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平夏城之战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8
转发:0
评论:0
经过公元1096年(北宋绍圣三年)冬天十月,西夏小梁太后与夏崇宗李乾顺亲自率领军队,号称五十万大军,进攻宋国鄜延路,但各州县均守御完备,夏军只好进攻金明砦,将精骑留在龙安砦附近。夏崇宗母子亲临前阵,擂动战鼓,西夏军将士士气高涨,洪水般涌入金明砦,将守将皇城使张舆和二千五百名宋军几乎屠杀一空,只有五人得脱,并缴获大量物资。胜后西夏向宋国上表称:“朝廷待我刻薄,本来要攻打鄜延,但因为我恭顺,所以只取金明,未失臣节。”。宋哲宗听闻夏人入寇,对此处之泰然:“五十万众深入吾境,最多不过十日,攻占一二个砦子。”后来战事竟如宋哲宗所料。其后知渭州章楶建议对西夏采取经济制裁与碉堡作战,为了实践这套战术,他在石门峡江口好水河修建二城,被赐名平夏城与灵平砦。随后宋军在第二年进行军事报复,攻克西夏洪州、宥州、会州、青唐等地,环庆钤辖张存一度占据盐州,但他在胜利回师途中,被西夏军追袭并纵火,四面攻击。宋军蕃官承制

经过

公元1096年(北宋绍圣三年)冬天十月,西夏小梁太后与夏崇宗李乾顺亲自率领军队,号称五十万大军,进攻宋国鄜延路,但各州县均守御完备,夏军只好进攻金明砦,将精骑留在龙安砦附近。夏崇宗母子亲临前阵,擂动战鼓,西夏军将士士气高涨,洪水般涌入金明砦,将守将皇城使张舆和二千五百名宋军几乎一空,只有五人得脱,并缴获大量物资。胜后西夏向宋国上表称:“朝廷待我刻薄,本来要攻打鄜延,但因为我恭顺,所以只取金明,未失臣节。” 。

宋哲宗听闻夏人入寇,对此处之泰然:“五十万众深入吾境,最多不过十日,攻占一二个砦子。”后来战事竟如宋哲宗所料 。

其后知渭州章楶建议对西夏采取经济制裁与碉堡作战,为了实践这套战术,他在石门峡江口好水河修建二城,被赐名平夏城与灵平砦。

随后宋军在第二年进行军事报复,攻克西夏洪州、宥州、会州、青唐等地,环庆钤辖张存一度占据盐州 ,但他在胜利回师途中,被西夏军追袭并纵火,四面攻击。宋军蕃官承制赵宗锐等人被杀,盐州得而复失,不过西夏亦因为之前宋军的报复而元气大伤。

平夏城的修建,使得西夏军从没烟峡进攻宋国的通道被堵死,因此在公元1098年(绍圣五年),小梁太后偕同夏崇宗李乾顺再次猛攻平夏城,但西夏军遇到大雪人困马乏,最终惨败。章楶遣折可适、郭成轻骑夜袭,俘获西夏大将嵬名阿埋与妹勒都逋及其族人 ,史称平夏城之战。

大捷的消息传出后,宋哲宗亲自到紫宸殿接受大臣的祝贺,并擢章楶为枢密直学士、龙图阁端明殿学士,进阶大中大夫 。随后宋军兴建西安州与天都寨,打通泾原路与熙河路,控制横山大部分地区后,秦州变成内地,宋军取得对西夏战略上的优势。

宋朝控制横山地区后,西夏处境日益艰困。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西夏发生政变,在辽国暗助下,小梁太后被设计毒杀,随后西夏以皇太后逝世为理由,向宋国遣使告哀并谢罪,宋国表示不接纳西夏的使节 。不过辽国随即派遣签书枢密院事萧德崇,为宋夏两国“调停” ,最后宋国只好接受西夏的求和。

参考文献

《宋史· 卷486·夏国传下 》

相关条目

李元昊

宋仁宗

西夏

北宋

范仲淹

宋朝

永乐城之战

熙河开边

横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夏侯渊平陇右、凉州之战
一、概述曹操族弟夏侯渊字妙才,《魏书》记载: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故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大破凉州诸军。十七年,委任夏侯渊镇守长安,督关中,监视马超、韩遂的残余势力。夏侯渊击马超馀众梁兴等屯于蓝田。十八年,汧氐叛迎马超。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为了彻底扫平西凉诸军和叛乱诸羌,护军将军夏侯渊与张郃、张既等率领三、四万精锐曹军出陈仓、破马超、过略阳、战兴国、斩韩遂、降高平屠各,进而,围枹罕擒“河首平汉王”宋建,又派张郃“平河关,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诸羌尽降,陇右全部平定。此次出战夏侯渊所督诸军狂飙猛进、追亡逐北,全部时间不足十个月,行程达到1500多公里,大型战斗三次,破敌十余万,解决了关中、陇右反叛势力的威胁,并且多次出现后汉三国不多见的“轻兵步骑,抛弃辎重”的突袭战法,而且收效很大。曹操曾明令嘉奖曰:“宋建造为乱逆...
· 夏侯渊平陇右、凉州之战
曹操族弟夏侯渊字妙才,《魏书》记载: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故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大破凉州诸军。十七年,委任夏侯渊镇守长安,督关中,监视马超、韩遂的残余势力。夏侯渊击马超馀众梁兴等屯于蓝田。十八年,汧氐叛迎马超。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为了彻底扫平西凉诸军和叛乱诸羌,护军将军夏侯渊与张郃、张既等率领三、四万精锐曹军出陈仓、破马超、过略阳、战兴国、斩韩遂、降高平屠各,进而,围枹罕擒“河首平汉王”宋建,又派张郃“平河关,渡河入小湟中“,河西诸羌尽降,陇右全部平定。此次出战夏侯渊所督诸军狂飙猛进、追亡逐北,全部时间不足十个月,行程达到1500多公里,大型战斗三次,破敌十余万,解决了关中、陇右反叛势力的威胁,并且多次出现后汉三国不多见的“轻兵步骑,抛弃辎重”的突袭战法,而且收效很大。曹操曾明令嘉奖曰:“宋建造为乱逆三十馀年...
·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赵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阬杀赵军约45万。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数战连胜,致使赵军损失惨重,战场上的局面对赵国极其不利。赵王由于战争接连失利,遂求和秦国,不成被戏耍,再加上廉颇固守不战使赵国蒙羞。秦见赵国固守不战,便派间谍散布廉颇投降的谣言并扬言秦不怕廉颇,怕的是赵奢(曾大败秦国)之子赵括。于是赵王不听虞卿和蔺相如等的谏言,执意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暗中任命名将白起为统帅,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切断赵军粮道,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
· 高平之战
北汉入侵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周太祖郭威去世,养子柴荣继位称帝,史称周世宗。建都太原的北汉主刘崇闻讯,十分高兴,他认为后周有丧事,天子新立,无力征战,正是兴兵灭周的好时机。他遣使与契丹通好,自称“侄皇帝”,乞求契丹派兵合攻后周。二月,契丹派大将杨衮带领骑兵万余及步兵五六万人,号称十万,到达太原,北汉主以张元徽为先锋,领兵三万,联合进逼泽、潞二州,后周泽潞节度使李筠以两千步骑抵御联军,在太平驿(今襄垣西北)被打败。联军乘胜包围,除留少量部队围困潞州(今长治)外,大部队长驱南下泽州(今晋城),企图一举灭亡后周。柴荣亲征周世宗得到入犯警报,决定亲征抵抗,亲率周军北上太行,迎击契丹北汉联军。但朝中大臣大多反对,特别是宰相冯道极力进谏。柴荣说:“昔日唐太宗平定天下,都是亲自出征。”冯道说:“陛下不能和唐太宗相比。”柴荣又说:“汉军乃是乌合之众,若遇我军,如泰山压卵。”冯道仍说:“陛下不是泰山...
· 陉城之战
远交近攻魏国人范雎因受魏国相国魏齐迫害而逃往秦国。到了秦国,范雎以客卿身份向秦昭襄王进言,针对穰侯魏冉屡次带领秦军跨越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劳师动众却又收获很小的缺点,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的策略。即是以恩威并用的办法亲近魏、韩两国,威胁楚、赵两国,迫使齐国恐惧后主动依附秦国,待齐国依附后,然后再向临近秦国的韩、魏两国发动进攻,拓展土地。秦昭襄王采纳范雎的建议,对临近的韩、魏两国发动进攻。这样,得寸土则为秦国之寸土;得尺土则秦国的尺土。秦昭襄王表示赞许,任命范雎为客卿,参与秦国大事。陉城之战当时,韩国与秦国疆界相错如织绣,“天下有变,为秦害者莫大于韩”(《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韩国经白起几次攻伐,国力日弱,但还有一定力量。秦国决定对韩国发起进攻。公元前264年,秦昭襄王命武安君白起进攻韩国的陉城(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东北),接连攻拔韩国陉城等九座城邑,斩杀韩军五万,此战是为陉城之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