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漕运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79
转发:0
评论:0
春秋战国春秋前期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秦穆公下令从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用庞大船队通过渭河、黄河、汾河运送几千石粮食到晋国都城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是为泛舟之役。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发邗沟,沟通长江和淮河:从扬州引入长江水经过樊梁湖、博芝湖、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从水路调兵运粮。三年后,吴王夫差扩展邗沟,开荷水运河,接通泗水。秦汉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攻匈奴时,为了统一岭南,令监禄(史禄)开凿灵渠(兴安县),接通漓江、湘江,方便军粮漕运。与陕西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楚汉相争时期,萧何将关中粮食转漕前线以供军食,对汉军的后勤起了保障作用。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沿秦岭北麓开凿人工运河漕渠,与渭河平行,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的时间大量缩短。隋唐隋朝开发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永济渠,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成为庞大的运...

春秋战国

春秋前期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秦穆公下令从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用庞大船队通过渭河、黄河、汾河运送几千石粮食到晋国都城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是为泛舟之役。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发邗沟,沟通长江和淮河:从扬州引入长江水经过樊梁湖、博芝湖、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从水路调兵运粮。三年后,吴王夫差扩展邗沟,开荷水运河,接通泗水。

秦汉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攻匈奴时,为了统一岭南,令监禄(史禄)开凿灵渠(兴安县),接通漓江、湘江,方便军粮漕运。与陕西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楚汉相争时期,萧何将关中粮食转漕前线以供军食,对汉军的后勤起了保障作用。

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沿秦岭北麓开凿人工运河漕渠,与渭河平行,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的时间大量缩短。

隋唐

隋朝开发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永济渠,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成为庞大的运河水运网。隋朝开发的大运河,经过元、明、清各朝的扩建,成为历代漕运的运输网。

唐朝宝历二年(826年),漕渠浅,运输不及期,盐铁使王播从七里港引渠东注官河,以便漕运。

宋朝

宋朝都城大梁有四河通漕运:汴河、黄河、惠民河、广济河。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976年),通过汴河运入汴京的漕粮达550万石,到宋仁宗天圣初年(1023年)运入汴京的漕粮达800万石。

元朝

元朝设京畿都漕运司、江淮都漕运司,秩正三品;江淮漕运司运漕粮至中滦,京畿漕运司再从中滦运漕粮至大都。造漕运船三千艘。元朝的漕运以海运为主,运河只占辅助地位。

明朝

漕运

漕运总督衙门旧址

漕运

昔日南船北马的交通枢纽清江浦

明代太祖时,设京畿都漕运司,设漕运使。洪武元年设漕运使,正四品;又在淮安府城中心设立漕运总督署,负责漕运事务,明代每年漕粮运量保持在400万石上下。又在安庆、苏州、杭州、九江、樟树镇和饶州(鄱阳)设立造船厂,但位于淮安府城西北15千米的清江浦的漕船厂规模最为庞大,东西绵延长达23华里,属于工部分司管理。 在明代,规定全国农民缴纳的漕粮赋税总额是2950万石,其中1200万石由地方政府支配,800万石供应西北边防部队,120万石供应南京,820万石供应北京。

自1415年起,明朝规定漕运全部经由内河,停止海运。此后直到19世纪才有所改变。因此,在明、清两代,大运河的运输量远远超过元代。直到近代海运和现代陆路交通兴起以前,京杭大运河的货物运输量一般占到全国的3/4。 明、清两代,大运河沿线也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商业中心城市,在长江以北的半个中国,所有的繁华几乎都集中在运河沿线:扬州,淮安-清江浦,济宁和临清。

在明朝,漕运先后采取过支运、兑运和长运3种形式。 支运是纳税人自行将税粮运到指定的仓库:支运规定苏、松、常、镇、杭、嘉、湖诸地粮,拨运淮安仓;扬州、凤阳、淮安拨运济宁仓;以三千艘支淮安粮运到济宁,以二千艘支济宁粮运赴通州;自淮至徐以浙、直军,自徐至德以京卫军,自德至通以山东、河南军,以次递运;岁四次,可运三百万余石。 长运,又称改兑,是由军队承担运粮任务:令里河官军运赴江南水次交兑,而官军长运,遂为永制。 兑运则是一种过渡形式:民间但运至淮安、瓜州,兑与卫所官军,运载至京,给与运费及耗米。

明人邱濬估计,“河漕视陆运之费省什三四,海运视陆运之费省什七八”(《大学衍义补》)。

明朝各省规定的漕粮份额

浙江:630000石

江西:570000石

河南:380000石

山东:375000石

湖广:250000石

南直隶:1794400石

清朝

清朝基本沿用了明朝制度,但弊病很多,漕运问题令清朝政府十分头痛。道光五年(1825年)于上海设海运总局,天津设收兑局,以琦善等总办首次海运。天津在清代后来居上,超过临清,曾以“小扬州”自豪。鸦片战争前,清初漕粮收入每年约为四百万石。

晚清时期发生了一系列与漕运有关的事件,最终导致漕运的衰落:

1842年,英军在鸦片战争后期,不惜付出重大代价,攻占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封锁漕运,使道光皇帝迅速作出求和的决定,不久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成为整个战争中决定性的一战。

1853年后,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和安徽沿江一带十多年,运河漕运被迫中断。战争极其惨烈,期间运河沿线的主要城市,包括扬州、清江浦、临清、苏州和杭州都遭受重创,部分甚至全部焚毁。

1855年黄河改道后,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废。从此漕运主要改经海路。

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正式用轮船承运漕粮。

1901年,停止运河漕运。

1904年,撤废漕运总督。

1911年,津浦铁路全线通车。从此京杭大运河以及沿线城市的地位一落千丈。

参考

黄仁宇著,张皓等译:《明代的漕运》(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ISBN 7-80148-76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漕运总督
创设始设于明景泰二年(1451年),驻节于南直隶淮安府城(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全称为“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不仅管理跨数省长达3000多华里的运河沿线,并且还地方行政事务,在明代和清初(1649-1659)兼庐凤巡抚,管理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庐州府和徐州、和州和滁州3州;自清末的1860年(咸丰十年)起节制江苏长江以北诸镇、诸道。而各省的督粮道,都隶属于漕运总督。隋唐以后历代朝廷都十分重视运河漕运,以其为国家经济的命脉。自隋代开凿大运河,朝廷就在淮安设漕运专署,宋设江淮转运使,东南六路之粟皆由淮入汴而至京师。明朝在设立漕运总督之前,1404年,永乐皇帝设武职漕运总兵,为正二品衔,率12万军队,专门负责漕运。1451年,设立文职的漕运总督,与总兵同理漕务,称为文、武二院,二者享有同等的权力。每年年初,总漕巡视扬州,经理瓜洲和淮安的漕船过闸事宜,总兵到徐州督管漕船过...
· 漕运衙门
位于淮安的总督漕运部院尚保存完好通州漕运码头上的箭楼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如何加强对运河和漕运的管理,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所面临的问题。随着漕运在社会政治与经济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愈加重要,专门的漕运衙门也就应运而生。史书上关于漕运专业管理机构的最早设置年代是隋朝,当时设有漕运专署。到了宋朝,除设有江淮转运使外,北宋还在开封设排岸司和纲运司,将漕运分为两个系统:排岸司负责运河工程管理及漕粮验收、入仓,纲运司负责随船押运。北宋时运河所经的曹郓济泗等州和广济军均设排岸机构,共有15名指挥和7500名兵士,汴京则有排岸分司四处。据《宋会要》记载:“汴京四排岸司:东司在广济坊,掌汴河东运,江淮等路纲船输纳及粮运至京师,分定诸仓交卸,领广济装卸,役卒五指挥,以备卸纲牵驾,以京朝官二人充任。西司在顺城坊,领汴河上漕,以京朝官一人负责装卸;南司在建宁丰台,领惠民...
· 唐朝帝国——漕运
?在唐代若想以可接受的成本来远距离运输粮食和其他大宗货物,除漕运之外别无他途。在北方,主要的河流系统数量很少,且需要经常挖去淤泥。但即使通过疏浚,运河仍然是如此曲折浅狭,以致要挖掘人工运河来代替天然河道。北方的降水并不充足,当更多的水流入灌溉渠以种植粮食,更少的水流入河中承载装满货物的驳船,结果便是唐朝前半期北方水运发展有限。这种限制的一个后果是降低了军队大规模移动的能力。唐初与唐末的流寇能够在地域间大规模转移,抢光一地后再移至下一地,官军则不能如此。为了供应一支由多达几万甚至10万名士兵组成的军队,需要来自粮仓和其他储备设施的定期粮食运输。军队规模越大,越需要停留在漕运所及的范围内,因而机动性也就越弱。但是受限的漕运造成的最重要影响是各个城市只能依靠其周边地区生产的农产品,这延缓了农业专业化的发展。唐以前的帝国基本都只重视区域性发展,每个地区致力于满足其自身的需求。长途运输的对象只有运往...
· 历史解析——漕运
?在唐代若想以可接受的成本来远距离运输粮食和其他大宗货物,除漕运之外别无他途。在北方,主要的河流系统数量很少,且需要经常挖去淤泥。但即使通过疏浚,运河仍然是如此曲折浅狭,以致要挖掘人工运河来代替天然河道。北方的降水并不充足,当更多的水流入灌溉渠以种植粮食,更少的水流入河中承载装满货物的驳船,结果便是唐朝前半期北方水运发展有限。这种限制的一个后果是降低了军队大规模移动的能力。唐初与唐末的流寇能够在地域间大规模转移,抢光一地后再移至下一地,官军则不能如此。为了供应一支由多达几万甚至10万名士兵组成的军队,需要来自粮仓和其他储备设施的定期粮食运输。军队规模越大,越需要停留在漕运所及的范围内,因而机动性也就越弱。但是受限的漕运造成的最重要影响是各个城市只能依靠其周边地区生产的农产品,这延缓了农业专业化的发展。唐以前的帝国基本都只重视区域性发展,每个地区致力于满足其自身的需求。长途运输的对象只有运往...
· 祁藻整顿盐革漕运
整顿盐政,改革漕运盐政与漕运,是户部管理的两件大事。盐税是清朝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漕运是关系清朝京师稳定的大事,每年都有400余万担粮食由数千艘粮船经大运河往北运至京师,作为官俸和军饷。可以说,漕运一日不至,北京就会人心动摇,皇室不安。道光年间,因盐政败坏,盐税亏空高达6000余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半的税务总收入。漕运亦因黄河水患严重,运河淤泥塞梗,直接威胁到朝廷的漕粮正供。虽在道光六年首创海运,后因漕运官僚百般阻挠和破坏,随着运河的逐渐疏通,道光七年,漕运又统归河运,海运试办仅一年,就草草收场了。祁藻在道光二十一年三月任户部尚书,九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二十五年领命管理户部三库事务。此时他所面临的是盐税亏空,国库银被盗,漕运不济,筹饷繁剧,财政状况十分困难的局面。当时户部实际库银仅有293万两。200余万购银子如何应付当时的财政支出,这既是皇帝焦急的事情,也是这位刚上任不久的户部尚书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