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洪姓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3
转发:0
评论:0
起源传说洪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的后代。共工本姓共氏,黄帝时担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颛顼帝时,共工起兵争天下失败。传说他失败后一怒之下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共工氏为了让子孙记住祖先是水神,因此在姓的旁边加上三点水,因此称洪姓。又一说共世后代(共普)为躲避仇人因此改姓洪等有共字边之姓氏。山东省汶上县、河南省偃师市《姬氏志》都介绍:“洪姓,系出安乐郡,姬姓,卫大夫弘演之后。到唐始避高宗子李弘之讳,改为洪姓。”此支洪姓是弘姓人弘演后裔。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今浙江),子孙后代便以翁为氏,下传至宋朝翁干度,生有六个儿子,老大处厚易姓为洪,并繁衍至今。郡望敦煌郡:汉武帝元鼎六年置。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豫章郡:汉代将秦代的九江郡改为豫章郡。宣城郡:晋时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省定城)。历史名人洪皓:宋朝忠良。洪迈:宋朝作家。洪适:宋代名医。洪遵:“三洪”之一,宋朝钱币...

起源

传说洪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的后代。共工本姓共氏,黄帝时担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颛顼帝时,共工起兵争天下失败。传说他失败后一怒之下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共工氏为了让子孙记住祖先是水神,因此在姓的旁边加上三点水,因此称洪姓。又一说共世后代(共普)为躲避仇人因此改姓洪等有共字边之姓氏。

山东省汶上县、河南省偃师市《姬氏志》都介绍:“洪姓,系出安乐郡,姬姓,卫大夫弘演之后。到唐始避高宗子李弘之讳,改为洪姓。”此支洪姓是弘姓人弘演后裔。

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今浙江),子孙后代便以翁为氏,下传至宋朝翁干度,生有六个儿子,老大处厚易姓为洪,并繁衍至今。

郡望

敦煌郡:汉武帝元鼎六年置。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

豫章郡:汉代将秦代的九江郡改为豫章郡。

宣城郡:晋时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省定城)。

历史名人

洪皓:宋朝忠良。

洪迈:宋朝作家。

洪适:宋代名医。

洪遵:“三洪”之一,宋朝钱币学家。

洪咨夔:南宋诗人。嘉定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

洪旭:明郑大将。

洪升:清朝作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洪家疃洪姓起源
洪氏本姓弘,黄帝轩辕之后裔,夏启之曾孙,食采于弘地(分封于古弘农国,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县古函谷关一带),以国为姓。时有弘献者,周幽王时被封敦煌公,弘氏后人尊弘献为弘姓一世祖。春秋时有弘演事卫,殒身报国,世称其忠。弘姓五世祖弘升公,字震初,世居太原。汉武帝时,十二世祖岳公拜骑都尉,将兵金陵,十三世祖儒公,字达卿,因功嘉封云阳侯,为丹阳弘氏始祖。十五世祖宪公,扬洲都尉,十六世祖迁江都,至四十四世祖文靖公,为徽猷阁大学士、太子师。唐高宗时,弘氏第四十五世孙弘察,因避孝敬帝讳(唐高宗之子、武则天长子李弘为太子,高宗有弘道年号),举族改为洪姓。《元和姓篡》关于丹阳洪的记载如下:毗陵监察御史洪察,常州人,本姓弘氏,避孝敬讳,改姓洪氏。生子舆,官至起居舍人,居准阳下邳,子舆生经纶,谏议大夫。三代大儒,唐德宗李适以《国无双景;天下儒门第一家》匾额相赠。洪经纶公,生于开元壬申年三月十五日(732年),字...
· 改共姓为洪姓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春二月,黄巾军之乱兴起,一直隐居的共勋,字正茂,东汉永和间,年少举忠勇,从李固征蛮夷,进计服之,李固表为平北校尉。尝师从范滂游。延熹时,因党锢之祸,遁迹梁砀间,与申屠蟠为邻。蟠曰“君雄才大略,当为世用,奈何终隐?”共勋公复出,为江汉长史,平黄巾乱有功,封武阳侯。汉朝平定黄巾之乱后,外戚势力又强大起来。外戚何进担任大将军,执掌朝政大权。何进图谋诛除擅权的宦官张让,赵忠等人,共普因参加了九月辛亥政变,助宦官误杀了陈蕃与窦武,恐被旧案牵连,祸及于己,乃与父"偕隐于青州,以上世有水德,加水“共”左,改姓为洪,后迁居敦煌。洪普在敦煌发展成为当地一大望族,以“敦煌”为郡望地,洪普为洪姓开基始祖。载《敦煌家谱序》。
· 洪姓蕃衍
漫长的岁月中,洪姓通过多渠道迁徙南安,不断蕃衍生息,形成的主要派系有:石井古山洪氏始祖菊轩,宋太平兴国年间由仙游迁入。裔衍水头后房等。石井岑兜洪氏明洪武丁卯年(1387)自同安小嶝岛迁入。华美洪氏始祖洪天凤。宋末咸淳间从武荣迁入。裔居霞美、大演。并分支码头洪山。杏埔洪氏宋末从武荣迁入。裔居霞美镇杏埔。英都洪氏宋末元初,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之后裔陈顺斋,携子温斋为避元兵追剿而入英都,温斋入赘洪家,生子良斋,始承母姓为洪。考洪家先世,系十六郎洪权之孙洪天锡后裔。洪天锡子洪俊卿,因避难从武荣石竹迁英山,埋名隐讳别号九使。九使身后仅存一女,温斋入赘后,生子改姓洪,自立堂号"翁山"。裔居英都10个村。丰州西华洪氏由石狮蚶江洪窟迁入。丰州仙河洪厝崛洪氏由晋江屿头迁入。石井仙景、崛斗、营前,丰州沃柄,水头油园,东田官田等洪氏,从晋江英林分支。
· 洪姓入闽
关于洪姓入闽的记载,主要见于各地族谱。其主要途径及时间如下:唐高宗总章二年(669),河南光州固始县58姓军校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相传其中有洪有道,后裔居闽中、闽南一带。又据传唐末五代,有河南光州固始人洪十四郎(朝奉)偕二子随王审知入闽,驻武荣泉山,后迁居晋江英林。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江西乐平人洪皓之弟洪皎丞福州府。后其长子迁居建宁府。次子洪道于南宋年间遵父训移居同安小嶝岛。南宋乾道五年(1169),江西乐平人洪迈(洪皓之子)知泉州府,其子十九郎暨诸从兄弟十六郎、十七郎、十八郎随洪迈到泉州,后裔分居武荣石竹(今南安丰州)、同安柏埔、金门烈屿等地。宋乾兴元年(1022),江苏吴县人洪仁王遂任长泰知县,其后裔定居长泰县。洪仁璲被尊为洪氏开漳始祖。
· 洪姓古代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洪姓历代人90名,占总名人数的0.2%,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九十七位;洪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45%,排在并列第五十五位;洪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24%,排在并列第七十七位;洪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27%,排在并列第七十四位。隋唐五代洪子舆,睿宗时官侍御史。宋元洪觉范(1071~1128),字觉,自号寂音,江西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宋代诗人、散文家、僧史家、佛学家。有人认为洪觉范是宋代诗僧中的翘楚。洪适(1117~1184),字温伯,晚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人。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洪皓(1088~1155),鄱阳人,字光弼,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宋代词人。曾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始终不屈,时人将其与苏武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