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名臣言行录
成书经过
《八朝名臣言行录》初稿完成于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不久刻书于建阳。 朱熹于本书自叙:“予读近代文集及记事之书,观其所载国朝名臣言行之迹,多有补于世教者。然以其散出而无统也,既莫究其始终表里之全,而又汨于虚浮怪诞之说,予常病之。于是掇取其要,聚为此录,以便记览。尚恨书籍不备,多所遗阙,嗣有所得,当续书之。”故朱熹编此书,其目的在于整理散乱而不统一的史料,将北宋名臣的事迹中可信的部分保留下来,而非掺入一家之言,故书中不见他个人的评论。该书的作用,除了作为可信的史料外,亦可作为后世君臣的借镜。
编辑体例
收入的名臣根据其侍奉的北宋各朝依序排列下来,该书一共有八朝,朱熹先后分编五朝与三朝。五朝为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和英宗,三朝为神宗、哲宗和徽宗,北宋九朝独缺钦宗这一朝。
此书名虽然取名为《八朝名臣言行录》,但其实也顺便收罗了不少北宋皇帝的言行,以及旁录了一些小人、奸臣的言行,有正面也有负面,皆可以做为对后人的警惕。
对于所有名臣事迹所摘录的史料,朱熹皆会一一注明原始出处。而引用来源的作者大多在当时为北宋朝廷任官的名臣,故所记载之事多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如司马光着《涑水记闻》、曾巩《隆平集》。
《八朝名臣言行录》所附注文,除引自他书提供补充说明外,兼有资料比对、校勘讹误之功。正式成书前,注文曾历多次更动、增补,部分为朱熹与门人讨论后所定。
《宋名臣言行录》的前集、后集,为李衡校勘、删节《八朝名臣言行录》后的版本,虽然体例变动不大,但正文、注文却大幅度缩减,甚至误校,亦有注文混入正文的情形。
南宋以后,不断有人模仿《八朝名臣言行录》的体例。如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清.沈佳《明儒言行录》、明.徐咸《近代名臣言行录》、清.朱桓《历代名臣言行录》等。
流传版本
四库本、文海本,为李衡大量删节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后的校正本,李幼武据此本连同自辑的三种著作合刻进去,名为《皇朝名臣言行录》(宋亡后称《宋名臣言行录》),成书之后此版本逐渐取代原本在民间广为流传。
四部丛刊影印宋本,宋末已不多见,为朱熹《八朝名臣言行录》的原本。虽然有极少部分缺叶,但可从四库本、文海本补入。故四部丛刊本为现今新校标点本主要依据的版本,是目前最佳的版本。
争议
后世对编撰宗旨的解读不一:该书所收录的人物为多数为当时的名臣,但有若干人物在后世较具争议性,被认为不该收入进去,如王安石、赵普、吕惠卿等人行事风格接近小人,则受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质疑。然而,有些学者认为朱熹编此书着重的是严谨的史学态度,而“有补于世教”乃其次,况且这些人物对国家社稷并非毫无建树,且对当时的政坛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亦符合名臣的条件,故被收入书中并没有不合理。
成书之后的第二年,即受到友人吕祖谦的责难,乃为先人吕夷简劝宋仁宗废郭后一事争辨,认为朱熹所根据的史料来源是有问题的书。朱熹回信表示会再修订内容。私下却对人表示曾见过《涑水记闻》原稿,所以相信没有被司马光的家人补入,所以坚持保留这段史料而不删去。
人物列表
前集
《五朝名臣言行录》
后集
《三朝名臣言行录》
续集
《皇朝名臣言行续录》
别集
《四朝名臣言行录》
外集
《皇朝道学名臣言行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