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
秦始皇南巡
隋炀帝南巡
清朝
康熙帝南巡
康熙皇帝在南京明孝陵所立的“治隆唐宋”碑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到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间,康熙帝有六次南巡,康熙每次“简约仪卫,卤簿不设,扈从者仅三百余人”,但地方官员迎来送往,花费还是相当惊人。曹寅当时任江宁织造,曾与李煦四次接驾,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第二次南巡,由曹寅之弟曹荃征召画家绘制《康熙南巡图》。《红楼梦》借王熙凤之口说:“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赵嬷嬷道:“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花的像淌海水似的!”康熙南巡是造成曹家大量亏空的主因。
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至苏州,士民观者云集。康熙四十四年,第五次南巡。康熙四十六年,第六次南巡。《红楼梦》称“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乾隆帝南巡
乾隆帝亦曾六次南巡。《御制南巡记》称:“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乾隆十六年(1751年)第一次南巡,同行的有皇太后钮祜禄氏、皇后嫔纪,还有随从大臣、侍卫人员,达2000余人,这次南巡前一年就着手勘察路线,还兴建行宫。虽然乾隆行前告戒“时时思物力之维艰,事事惟奢靡之是戒。”但没人会当真,沿途地方官吏争相逢迎,甚至在没有麦苗的地方用绿色纸张伪装成麦苗。搞得民间怨声载道,叫苦连天,三月辛酉“幸江宁府”。
乾隆六次南巡依次是十六年(1751年)、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第五次南巡。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第六次南巡。潘洪钢《细说清人社会生活目录》称:“实际上,清代诸帝出游,除了享乐以外,也有一些政治、经济上的安排。”
参见
代天巡狩
微服私访
东巡
北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