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盟战争
法国出兵
17世纪后期,法国因在遗产战争、法荷战争与重盟战争中接连获胜而进入了更大的军事扩张轨道,其海陆两军的军力冠绝欧洲,因此路易十四决定继续对外进行征服以完成其称霸欧洲的梦想。此时法国的强邻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正在与奥斯曼土耳其作战(从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到1687年奥国占领全部的匈牙利),路易十四决定借此时机,在德意志地区扩张其影响力。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察觉到路易十四的意图,于是在1686年7月9日组成奥格斯堡同盟,希望能阻止路易十四在德意志扩张。可是路易十四却在1688年8月,乘哈布斯堡王朝刚在东面战胜土耳其,西面兵力薄弱之机,开始执行进侵哈布斯堡王朝的速战计划,“大同盟战争”正式开启。10月,法军攻占帕拉蒂纳特,并于次年彻底毁灭这个地区。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只得在东方以部分兵力牵制着土耳其,并分兵西线对付法国。
缔结同盟
欧洲各国对路易十四的举动感到大为震惊,深怕法国下一个目标会是自己,因此很快便站在支持哈布斯堡王室的一方。1689年5月12日哈布斯堡王朝与荷兰缔结了维也纳条约,其宣明共同对抗法国扩张,并以恢复欧洲旧秩序为目的,在其后一年半的时间里,英国、西班牙、与德意志三个诸侯国: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相继加入,结果组成了反法大同盟。
欧洲战事
1692年的拉和岬海战,英荷舰队击败刚称霸的法国海军,从此法国海军不断衰落,英国海军成为欧洲第一。图为被攻击焚烧的法国船舰。
太阳王的死敌——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1688年他发动光荣革命,跃升为英荷两国的共同领袖,并率领14万的英荷联军,成为大同盟的主力
因为大同盟的结成,法国速战取胜的计划遇到阻碍,并且被迫在事前无作持久作战准备的情况下打了一场长达9年的大型战争。在不列颠群岛上,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领2.1万精兵发动光荣革命,推翻路易十四的盟友詹姆斯二世、成为英王威廉三世兼荷兰执政,并在1690年的爱尔兰的博因河战役中,打败试图复位的詹姆斯二世;后来又在1692年的 拉和岬海战 ( 英语 : Battles of Barfleur and La Hogue ) ,派遣英荷联合舰队,打败新兴称霸的法国海军,取得制海权的优势。英国史学界认为,1689年英国参与反法同盟的行动,开启了英法第二次百年战争(1689-1815年)。
在欧洲大陆,这场战争以持久战为主,并且以围攻较多,而重要战役则较少,双方亦未曾进行过决定战事局势的大决战。陆战主要战场在低地国家如南尼德兰,次要战场则在意大利和西班牙。至1695年1月,法国虽然所战皆捷未尝败绩,但当月路易十四最重要的将军之一、在法荷战争与这场大同盟战争中战功彪炳的卢森堡元帅去世,使法国开始保不住陆战的优势。很快在同年,威廉三世趁机夺回比利时重镇那慕尔,大致确认他和路易十四战成平手的格局。但同时所有参战国都因这场持久战而使自身的经济负担过重,因此战事趋向议和。
海外战事
在欧洲大陆战场上双方僵持着的同时,美洲大陆的战争亦打响了,这通常被分开称为威廉王之战。英军攻占了法国的卢瓦尔港,但却攻不陷魁北克;而弗隆特纳克伯爵统率的法军,则在纽约州斯克奈塔第与新英格兰地区打败英军,但也攻不陷英国的波士顿。而在海战上,英国海军则战胜了法国海军。
东印度地区上,英荷联军则呈现压倒性的优势,自169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海陆军,将法国东印度公司的大本营──印度的本地治里占领之后,法国的东印度贸易从此一路萧条,任由英荷商人主宰东方的贸易路线。
和议
因为交战双方都没预期战争会持续这么久,因此均欲停战。当时法国农业在1694年底的大寒灾中受到巨大打击,估计有二百万人冻饿病死 ;富裕的荷兰也被迫向趁机抬价的德意志诸国购买昂贵的谷物,1696年英王威廉三世甚至感叹他“已经一贫如洗了”;英国的反战情绪也不断升高,使得反战的托利党被选为新的国会多数派。
刚开始当1695年路易十四开始单独与奥格斯堡同盟的成员之一,萨伏依公爵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展开秘密的和平谈判时,大同盟各成员国先后响应。1696年夏天,法国与萨伏依公爵单独签订了杜林条约。在1697年秋天,法国与大同盟各国签订雷斯威克条约,降低对荷兰的关税并归还1679年以后占领的大多数领土(包括大部分的萨伏依、德意志的洛林与卢森堡、西班牙东部的加泰隆尼亚),只保留着史特拉斯堡和西班牙殖民地海地;同时路易十四承认威廉三世为合法的英王(取消对詹姆斯二世的支持),至此大同盟战争正式结束。
战后发展
虽然双方暂时平手休战,但法国与英国及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积怨并没因此而化解,结果四年后双方又爆发了另一场大战,亦即是法王路易十四在位时第四场重要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