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宗族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6
转发:0
评论:0
起源起因宗族组织源自宋代。唐代的士族、门阀累世为官,生于士族就注定当官,但宋代在科举制度下,任何家族都难以长期掌权,进出统治集团有快速的循环,家族骤起骤落,并不稳定。宋代士大夫看到个人力量不足恃,为自己及子孙打算,乃试图透过组织亲属族人,建立能维持久远的宗族,提倡宗法、祠堂、族田、族学、族谱、族长、家法等等,成为以后八个世纪常见的亲属制度。雏形11世纪中范仲淹范氏义庄的出现,象征新的宗族组织的诞生。苏州人范仲淹移居颍昌后,出资为家乡苏州的族人设立义庄。义庄供给义米,救济贫穷族人,并为科举考生提供资助,期待他们出仕后回馈同族。若族人任官,则停止供给义米。宋代的宗族虽聚居一处,但往往各家各自为政,只有清明祭祖等少数家族活动,族谱亦不常见,族产更是罕有,组织大多松散,分家分产,可说是“共祖属群”,只有极少数家族是“聚居型家族”。只有上层士大夫才有能力照顾族人,义庄往往只是一家家产,并非一族共有,...

起源

起因

宗族组织源自宋代。唐代的士族、门阀累世为官,生于士族就注定当官,但宋代在科举制度下,任何家族都难以长期掌权,进出统治集团有快速的循环,家族骤起骤落,并不稳定。

宋代士大夫看到个人力量不足恃,为自己及子孙打算,乃试图透过组织亲属族人,建立能维持久远的宗族,提倡宗法、祠堂、族田、族学、族谱、族长、家法等等,成为以后八个世纪常见的亲属制度。

雏形

11世纪中范仲淹范氏义庄的出现,象征新的宗族组织的诞生。 苏州人范仲淹移居颍昌后,出资为家乡苏州的族人设立义庄。义庄供给义米,救济贫穷族人,并为科举考生提供资助,期待他们出仕后回馈同族。若族人任官,则停止供给义米。

宋代的宗族虽聚居一处,但往往各家各自为政,只有清明祭祖等少数家族活动,族谱亦不常见,族产更是罕有,组织大多松散,分家分产,可说是“共祖属群”,只有极少数家族是“聚居型家族”。 只有上层士大夫才有能力照顾族人,义庄往往只是一家家产,并非一族共有,只能临时帮助族人,没有经常性的族学或祭祖。

宋代士人探讨宗族的组织方式,但付诸实行则有待元代及以后。

特点

宗族一般聚族而居,着重团结和保持传统,甚至数代不分家,族人互相帮助,维持其凝聚力,并保存家族兴起后的族谱。这种宗族的模式,一直保存到20世纪 。同辈的族人,名字中有一字是相同的,代表辈份,并显示氏族的凝聚力。宗族传袭祖宗的家训,在节日,族人会一同祭祀和宴会 。当一个男性无子,从宗族中过继其他男性为继承人,是常见的作法。

发展

宋代

11世纪中,宗族组织开始出现,范仲淹及其好友李师中,都买田为族人设立义庄,建立早期的宗族。 在宋代,宗族主要由官员或士大夫提倡建立,商人和百姓较少担当要员。 宗族组织有助提高族人地位。科举制度下,要成为官员有赖教育,教育又仰赖于田地和财产。宗族拥有田产,收入固定,便可致力于教育,中举机会就愈大,进士也愈多。如宋代休宁县中中举最多的是吴氏、汪氏、程氏,当地财产最多的也是这三个宗族。  

近现代

随着现代中国的社会不断发展,社会思想的不断解放以及现代社会中以核心家庭为主的家庭模式,使得宗族组织基本退出了日常生活的舞台。

参考书目

David Johnson著,耿立群译:〈世家大族的没落——唐末宋初的赵郡李氏〉,载陶晋生等译:《唐史论文选集》(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0),页231-339。

远藤隆俊著,郭万平译:〈北宋士大夫的寄居与宗族〉,载平田茂树等编:《宋代社会的空间与交流》(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页204-231。

柳立言:〈宋代明州士人家族的形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81.2 (2010),页289-364。

Harriet Zurndorfer(宋汉理)著,叶显恩等译:〈《新安大族志》与中国士绅阶层的发展(800-1600年)〉,载江淮论坛编辑部编:《徽商研究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页237-313。

吕思勉:《中国宗族制度小史》,中山书局,1929年

Maurice Freedman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Rubie S. Watson著,时丽娜等译:《兄弟并不平等:华南的阶级和亲族关系》(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David Faure(科大卫)著,卜永坚译:《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许烺光著,薛刚译:《宗族.种姓.俱乐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濑川昌久著,钱杭译:《族谱:华南汉族的宗族.风水.移居》(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井上彻著,钱杭译:《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参见

宗法

中国宗族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寻找宗族
大约100多年前,爷爷的父亲从大名府温机喜(同音,现在可能改村名了)逃荒来到了山西。爷爷父亲是老大,叫温林希望谁家宗族里说起过这个情况的话联系一下。就想替爷爷完成心愿。谢谢
· 宗族称谓
祖上最早的祖先称为始祖。后世的皇帝一般以他们可知的祖宗作为始祖,如宋朝以僖祖作为始祖。后世的人在修家谱、作家传时,也往往喜欢攀附古代的名人为自己的始祖。太祖始封之君也就是王朝的建立者为太祖。如三国魏以曹操为太祖,唐以李渊为太祖,宋以赵匡胤为太祖,明以朱元璋为太祖,清以努尔哈赤为太祖。太祖是一朝的开国之君。所以他的太庙百世不迁。祖宗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从我国汉代开始,凡是创业的国君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称为祖,如汉称刘邦为高祖,唐称李渊为高祖等等。凡是有功德的帝王死后,他们的庙号一律称为宗,如唐称李世民为太宗等类。子嗣古代宗法制度规定,同一始祖的嫡系长房继承系统为大宗,余子为小宗。宗子太宗的嫡长子叫宗子。对大宗来讲,他是家长;对于小宗来讲,他是族长,宗子继承始祖的爵位,主持始祖庙的祭祀。世子世子也就是太子,古代的"世"与"太"字意义相通。支子古代把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称为支子。嫡子...
· 宗族特征
1、魏姓族人在早期就已在南北方同时发展。2、魏姓家族史上名人较多,且分布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各个领域,为历朝都做出了突出贡献。3、魏姓人早在宋朝时就已广播于全国,成为我国一大姓氏。4、魏姓家训严明,颇具时代与家族特色。5、魏姓族人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清光绪十六年魏子建修《魏氏族谱》山西忻州魏姓一支字行辈份为:“新文良,时懋行,昭弘知,泰宪圣,德益宁。”
· 宗族特征
1、曹姓名人辈出,从官员将帅到文人墨客,从三国曹操到清代曹雪芹,均在曹姓的发展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为后人所崇敬。2、曹姓的字行辈份除排列有序井然外,还体现着报国忠贞,勤俭治学的家规家训。如曹振甲所修《曹氏家谱》中江苏曹姓一支字行为:“春贤泽绶衡,善禄道耀勋。”
· 宗族特征
1、在汉晋南北朝时期,代有才人出,风光贵显千余年,为世人所敬仰。2、字行辈份严谨有序。如江苏丹徒袁姓一支字行辈份排语为:“恭宽信敏惠,仁义乃贤师,忠孝承家学,道德培福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