浏任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研究员、教授,音乐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及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他用30多年时间和毕生心血编著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完成专著20多种、论文近百篇。其中有《天韵社曲谱》、《雅音集》、《文板十二曲琵琶谱》、《古琴曲汇编》、《关汉卿戏曲乐谱》、《语言音乐学初探》等。
杨荫浏,意气风发
杨荫浏会多种乐器,尤擅竹笛,得到吴畹卿嫡传,夙负盛名。吹奏时,高音晶莹清澈,低音细若游丝,故被誉为“杨笛子”。
二.所受影响
少年时代,杨荫浏进入弥漫书香、触目皆宝的曲社,持续了十五年。他聪明过人,凡三弦、笛子、琵琶、二胡,诸般乐器,莫不一试即通。曲社浓厚的氛围,为少年杨荫浏的启蒙心智,打下了基础。可以说,从乐器到演唱,从昆曲到十番,从音乐学到音韵学,基本功训练到家。典型事例是杨荫浏抄录的吴畹卿藏清光绪七年(1881)的昆曲曲谱。他缮写油印的《天韵社曲谱》(六集两函)完成于1921年,不但是年轻时代所下功夫的见证,也是生活内容的明证,更是他晚年尚能背诵的九十多套昆曲的物证。虽然曲学知识主要来自吴畹卿,但影响他的决非仅此一人,而是与带头人旗鼓相当的一批民间精英。后人关注的、或者希望解读的,就是冰山一角下面托举杨荫浏的那座巨大冰川。
弹古琴的杨荫浏
杨荫浏于早年写作、晚年编辑的成组短文《天韵杂谈》,记录了曲社成员的高素养:陆振声善鼓板、蒋旸谷善三弦、张敏斋能笛与鼓板、惠杏村弄笛、陈馥亭善笛……沿袭清唱传统的精英,闲居静思,朝夕聚晤,昆曲丝竹,终年不断,是一方水土培育的一根粗藤上结出的一嘟噜甘果!后人只知吴畹卿,不知的艺人还大有人在。杨荫浏的记录让人知道“各抱绝技,称一时之秀”的辈出英才。吴畹卿和与之齐名的陆振声、蒋旸谷、张敏斋、惠杏村、陈馥亭、朱勤甫等,个个身怀绝技,人人旗鼓相当。翻读《杂谈》,追观前贤,可以约略估量隐藏于江南小镇的强大阵容。杨荫浏行走的空间,充满这类人物。它就是托举冰山一角的巨大冰川。无需说,大部分现有视域的表达,都搞错了冰山之上和水面之下的比例。影响杨荫浏的另一个传统社团,是无锡“雷尊殿”的道士群体。 1911年,12岁的杨荫浏认识了阿炳,跟其学习江南丝竹《三六》《四合》。此前,他与哥哥杨荫甫,一直跟随雷尊殿的颍泉道士学习音乐,并逐字抄录其带来的工尺谱。因颖泉出任住持,无暇顾及,才介绍阿炳前来。不难看出,两位前后脚踏入杨家的道士,是与“天韵社”不同的延续地方文化的另一类型。虽然杨荫浏与颍泉、阿炳的师生缘不长(颍泉约六年,阿炳不到一年),因杨家人对道士阶层的歧视而没有继续,但可以看到,这根线早就搭上了。 1950年,杨荫浏为阿炳录音后,两人心情愉悦,一起合奏了两曲(因录音磁带太少而抹掉),说明两人所奏乐曲是共同熟悉的。这也是杨荫浏带着录音机采访时听到阿炳数年不动乐器却坚持录音的“前理解”。社,从明代延续至清代的生活痕迹,就会了解了杨荫浏积蓄传统音乐功底的环“半入江风半入云”。一般人只关注“暴风境,就等于了解了“天纵之才”阿炳也非“天眼里”的人,而不关注暴风之所以起于青外来客”的环境,《二泉映月》吐露的神思,萍之末的风头水尾,只关注表面上不多几更非“游心尘外、超然神授”的突降灵感。个被传扬的符号,而忘记了构成塔尖之所按照艺术史上一群艺术家“扎堆”是相互以凸显的锥形塔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