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齐民要术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85
转发:0
评论:0
背景《齐民要术》作者为东魏(534-550)贾思勰,是齐郡益都县(今山东寿光)人,记述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即今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山东中北部的农业生产,盖述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贾思勰青年时代,正值北魏孝文帝所倡孝文汉化运动的高峰,朝廷议政以农为首,督办农业,违者免官。太和九年(485年)又实行均田制,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规定种植五谷和瓜果蔬菜,植树造林。自东汉后的200年间,各地战火频起,农业生产受到破坏,但农业技术并未中辍。魏晋时期,人字耙和无齿耙开始出现,形成“耕-耙-磨”结合的耕作技术,加强旱地防旱的技术,北魏时又积累了一整套针对不同季节的“耕-耙-磨”经验。在此中背景下形成的《齐民要术》,初以手抄本传播,除了详细记录农业,亦抨击商贾漠视民生,“买贱鬻贵”(平买贵卖),但书中对市场有助货物流通、减少荒灾的作用非常重视,该文资料或为后人所...

背景

《齐民要术》作者为东魏(534-550)贾思勰,是齐郡益都县(今山东寿光)人,记述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即今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山东中北部的农业生产,盖述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

贾思勰青年时代,正值北魏孝文帝所倡孝文汉化运动的高峰,朝廷议政以农为首,督办农业,违者免官。太和九年(485年)又实行均田制,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规定种植五谷和瓜果蔬菜,植树造林。

自东汉后的200年间,各地战火频起,农业生产受到破坏,但农业技术并未中辍。魏晋时期,人字耙和无齿耙开始出现,形成“耕-耙-磨”结合的耕作技术,加强旱地防旱的技术,北魏时又积累了一整套针对不同季节的“耕-耙-磨”经验。

在此中背景下形成的《齐民要术》,初以手抄本传播,除了详细记录农业,亦抨击商贾漠视民生,“买贱鬻贵”(平买贵卖),但书中对市场有助货物流通、减少荒灾的作用非常重视,该文资料或为后人所加。《齐民要术》推崇耿寿昌之常平仓、桑弘羊之均输法皆为“益国利民,不朽之术”,并嘲笑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自《齐民要术》推出后,引起历代政府重视,北宋时期的官刊善本不易看到,有“非朝廷人不可得”之说。明代王廷相(1474-1594年)称它为“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术”,唐、宋以来出现不少农书,无不以它为范本,其中,元《农桑辑要》、王祯《王祯农书》、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清《授时通考》均受其影响。

约19世纪传到欧洲,英国学者达尔文(1809年 - 1882年)在其名著《物种起源》和《植物和动物在家养下的变异》曾提及参阅了“一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并援引有关事例作为进化论的佐证,有说该书正是《齐民要术》。该书约于唐末时传入日本,至今日本还藏有北宋最早刊印的残本。

内容

《齐民要术》主要记述北朝时期的生产活动。如序文所言

。书中举凡五谷、瓜果、蔬菜、树木的栽培,牲畜、家禽、养鱼,酒、酱、醋、豉脯、羹、臛(肉羹)、葅(泡菜)、饼、饭、饴、糖等的制作,以及煮胶、造墨的方法等,均有论述,其中许多技术,不见以前的农书或文献。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

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

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

卷四:园篱、栽树(园艺)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卷五:栽桑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

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

卷七:货殖、涂瓮各1篇(酿造)、酿酒4篇;

卷八、九:酿造酱、醋,乳酪、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篇;

卷十:非中国(指北魏以外)物产者1篇,记热带、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

书中每一章节,由篇题、正文和经传文献组成。篇题援引历史文献,备有有注文,述说异名、别名、品种、地方名产、物种来源及其性状特征;该书亦有作者亲身验证的经验,如书中指济州以西(今鲁西)的长辕犁不及齐人的尉犁“柔便”;蚕茧用盐杀蛹法比曝晒为好。

在此书之前,《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对农学有所专述,但主要讲述栽培。西汉《汜胜之书》存者不过3000余字,但内容只记有种植业。《四民月令》虽已涉及农、林、牧、副,却略于技术而重于农事之安排。

版本

《齐民要术》历来版本众多,除了原作外,一般相信杂记内容由后人掺入,现存版本则有

北宋崇文院刻本,孤本残卷现存日本,有杨守敬影描本,存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1914年罗振玉将杨守敬影描本以珂罗版印行。

北宋崇文院刻本的日本抄本,藏日本金泽文库。

南宋张辚刻本,已失。

南宋本张辚刻本的明代抄本,十卷完整、无缺页错页;1922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收入此版的影印本。

南宋本张辚刻本的元代刻本、明代马直卿刻本、明末胡震亨——毛晋刻本、清代张海鹏刻本、清末袁昶刻本(渐西村舍本)、日本山田罗谷刻本及仁科干复刻本、日本金泽文库旧抄卷子本。

注释上现有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缪启愉《齐民要术译注》等。

《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荟要》都收入《齐民要术》

参考文献

《齐民要术》缪启愉缪桂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ISBN 978-7-5325-5153-8

研究书目

石声汉:《石声汉农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谁?古代农书《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谁?《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533年-534年),它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贾思勰,益都(今属山东)人。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
· 贾思勰与农学巨著《齐民要术》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贾思勰(386~534年),齐郡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但他同一般的富贵子弟和读书人不同,他从不轻视劳动,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有着发展生产和富国强民的热切望。贾思勰最推崇的是像龚遂、召信臣和王景那样的良吏,他们都因重视推广农业生产技术而为老百姓所称道,因此他决心成为对民众生产生活有用的人。贾思勰曾做过地方官,他很关心群众疾苦,常跟他们谈论生产上碰到的事情,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当地有经验的老农请教。因此,贾思勰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他感到有必要把这些经验写出来,于是,《齐民要术》一书就应运而生了。《齐民要术》是中国公元6世纪时的一部最完整的、最系统的、内容最丰富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一种农学书。它在总结中国的农业生产经验技术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贾思勰像][《齐民要术》书影]约在永熙二年至武定二年间(533~544),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贾思勰是青州(今山东寿平县)人,生平不详,曾任高阳太守。《齐民要术》共10卷92篇,11万多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农业范畴。卷首有“序”和“杂说”各一篇。“序”是全书的总纲,“杂说”则被认为是后人所作。该书主要内容有:土壤耕作和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园艺和植树技术,包括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动物饲养技术和畜牧兽医;农副产品加工和烹饪技术等。书中引用了100多种古代农书和杂著的内容,使《汜胜之书》、《四民月令》及《陶朱公养鱼经》等一些佚失著作的部分内容得以保存下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齐民要术》系统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取材布局,为后世的农学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据。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善的农学名著,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
· 古代农业技术成就-《齐民要术》
贾思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编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内容丰富、规模巨大的农业生产技术著作,是我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贾思勰,益都(今属山东)人。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大约...
· 酒文化―酒与诗词―《齐民要术》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节录)【原文】曲并酒第六十四作三斛曲法:蒸、炒、生,各一斛。炒麦:黄,莫令焦。生麦:择治甚令精好。种各别磨。磨欲细。磨讫,合和之。七月取中寅日,使童子著青衣,日未出时,面向杀地,汲水二十斛。勿令人泼水,水长亦可泻却,莫令人用。其和曲之时,面向杀地和之,令使绝强。团曲之人,皆是童子小儿,亦面向杀地,有污秽者不使。不得令人室近。团曲,当日使讫,不得隔宿。屋用草屋,勿使瓦屋,地须净扫,不得秽恶;勿令湿。画地为阡陌,周成四巷。作"曲人",各置巷中,假置"曲王",王者五人。曲饼随阡陌比肩相布。布讫,使主人家一人为主,莫令奴客为主。与"王"酒脯之法:湿"曲王"手中为碗,碗中盛酒、脯、汤饼。主人三遍读文,各再拜。其房欲得板户,密泥涂之,勿令风入。至七日开,当处翻之,还令泥户。至二七日,聚曲,还令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