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超心理学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9
转发:0
评论:0
历史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一词由德国哲学家,美学理论家马克思·德索在1889年左右创立,源于para意味着在“在......旁边,沿着”和psychology(心理学)一词。美国植物学家莱因(JosephBanksRhine)在20世纪30年代因使用实验室方法进行超心理学研究而闻名,由于他的推广,超心理学一词逐渐代替心灵研究(psychicalresearch)一词在英语世界中普及。美国科学促进会在1969年接纳超心理学会为其下属学会。英国爱丁堡大学在1985年设置了凯斯特勒超心理学教席(KoestlerChairofParapsychology)。现状现在,超心理学研究在30多个国家开展。研究场地和实验室主要由私人机构和大学提供。在美国,超心理学的研究高峰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自那以后,大学的研究热情出现了下降;但是,私人研究机构依旧从捐款中获得资助。自20世纪80年...

历史

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一词由德国哲学家,美学理论家马克思·德索在1889年左右创立,源于para意味着在“在......旁边,沿着”和psychology(心理学)一词。美国植物学家莱因(Joseph Banks Rhine)在20世纪30年代因使用实验室方法进行超心理学研究而闻名,由于他的推广,超心理学一词逐渐代替心灵研究(psychical research)一词在英语世界中普及。

美国科学促进会在1969年接纳超心理学会为其下属学会。英国爱丁堡大学在1985年设置了凯斯特勒超心理学教席(Koestler Chair of Parapsychology)。

现状

现在,超心理学研究在30多个国家开展。研究场地和实验室主要由私人机构和大学提供。在美国,超心理学的研究高峰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自那以后,大学的研究热情出现了下降;但是,私人研究机构依旧从捐款中获得资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当代超心理学研究已经衰落许多了。早期的研究被认为是没有成果的,除此以外,超心理学研究者还面临着来自学术同行们的强烈反对。许多美国大学的超心理学实验室已经关闭,常常提到的理由是相关研究不被主流科学界所接受。例如,经过28年的研究,普林斯顿大学主要从事意念力研究的异常工程实验室(Princeton Engineering Anomalies Research Laboratory)在2007年关闭。美国当代超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一些受私人资助的研究机构。在世界范围内,截止2007年,超心理学研究在30多个国家继续进行着,一些大学仍然进行着超心理学的学术研究计划。这其中包括英国爱丁堡大学库斯勒超心理学研究小组 ,北安普顿大学的异常超心理进程研究中心等。超心理学的专业研究机构有超心理学协会;心灵研究协会(出版有《心灵研究协会杂志》);美国心灵研究协会(出版有《美国心灵研究协会杂志》,但在2004年停刊);莱茵超心理学研究中心(出版有《超心理学杂志》);超心理学基金会(在1959年至1968年和2000年至2001年出版有《国际超心理学杂志》);澳大利亚超心理学研究协会(出版有《澳大利亚超心理学杂志》)。当代超心理学研究也扩大到了其他的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这些学科包括研究天才和人类的灵性方面的超个人心理学和研究超常信念与主观异常经验的异常心理学。

研究范围

超心理学研究一些被称为超自然现象或超常现象的课题,包括但不限于:

濒死体验

出体经验

灵魂

巫术-思维感测、通灵、心灵感应、招魂术等。

透视(Clairvoyance)

心灵感应

轮回

预言

念写

研究方法

超心理学研究者使用一些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些方法包括传统心理学经常使用的定性研究,但也包括定量研究。

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

1907年,美国麻萨诸赛州医生邓肯,曾邀请自愿的肺结核病患担任一项研究实验。实验方式是请濒临死亡的重症肺结核病患在秤磅上测量,藉以得知生前与死后重量的变化。有病患死后体重减少21公克,当时被认为是“灵魂的重量”。不过该实验有诸多盲点,有人认为死后重量的增减,是因为死者体内气体逸出引发的空气对流所致。这个实验并不能算是强而有力的证明,但却是灵魂相关实验中,具有物理量化精神的首例。

轮回说研究 弗吉尼亚大学精神病学家伊恩·斯蒂文森研究了许多声称记得前世的孩子的案例。在40年的时间里,他领导研究了超过2500个案例,并且根据研究成果,出版了12部著作,其中包括《轮回类型的欧洲案例》等书。斯蒂文森发现具有前世记忆的孩子的年龄一般介于三周岁到七周岁之间,然后相关记忆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大约35%的研究对象有胎记或出生缺陷。斯蒂文森认为当这些胎记或缺陷和案例所报告的前世致死受伤处的位置相同时,这便是轮回转世存在的最佳证据。然而,斯蒂文森从未声称他已经证明了转世的存在。斯蒂文森在2002年退休,精神病学家Jim B. Tucker继续着他的工作。对于斯蒂文森关于轮回转世的研究,Tucker在《生命前的生命:儿童前世记忆的科学研究》一书中做了阐述。

濒死经验的科学实验

随着医学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心脏病患、意外受伤的病患,因急救而重新恢复生理现象。根据盖洛普的调查,美国有大约百分之六的民众有过濒死经验。其中约百分之七的人会有特殊经历,如:看见强光、进入隧道、快速的回忆一生。具有宗教信仰的人,还可能见到上帝、天使、佛陀、阿拉等。也有人的濒死经验,是看到医生护士抢救陷入昏迷的自己,甚至可以说出急救过程与对白。这些经验,有人认为足以证明生理死亡后,灵魂继续存在。然而,有部分神经学的科学家认为,大脑在经过意外、昏迷等情况时,会产生不正常放电,以致神经传导有异常,过往的经验与印象会随之出现。也有人认为是联觉所致,因急救过程中残存的听觉而诱发视觉。

2001年,英国科学家山姆利用天花板的物体(只有他自己知道物体是什么),透过这方式,如果有昏迷病患可以在灵魂脱离身体后,看见天花板的物体,具体说出是什么,就可以区分幻觉与真实的差异,其中有七位病患成功说出答案,但已有人踢爆,山姆从未提到有七人成功。

灵学

灵学,又称“灵魂学”,是研究人类“生命本质”及“死后另类生命型态”以及“宗教生命永生”等等的学问,但,直到十九世纪末叶才产生一种研究学风;乃强调以“科学”方式,去研究、实验,来证明死亡(生理死亡)后的生命是否存在的一种学问。有些人又称之为“超自然”。十九世纪后,人类的科学文明日益进步,达尔文提出进化论,认为人类是由原始生物,逐步演化到现代生物,生命起源于物种演化,来自物理宇宙的偶然。一神论、灵界、灵魂等许多传统的宗教信仰所认为的生命真相,都面临严重的挑战。而一般对于死后世界的存在与解释,又都是以宗教方式去说明与解释。然而,宗教界对与身后世界的论述因缺乏“实证精神”,因而有沦为“迷信”之嫌。有鉴于此,1852年英国肯特伯瑞总主教卞沁(E. W. Benson)在剑桥成立鬼魂研究社(Ghost Society),首先用科学方法研究灵学。而后英国的剑桥大学亦成立了相关的灵学研究单位。目前英国仍是灵学领域的领导者,拥有久远的历史与丰富的研究内容。不过,由于身后世界的研究,目前仍以灵媒、通灵、濒死经验、前世催眠等方式做归纳与分析的实验方式,缺乏物理上的实证,因此灵学仍不被主流科学所广泛接纳。甚至被称为“伪科学”。

“灵学”、“灵魂论”、“灵魂学”为所有宗教的基石,所有宗教对于死后世界的主张,皆是肇建在“灵魂不灭”的基础上,有些宗教主张“单纯灵魂复活永生”,有些宗教则强调“灵魂须并合原有肉体始能复活永生”,但,“灵魂”仍是死后续存永生的基本要件;人类是先发现“灵魂现象”,然后形成“灵魂观念”,再有“万物有灵论”,再有“宗教灵魂论”,而毕达哥拉斯是首开“灵魂研究”先河者,继之者有柏拉图、亚里斯多德、11世纪之阿拉伯哲学家伊本西那(Avicena),13世纪之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但以上大哲之研究都未脱离宗教范畴,直至19世纪末期才有科学化的“灵魂研究”迄今,也因此,灵魂学又可分为“理论灵魂学”(以哲学及宗教思辨为主)及“实证灵魂学”(以科学实证为主)。

以科学实验研究“灵魂学”一事虽起源自19世纪末,但“实证灵魂学”此一专有名词却为当代资深灵魂学研究者张开基于1995年率先提出。由于灵魂始终无法以科学证实,另有人建议以讯息不灭或记忆不灭理论来解释某些灵异现象。

相关条目

超自然

濒死经验

灵魂出窍

神秘学

伪科学

参考文献

^库斯勒超心理学研究小组 (英文).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2008-04-10]. 

^超心理学协会 (英文). parapsych.org. [2007-11-14]. 

^心灵研究协会 (英文). spr.ac.uk. [2007-11-14]. 

^美国心灵研究协会(英文). aspr.com. [2007-11-14]. 

^莱茵超心理学研究中心. Rhine.org. [2007-11-14]. 

^超心理学基金会(英文). parapsychology.org. [2007-11-14]. 

^澳大利亚超心理学研究协会 (英文). aiprinc.org. [2007-11-14]. 

^Cardena, Etzel. Varieties of Anomalous Experience: Examining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2004. ISBN 1557986258. 

^Cadoret, R.Book Forum: Ethics, Values, and Religion - European Cases of the Reincarnation Typ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5, 162 (4): 823–4. doi:10.1176/appi.ajp.162.4.823. 

^Harvey J. Irwin (2004).An introduction to parapsychologyMcFarland, p. 218.

^濒死体验之我见

^Home - Horizon Research Horizon Research. 

^Kawaillustration: 死亡,与你想像的不一样. 

黄克武:(民国初年上海的灵学研究:以“上海灵学会”为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演化心理学
概要演化心理学为生理辨认运作于"个体生理的物理适应。"演化心理学之目的为研究"个体的心理其自然演变的情感和认知适应。演化心理学就StevenPinker而言是“不止一种单一理论,但为集大成之假说。”和“并且是一个关于心智,重点放在适应、基因级选择的和心智区域modularity的特化演变理论。”演化心理学分析人类的大脑由很多功能机制组成,,中止心理适应或由天择的演化认知机制设计。例如语言习得模组、乱伦退避机制、骗子侦测机制、智能于性-交配的特殊偏爱、搜寻食物机制、结盟伙伴关系、侦测觉知机制等。演化心理学是根基在认知心理学和演化生理学。它是描写行为环境、人工智能、遗传学、动物行为学、人类学、考古学、生理学和动物学。演化心理学是接近相似社会生物学,但两者间不同的关键重点在“物种个体差异范围”与“物种全体范围”的机制。关于适合量的趋势,重要的配错理论为心理学而不是行...
· 内容心理学
一、产生背景(一)社会背景内容心理学在19世纪70年代产生并非偶然,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科学进步的产物。经过1848年革命,欧洲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开始迅速发展。现代的工业生产发展,不仅需要有探察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和活动方式的科学,而且还需要有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独立科学。因此,冯特建立的内容心理学正是当时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迫切需要的产物。(二)哲学背景任何心理学都以特定哲学为其方法论的基础,内容心理学也不例外。创始人冯特生活在19世纪具有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的国度里,当时的科学主义思潮发端于实证主义和马赫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意志主义的时代。关于科学和哲学的关系上,主要倾向是强调一切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基础上,应当抛弃玄学争论。(三)科学背景19世纪后,德国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自然科学,并在大学里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提倡观察和实验。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 心理学评论
外部链接ListoffreePsychologicalReviewarticlesavailableonline
· 构造心理学
产生背景(一)社会背景构造心理学也产生在19世纪,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科学进步的产物。经过1848年革命,欧洲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开始迅速发展。构造心理学的产生也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现代的工业生产发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二)哲学背景从哲学背景上说,铁钦纳既受到英国的经验主义(enq)iricism)和联想主义(associationism)传统的熏陶,又深受奥地利马赫和德国的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的影响。1.英国的经验主义方面,休谟和詹姆斯•穆勒对铁钦纳的影响最大。休谟是一位原子论者Catoxnist),他坚持复杂的观念是由简单的感觉构成的,例如知觉由印象和观念通过联想构成,复杂知觉又由简单知觉通过联想构成。铁钦纳把意识经验分析为简单的感觉、意象等元素,并再由这些元素构成复杂的意识经验的做法,与休谟的思想如出一辙。在心理元素的结合问题,铁钦纳与穆勒一样,认为感觉和观念...
· 分析心理学
性格分类分析心理学认为人的性格可分为外向与内向。原欲是一种心灵的能量(或可说是气),内向的人,他的这种能量是向内的而且是主观的。外向的人,他的这种能量流向属于外在的他与别人的关系。内向者比较容易患上包括妄想在内的精神分裂症。外向者则比较容易患上躁郁症。后续发展分析心理学有三个流派:传统派传统派以荣格的理论与所写的著作为依归。发展派发展派介于荣格与梅兰妮·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之间。原型派JamesHillman发展出原型心理学。MarionWoodman提出由女性观点出发的原型心理学。RobertL.Moore写了一系列的五本书,成为男人运动(men"smovement)重要的理念。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