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剃发易服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48
转发:0
评论:0
背景古代汉人十分重视发式与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除了必要修剪,不可随意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汉族传统的服饰形式有交领、右衽、盘扣、对襟、系带等特征,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的传统服饰也有部分这些特征。中国东北兴起之满洲人的风俗与汉人迥异,满州人男性的传统发型是剃发留辫,将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满州人服饰以旗装马褂为主,特点有厂字交领、对襟、盘扣等特征,有学者指出满人的服饰是来源自诸葛亮所造的筒袖铠。1644年(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大顺兵入北京,明崇祯帝上吊自杀。满清在明朝将领吴三桂协助下入关,随即对占领地区推行剃发易服令,强迫汉人变换发型为满洲人发型并穿着满洲人服饰。因为发式在古代汉文化中占有重大意义,故引起不少汉人激烈反抗。推行过程入关之前清兵入关之前,为了易于辨识顺逆,便强迫被征服或投效的汉人剃发易服,如16...

背景

古代汉人十分重视发式与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除了必要修剪,不可随意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汉族传统的服饰形式有交领、右衽、盘扣、对襟、系带等特征,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的传统服饰也有部分这些特征。

中国东北兴起之满洲人的风俗与汉人迥异,满州人男性的传统发型是剃发留辫,将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满州人服饰以旗装马褂为主,特点有厂字交领、对襟、盘扣等特征,有学者指出满人的服饰是来源自诸葛亮所造的筒袖铠 。

1644年(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大顺兵入北京,明崇祯帝上吊自杀。满清在明朝将领吴三桂协助下入关,随即对占领地区推行剃发易服令,强迫汉人变换发型为满洲人发型并穿着满洲人服饰。因为发式在古代汉文化中占有重大意义,故引起不少汉人激烈反抗。

推行过程

入关之前

清兵入关之前,为了易于辨识顺逆,便强迫被征服或投效的汉人剃发易服,如1631年(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皇太极在大凌河之役胜利时令“归降将士等薙发” 。1623年(明天启三年,后金天命八年),即规定了官民帽顶制度;1632年(明崇祯五年,后金天聪六年),规定了服色制度。 1636年(后金崇德元年),皇太极明令:“凡汉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满洲式样 ……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重治其罪。” 满人在天聪、崇德年间攻打李氏朝鲜时,也曾要求朝鲜人剃发易服。 较早投效满清的汉臣如李永芳、孔有德、祖大寿、洪承畴等也都剃发改装。

第一次推行

1644年(顺治元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在一片石打败李自成大顺军,进入山海关,即令城内军民薙发。 即入关的第一天就下令剃头。

五月一日,摄政王多尔衮率兵过通州,知州投降,多尔衮“谕令薙发”。

五月初二,多尔衮进北京,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薙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正式下达剃发和易衣冠的法令。此后数日又多次颁布命令,要求汉人薙发易服作为效忠的标志。

薙发令引起一些汉人极大的反抗,如京东三河民众就起事反对剃发,甚至因此改变对清军的态度转而反抗清朝:“入关之初,严禁杀掠,故中原人士无不悦服,及有剃头之举,民皆愤怒,或见我人泣而言曰,我以何罪独为此剃头乎?” 多尔衮随即在五月二十四日下令暂缓薙发令。 迫使满清统治者暂缓剃发易服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天下未定,抵抗者众多,南明政权仍在,故而暂时妥协。 明朝大臣史可法在回复多尔衮的书信中也说:“且罢剃发之令,示不忘本朝。”

第二次推行

强令官民剃发的举措引起汉人的普遍不满,激起了汉人各阶层人士的反对,导致了长期的政局不稳以至生灵涂炭。 “及有剃头之举,民皆愤怒,或见我人泣而言曰,我以何罪独为此剃头乎?” 为了保持发饰,许多人因此反抗满清,或者宁愿一死 。不仅原先准备降清的人立即改弦易辙,连已经归附的州县百姓也纷纷揭竿而起,树帜反清,由此引起的反抗以至于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几乎遍及全国。 满清对此进行了严厉的。清兵在南方的,多因剃发而起。 清朝统治者当时亦指出:“乃剃头一事,又适为奸民借口,以至变故丛生。”

1645年(顺治二年)五月,清兵进军江南,占领弘光政权首都金陵,统治初步巩固,多尔衮于五月二十九日重颁薙发令。

六月初五日,多尔衮给江南前线总指挥多铎下达指令:“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 。要求在江南推行剃发令。

六月十五日,通告全国军民剃发。下令各地限公文到达的十日内完成剃发,违令者死。地方官员如果上奏反对,“杀无赦”。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流传 ,在福建还流传着“留发不留人,留棺不留屋”的说法。有记载称满族将领令剃发匠背着担子在街上巡视,看见蓄发髻的人就上去抓住强行剃发,稍有抵抗,就当场杀掉,把头悬挂在竿上示众,所以后来的剃发挑子后面都竖着一根竿子。

六月多尔衮颁布薙发令时,对于汉人之衣冠服饰,也要求更换,但未严令实施期限,“许从容更易”。然而没过多久,在七月初九日时,又下谕“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于是衣冠之禁也与剃发同样严厉,有学者指出因为不改衣冠而遭屠戮者也同样多。 然而由于抵制剃发的斗争已经持续多年,加上强迫穿满服这一命令的难以推行,以致后来在服饰和发式上推行的清令更加不了了之,后期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干、以满族代为接枝的混合型文化。甚至于辛亥革命年间在某些地区依然保留了明代式样的服饰 。

在常熟,“清兵见未剃发者便杀……名曰‘捉剃头’”。常熟人民组织乡兵,推崇祯信阳州知州、弘光兵部郎中严栻为首领,保卫地方,抵抗清军,并尊奉活动在崇明岛的明义阳王,一直战斗到九月份才被清兵的屠戮下去。

因为薙发令的颁布,南直隶常州府江阴县杀了县令,起兵反清。告示曰:“岂意薙发一令,大拂人心,是以乡城耆老,誓死不从。”江阴人民以“头可断、发绝不可剃”的口号对抗清朝“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由典史陈明遇、阎应元领导军民抵抗,死守城池八十一日,杀死清兵数万人,阎应元最后留下辞世诗:“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杀贼,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顺治二年八月二十日,江阴城破,清兵大三日。

剃发易服

  康熙读书图,从图中可见其留有明显的鬓发。

剃发易服

  宫廷画师郎世宁绘画的《平安春信图》。

嘉定人民以“为我保此发肤”的口号,抵抗清兵二十余日。嘉定总兵吴志葵趁人民不满时占据县城抗清,导致原本效忠于大顺的李成栋下令,为嘉定三屠“第一屠”之原因 。

剃发令传到金坛,抗令者三四百人聚会,清镇江知府从别处运来拒不剃发者的首级威胁民人,声言“一人不剃发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于是人民揭竿而起反抗,二十日后方被。

吴江乡民因为不肯剃发,杀县令,遭。

1645年(顺治二年)七月,田仰指剃发为名在通州如皋海门起兵,活动在苏北和长江三角洲。

1645年(顺治二年)十月,原任陕西河西道孔闻謤(孔子后人)上书表示:孔子家族衣冠已经延续了三千年,希望能够保持不变,免受剃发易服。多尔衮回应: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孔闻謤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况孔子圣之时,似此违制,有玷伊祖时中之道。著革职永不叙用。

1648年(顺治五年)金声桓与李成栋以反对剃发为理由之一而反清重投南明。然而一度效忠清朝其且实行剃发令的李成栋在点兵时依然穿着“乌纱玉带”,当时亦有人穿着“儒冠”观赏李成栋点兵,而杨涟的长子“时虽剃发,犹汉人衣冠,乌纱大带,不改旧服” 。

1648年(顺治五年),黄州府广济县民胡俊甫因居住乡村,患病卧床,一度没有剃发,被发现后,胡俊甫被杀,其邻居被重责,当地知县也受牵连获罪。

1653年(顺治十年),京师逮捕了王玉、梁七子两个因为扮演旦角而没有剃发的人,清廷因此下诏:“剃头之令,不遵者斩,颁行已久,并无戏子准与留发之例。今二犯敢于违禁,好生可恶。着刑部作速刊刻告示,内外通行传饬,如有借前项戏子名色留发者限文到十日内即行剃发;若过限仍敢违禁,许诸人即为拿获,在内送刑部审明处斩,在外送该管地方官奏请正法。如见者不行举首,勿论官民从重治罪。”

在城市,曾有儒生戴上方巾参加庙会,遭官吏拘捕和处死 。

1654年(顺治十一年),针对“剃发易服”引起社会矛盾、各地汉人抗争此起彼伏的这种情况,时任大学士的陈名夏说:“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可太平”,后来陈名夏在南北党争中,此话便成为其被处以绞刑的罪名之一 。

1673年(康熙十二年),有官员聘请一直穿着“宽博不时”的“博袖”(明朝服饰)以及终身没有剃发的学者李二曲去讲学,李二曲一道拒绝道:“仆非官僚绅士,又非武弁营丁,窄衣小袖,素所弗便。博袖,乃庶人常服”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亦终身没有剃发,他晚年居住衡州的当地知府崔鸣鷟以至湖南巡抚郑端亦没有责罚他,他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去世。

政策成果

经过多年的斗争,清政府作出了妥协和让步,从最初以暴力手法转为采取顺其自然和潜移默化的手段,主张比较开明的“移风易俗”政策。康熙三年,清政府本申令禁缠足之习,但由于引起汉族士大夫的不满而流产。康熙年间对于“剃发易服”虽然没有丝毫让步也没意图撤销命令,但并没有效法顺治年期普遍的手法 。以致民间发式衣着杂乱,亦出现了广大百姓的服饰依然为明制的情况 。西方学者亦指出,清朝官员以外的一般汉人百姓都被允许穿着前朝服饰,到了晚清时期,绝大多数汉人都自愿地改穿了满化的服饰 。

原由

清朝推行“剃发易服”政策的原因有:

将剃发易服当作被征服者是否服从征服者的外在标志。

汉族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水平都超过了满洲人,社会制度也较为完备,满族统治者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担心汉人会危害清朝统治。

满洲人为外来的民族,突然地统治了人口众多的庞大民族,一时有无法胜任之感。

确立满清的统治地位,确保满洲人不被汉人同化。

想令汉人不感觉满洲人是异族。

《研堂见闻杂记》一书的作者认为清代剃发易服之祸并非出自执政者残暴,而是山东进士孙之獬贪图富贵的私心所造成。据该书所说,清朝入主中原后,衣冠一仍汉制。孙之獬主动剃发易服,希望能获得统治者欢心。结果满人认为他是汉人,不让他站在满洲人列中,汉人认为他穿着满州装,也不让他站在汉人列中。孙之獬又羞又怒,故而上书建议全面实行剃发易服。

实施对象

剃发易服

  身着前朝服饰的乾隆帝像

剃发易服政策的实施对象,包括清政府统治下的各族人民,除下列可免剃发易服者外。此外,民间还有“十从十不从”的传说,然而此说并未见于正式命令或明定。

可免剃发易服者

不是所有民族都要变更发型服饰,清政府对其他满汉以外之民族用“因俗而治”的方式处理 :蒙古厄鲁特不用;族四品以上的伯克才要;藏族就只有藏军需要。 朝鲜人最初也需剃发,在朝鲜国成为属国后,努尔哈赤为笼络朝鲜人下令其无需剃发。

“十从十不从”

民间流传“十从十不从”(亦称““十降十不降””)一说,“从”指服从满清统治,按照满清的规矩办;“不从”指依旧按照明朝汉人的规矩办。最常见的内容版本为:

男从女不从:男子剃头梳辫子,女子仍旧梳原来的发髻以及保留原有的服饰。

生从死不从:生前要穿满人衣装,死后则可服明朝衣冠。

阳从阴不从:既然“生从死不从”,阴司的事,像做佛事超度、描绘死者遗容等,都仍按汉族传统佛道教习俗办理,不从旗人习俗。

官从隶不从:官员须顶戴花翎、身穿朝珠补褂马蹄袖的清代官服,但役隶依旧是明朝的红黑帽打扮。

老从少不从:孩子年少,不必禁忌,但一旦成年,则须按旗人的规矩办。

儒从而释道不从:即在家人降,出家人不降。在家人必须改穿旗人的服装,并剃发留辫。出家人不变,仍可穿明朝汉式服装。

娼从而优伶不从:娼妓穿着清廷要求穿着的衣服,演员扮演古人时则不受服饰限制。

仕宦从婚姻不从:官吏管理按清朝典制,婚姻礼仪保持汉人旧制。

国号从官号不从:国号由明改成清,但官号沿用明代的六部九卿,总督巡抚等。

役税从文字语言不从:差役税捐,悉从满制。但文字语言不改,仍用汉语。

汉满妇女的发式在清朝初期还保留着原有的样式,并随着相互之间的影响,令各自的发式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十从十不从”下,清代的汉族妇女依然可以穿着明代服装,更影响了满族妇女的审美观 。

也有学者认为,并无这样的政策,只是由于女子不常出门、棺殓别人不易见到、儿童不会受到法律惩处等原因,所以这些地方能够保存部分汉族传统。

一般认为“十从十不从”是出于明降臣金之俊或洪承畴的建议而制定的政策,有学者指出虽未见有正式文书宣告,但在其后清代服饰审美文化现象形态中,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实 。

发式

文献方面

剃发易服

  1793年访问中国的英国使团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Willian Alexander)的画稿。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朝鲜使臣申忠一路过赫图阿拉,在《建州纪程图记》一书中详载:“女真习俗都剃发,只留脑后少许,上下二条结辫以垂。除上唇胡须只留左右十余根外,其余都镊去”。1644年,日本商人竹内藤因海难在北京旅居一年,著成《鞑靼漂流记》,载:“他们的人都剃头,把头顶上的头发留下来,分成三绺编成辫子。他们男子把唇上的胡须留下来,把下面的剃掉。无论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样。” 海外散人著《榕城纪闻》:“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

顺治四年,浒墅关民丁泉因为发饰不如意的理由而被杀,他的家人、邻居、当地官员也都受牵连获罪。 当时的男子不得不“五天一打辫,十天一剃头” 。

在乾隆年间出使中国的英国人马戛尔尼对中国的发辫亦有所描述,在其著作中写道他所遇过的中国人都剃了发,并留了有数英寸直径大小、有如拉米伊式发辫(Ramillies queue)和马尾(horse hair)一样乌黑且粗壮的辫子,当中甚至有长度接近一码的 。

画作方面

剃发易服

  清初《康熙帝南巡图卷》,治理黄河的场面,可见大半数穿着明代式样服装的劳动者和穿着满式官服的官员,没有人结发辫。

剃发易服

  清代刘阆春绘《农村演戏图》,画中平民百姓皆露顶椎髻,未见有留发辫的发式。

在早期的削发案件中,剃头是关键,但蓄辫子未成为满人强制施行的目标,成了一个不太引起满人关注的问题 。从清代《刘阆春绘农村演戏图》中亦可以看到,平民百姓皆露顶椎髻,并没有人结发辫,同时可以留意到大量非满式的服装。

清初宫廷画师焦秉贞所绘的《康熙耕织图》,图中农民同样皆露顶椎髻,并且依然穿着明代流行的衣着。考古学家沈从文指出焦秉贞在制作《康熙耕织图》时,在绘画生产程序方面受南宋楼璹的《耕织图》影响,但是在绘作农民及农家衣着时实多就江浙富庶区田家现实生活取材 。

考古方面

2006年,在北京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现场挖掘出一具清代干尸,尸体为清朝康熙时期的“中宪大夫黄拙吾”,后来经过专家从不同角度的考证得知,黄拙吾在清朝为官,明显已剃发易服,死后家人将发辫挽成发髻,依然保留汉族传统发式入葬,以示慰藉,其发饰并非“金钱鼠尾”式 。此外,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以及汉人洪承畴等在清初流传下来的画像都可以看到有明显的鬓角。

剃发易服

《康熙耕织图》中的平民服饰。

剃发易服

清-戴斗笠或推髻、著短衣短裤或蔉衣农民。

剃发易服

1874年,汉口街头的正在为顾客剃头的师傅。

服饰标准

清廷在1652年确立官服的最终标准,见于《服色肩舆永例》。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由宫廷画师焦秉贞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所绘四十六幅耕织图,图中妇女野老和平民工农的装束,与明代无异。图中农家男子虽将发际线推高,但皆露顶椎髻,并没有人结发辫。此图是清圣祖看过后才令刊刻 。此外,清初画家王翚主持绘画的《康熙万寿图》十二大卷、徐扬主持的《乾隆南巡图》十六大卷,以及徐扬的《姑苏繁华图》,江南一带平民服装式样,仍然保持晚明固有风格,这些古董文物被部分史学家认为是清代“官降民不降”之证物 。而在《康熙帝南巡图卷》其中一幅绘画出治理黄河时的场面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依然穿着汉式服装的平民,以及穿着满服的官员,而且没有辫子。

清朝虽然改换了满族服饰,但衣服所用材料和图案则受到了汉人传统文化之影响。满族在关外的传统服饰简朴,材料也多用貂皮、东珠等关外土产,进关后则大量采用汉族的丝绸锦缎。清朝官服上的补子沿袭自明朝(不同于明朝,前方“补子”被分为两半),庆典时王公大臣所穿蟒袍的图案也承袭明朝而来。此外满人服饰也从关外时期利于骑射狩猎的紧窄样式,演变成与汉人服饰相近的较为宽松样式。入关后的改变被认为是受到汉文化影响 。清朝始终未改服饰制度,被认为在汉人文化影响下,使原本满人服饰瘦窄的风气荡然无存,这种现像被认为是文化融和使然 。

雍正帝尚未继位时,已令画家为自己绘制了多幅明朝服饰画像,画中不但自己身着类似汉服的服装,其他人物也身着汉族传统衣冠。继位后亦是如此。如《十二月令图》、《十二美人图》、《胤禛行乐图》、《雍正耕织图》等。乾隆也曾多次诏令当时的画家名手为他绘制明朝服饰画像,如《清高宗秋景写字图》《喜晴图》《松石流泉间闲图》《观画图》《行乐图》《临项圣谟雪景图》。

清朝学者李颙一生坚持穿着“宽博不时”的“博袖”(明代服饰),但从来未曾被问责 。德清李某之子,请人画了一副自己身着清朝以前服饰的画像,有人把画像中的马缰绳涂成黄色,然后诬告他僭越(明清时期臣僚使用黄色服饰属于禁忌),官府克日就要提讯,某子到处贿赂,花费了数千两银方得无事 。

说话法

“盘辫子 / 柈辫子”

“䯰”

“抓辫子”

“割辫”

“缭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什么么是剃发易服?剃发易服的背景,原因以及结果
剃发易服指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清朝统治者令其统治下的全国各民族,主要是汉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发型,改著满族服饰的政策。剃发和易服与圈地、投充、逃人以及为清初六大弊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巩固满洲人对全国的统治,颁布“剃发令”,因引起汉族的不满和反抗,于是公开废除此令。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后,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顺治二年(1645年)7月9日,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汉族人民斗争历经37年之久,最终结果是满族统治者取得胜利,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
· 剃发易服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金朝实施剃发易服了吗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是很正常的事情。如何控制百姓,禁锢百姓的思想,进而达到稳固政权的目的,这是执政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满族人采取了让百姓“剃发易服”的方法。那么剃发易服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剃发易服图片剃发易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问题与满清政府逐渐打败明朝政府是相关的。满州人在入关之前,对那些自己征服的和投靠自己的明朝人就实施了剃发易服。通过这样可以知道这些人是否真心投靠自己,也可以击垮这些人原本的民族自尊心。这就是剃发易服最初的实施时间。皇太极打败朝鲜人的时候,也命令朝鲜人剃发易服,这一制度的影响范围逐渐变大。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实施剃发易服制度的时间是在1644年,满清军队打败李自成的军队进入山海关,当即在关内就下发剃头令。多尔衮率领军队占领通州,于是在通州下发了剃头令。占领北京后,正式下达了剃发令和易服令,要求所有的官兵百姓都剃发易服,以此来作为他们效忠满清政府的标志。但是这次却引起了广...
· 怎么评价满清时期统治的剃发易服?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朝历史,欢迎关注哦。刚开始清军入关开始确实没有搞剃发易服,也有一定的安抚之策,令北方不少饱受明军,流寇,清军,土匪等等战乱之苦的老百姓愿意归降,传檄而定,只要能活下去愿意接受新朝统治,反正天高皇帝远,皇权不下乡,但是多尔衮直接下剃发令,皇权直接压在老百姓头发上来了,而且已经是触及所有阶级的习俗观念问题了,剃发令一下,北方抗清起义不断,多是平民参与,江阴就因为剃发令问题,所有人都炸开锅了,纷纷反对,那时候跑马圈地可没有祸及到江阴,只是因为习俗不同的问题,清初,因反抗剃发令而死的老百姓还少吗?光凭知识分子搞事就能搞全国这么大规模?没有底层平民出人力响应口号,谁想造反?江阴如果是光凭阎应元这几个知识分子的口号,老百姓为什么要陪他们守城到如此壮烈的程度?没有底层人的大力参与,凭南明朱家,抗清活动能坚持这么久?况且古代平民也不是散发啊,古代粗布麻衣还不是一样是汉服...
· 清初剃发易服令中为什么和尚和道士是例外原因是什么
01剃发令不仅仅是剃发1644年,清军入关,入关之后的清朝开始对汉人执行“剃发令”,从原本汉族的束发剃成满族式样的“金钱鼠尾”,即剃去周边头发,仅在头顶留一小块似铜钱大小的头发,并结成辫子,因其形状酷似鼠尾,故称之为“金钱鼠尾”。金钱鼠尾但是在清朝要求汉族百姓剃发的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要求——易服,即让汉族百姓不再穿着汉族传统的服饰,而是改穿满族服饰。1644年清军入关后,多尔衮多次颁布剃发易服令,五月三日,多尔衮再一次发布命令:“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所谓“本朝”指清朝,而“本朝制度”无疑指的就是清人所穿的满族服饰。不过,因剃发易服遭到汉族民众的激烈反抗,且天下尚未平定,剃发易服令在颁布后不到一个月内被暂停执行。1645年五月,清朝在消灭了大顺朝和南明弘光政权之后,觉得天下大势已定,便重新推行剃发易服。五月十五日,多尔衮正式下谕恢复剃发易服,在命令中除了阐述剃发的必...
· "剃发易服"后,为何瓜皮帽和马褂会成了中华服饰的代表?
如果要描述一个清代人物服饰,那么大家会想到哪些呢?一条长长的辫子,一件大褂,外面再加一件马褂。在清王朝统治中国的二百多年时间里,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甚至有种说法,虽然满人被汉化了,但汉人被一定程度上满化了。其中最为明显和著名的就是“剃发易服”等政策,对中国服饰的影响。而这也是很多复兴汉服或华服团体的情感内因。那么,清代的服饰究竟使如何发展而来的呢?是否也是如“剃发”一样,靠屠刀强行推广下去的呢?说到清朝的服饰,首先要提的自然就是长袍马褂瓜皮帽。虽然很多喜欢汉服的人对于这套服饰深恶痛绝,但实际上,这种经典的清朝大三样,可以说基本就是从汉服中演化而来。首先来说瓜皮帽,其实这种帽子最早在明代就应兴盛起来。明代这种帽子被称为“六合一统帽”,据说是明初时,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钦定设计的几种帽子之一。当然,这一说法只能说是据说,因为这种帽子其实在元代时期就已经出现,因此很有可能这种帽子的是由当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