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千字文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34
转发:0
评论:0
构成三国时期的书法家锺繇曾写过一篇《千字文》,但毁于西晋的动乱之中。王羲之又重新编缀过一篇,但文理音韵皆不佳。李倬《尚书故实》记载梁武帝为教育子侄,命大臣殷铁石模次王羲之书碣碑石的字迹,又要求拓出互不重复的一千个字,以赐八王。殷铁石拓出后,此千余字互不联属,梁武帝又命令周兴嗣将这一千字编成有意义的句子,“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竟一夜编成。《千字文》由“天地玄黄”到“焉哉乎也”,总共250个隔句押韵的四字短句构成,内容包含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历史、伦理,整篇文章一字都不重复。清人汪啸尹、孙谦益认为《千字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宇宙的诞生、开天辟地开始讲起,讲到日月星辰、气象物候、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一直讲到人类出现以后,中国太古和上古时期的历史,最后以人类社会的出现和王道政治作为结尾;第二部分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第三部分讲述与王朝统治有关的问题,叙述上层社会的豪华生

构成

三国时期的书法家锺繇曾写过一篇《千字文》,但毁于西晋的之中。王羲之又重新编缀过一篇,但文理音韵皆不佳。李倬《尚书故实》记载梁武帝为教育子侄,命大臣殷铁石模次王羲之书碣碑石的字迹,又要求拓出互不重复的一千个字,以赐八王。殷铁石拓出后,此千余字互不联属,梁武帝又命令周兴嗣将这一千字编成有意义的句子,“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竟一夜编成。

《千字文》由“天地玄黄”到“焉哉乎也”,总共250个隔句押韵的四字短句构成,内容包含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历史、伦理,整篇文章一字都不重复。清人汪啸尹、孙谦益认为《千字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宇宙的诞生、开天辟地开始讲起,讲到日月星辰、气象物候、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一直讲到人类出现以后,中国太古和上古时期的历史,最后以人类社会的出现和王道政治作为结尾;第二部分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第三部分讲述与王朝统治有关的问题,叙述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第四部分主要描绘恬淡的民间田园生活,讲述君子治家处身之道。

宋朝侍其良器曾作《续千字文》。明朝徐青藤曾作《集千字文》。清朝吴省兰题有《恭庆皇上七旬万寿千字文》。太平天国亦有《御制千字诏》等,其《千字文》内容不同,但都以《千字文》为名。

千字文的宇宙观和史观

《千字文》的宇宙观发端于《易经》。《易经》是五经之首,讲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阴阳之变的道理。一开头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描画出一个无比广阔幽远的宇宙。宇宙万物处在一个恒久的大循环中,“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天地玄黄”一句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地黄”,为了对仗改作“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传统宇宙观认为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冕服最能体现“天地玄黄”、“日月辰宿”的华夏信仰,玄色上衣代表天,黄色下裳代表地,十二纹章中有日月星辰。“龙师火帝,鸟官人皇”指的是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黄帝“始制文字,乃服衣裳。”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像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汉族礼仪衣冠体系——汉服。“推位让国,有虞陶唐”是讲黄帝的玄孙尧帝和舜帝禅让统治权与能者。下句“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引出夏商周三代圣王禹、汤王和周武王。千字文赞美圣王“坐朝问道,垂拱平章”,与群臣共商国事,垂衣拱手,天下太平。

千字文的道德观

千字文赞美五常之德,是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准则的,提倡“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的品德。德行正大光明,才能成为贤人。将孝道的仁爱之心扩展到兄弟之道、夫妻之道、朋友之道和君臣​​之道。

创造背景

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用于启蒙的识字课本,秦代出现的有《苍颉篇》、《爰历篇》,汉代则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贾鲂的《滂喜篇》、蔡邕的《劝学篇》、史游的《急就章》,三国时代有《埤苍》、《广苍》、《始学篇》等,这些作品中只有《急就章》对后世产生了影响,其余影响不大。《急就章》虽然是《苍颉篇》之后较突出的小学之书,但由于流传现了种种问题,其权威性到南北朝时已大不如前,而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启蒙读物如《庭诰》、《诂幼》之类,可读性有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千字文》问世了。

南朝时期,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周将其编成了有内容的韵文,这就是流传至21世纪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

书法作品

由于《千字文》字字不同,且流传广泛,故深受东亚各国书法家的青睐。《宣和书谱》记载,北宋内府收藏智永真迹二十三件,《千字文》便占十五件之多。

千字文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

中国书法家智永(隋)、褚遂良(唐)、孙过庭(唐)、张旭(唐)、怀素(唐)、米元章(北宋)、高宗(南宋)、赵子昂(元)、文徵明(明)皆有著名的《千字文》书法作品。敦煌出土文书中也有《千字文》手本习字断片,可见最迟至7世纪利用《千字文》练习汉字书法已较普及。

日本书法家卷菱湖(江户)、市河米庵(江户)、贯名菘翁(江户)、日鸣鹤(明治)、小野鹅堂(明治)的《千字文》书法作品也很有名。

千字文

智永《真草千字文》

千字文

韩濩《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千字文

《十体千字文》

对朝鲜的影响

千字文

 朝、日文、中文的“天地玄黄”

《千字文》曾作为许多国家的汉字初级读本。此读本传入朝鲜半岛的年代已不可考。

这本书与佛教的一起传入,被认为是汉字应用于朝鲜语言的推动力量。汉字一直是朝鲜唯一的文字,即使世宗大王于15世纪发布训民正音,而大多数的朝鲜学者仍然继续使用汉字至20世纪早期。

《千字文》用于儿童习字教学的历史始于1583年,即李朝宣祖命令韩濩将其刻成木版印刷之后。

《千字文》里的从“天”到“水”的44个字逐一记录在“常平通宝”的背面(朝鲜王朝时代朝鲜的铜钱)。

千字文以其特有的形式展现汉字,对每一个汉字来说,文字既体现其含义(训),也体现声音(音)。虽然朝鲜语言历经演变,辞汇相对应的训(새김)在每一个版本里保持不变。当然同样成书于16世纪的光州版和韩石峰版《千字文》对个别汉字的解释有些许不同。韩石峰版与光州版训的变化大体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定义更加宽泛或者每个单独汉字的语义范围发生改变

先前的定义由同义字取代

部分语音发生改变

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岀朝鲜固有词由“汉字语”所取代。但是,某些罕见的辞汇涵义可能是16世纪以前的朝鲜固有词的化石留存或者受到全罗道方言的影响。

对日本的影响

和迩吉师(王仁)作为传说中的百济中国学者,据说在应神天皇(370年-410年)统治时期将《千字文》连同10本《论语》传播到日本。但是如果当真如此那就是在《千字文》成书之前了。《日本书纪》却未言王仁自三韩将汉籍东传扶桑,仅言其太子菟道稚郎子习诸书于王仁而已。应神天皇十五年即公元284年,相当于西晋武帝十九年。这时百济国尚未成立,百济建国于公元345年。同时《千字文》作者周兴嗣卒于梁普通二年(公元521年)。应神天皇时,不可能有《千字文》传入日本。有些人认为这仅仅是传说,其他人则认为这反映一些事实。还有些假定那是另一个版本锺繇的《千字文》。《千字文》用来习字及练习书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华民族《千字文》
中华民族《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清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
· 隋智永真草千字文
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为王羲之七世孙。王徽之之后。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住永兴寺,人称“永禅师。”闭门习书三十年,写真草《千字文》八百本,分送浙东各寺。所退笔头满五竹簏,埋作“退笔琢”,索书者踏破门槛,用铁皮裹上,谓“铁门限”。智永传世代表作是《真草千字文》。书法法度谨严,尤其草书是后人学习草书标准范本。米芾评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
· 隋智永真草千字文
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为王羲之七世孙。王徽之之后。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住永兴寺,人称“永禅师。”闭门习书三十年,写真草《千字文》八百本,分送浙东各寺。所退笔头满五竹簏,埋作“退笔琢”,索书者踏破门槛,用铁皮裹上,谓“铁门限”。智永传世代表作是《真草千字文》。书法法度谨严,尤其草书是后人学习草书标准范本。米芾评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
· 谢向英编“中华谢氏千字文”
天地四方,炎黄古长。会朝争盟,剑拔弩张。上古申伯,谢氏流芳。扶周中兴,敕封佐王。坤向良山,形十里庄。会稽衡公,以文素强。士族南迁,始宁基张。鲲公名士,玄学谢王。贵胄浮华,风流为裳。四友八达,晋有豫章。南阳谢国,兴我太康。裒公尚书,贤者担当。尚公陈郡,舞乐四方。安公太傅,淝水威扬。东山再起,坐镇建康。肥水定国,气势震庞。鹿陵郡守,朝野共刚。保国护民,青史名张。北府兵奇,玄志隐芳。希逸善赋,南朝巧彰。魏晋风骨,隐逸高堂。王谢大家,乌衣巷长。文华传家,忠名弥彰。大小谢氏,灵运惠连。文质彬彬,灵运慧将。道韫咏絮,雅致无量。赫善画艺,六法其强。古画品录,南齐铛铛。蓝田谢庄,芝兰玉光。审时度势,F府高堂。乌衣靖孝,宰辅宜璋。永明眺文,警句熔裁。雪月名赋,捣衣怀常。图南勇猛,乌衣军锵,南天一柱,退而守棠。精忠大义,枋得豪爽,叠山文节,蚕妇吟铩D纤伟渴希翘楚晋江。诗文卓然,友文天祥。明有丕公,后七子郎。四...
· 徐铉《篆书千字文残卷》(宋)
徐铉《篆书千字文残卷》,黑龙江省博物馆藏,系宋摹本。来源:中国硬笔书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