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国本之争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8
转发:0
评论:0
起因王氏原为慈宁宫宫女,在张居正主政的万历九年(1581年)的某一天,明神宗往慈宁宫向慈圣皇太后请安。当时太后不在,王氏端水让他洗手,他一时兴起,就“宠幸”了王氏,王氏受孕后,太后询问皇帝。皇帝起先不承认是他的作为,太后命人取《内起居注》查看,至此皇帝方勉强承认,后封王氏为恭妃。当时宫中称宫女为“都人”,明神宗因此称朱常洛为“都人子”,不喜欢他。明神宗嫔妃众多,其中最宠爱郑氏,万历十年(1582年)封为淑妃,次年进为德妃。到万历十四年(1586年),郑氏生子,即朱常洵。明神宗大喜,有意进封为皇贵妃,这对恭妃冷落的态度有鲜明的对比。很快,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过程朝臣拥护朱常洛明朝大臣受到流言影响,纷纷建议尽早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破除流言。万历十四年(1586年)郑氏生子同年,首辅申时行上疏,列举明英宗两...

起因

王氏原为慈宁宫宫女,在张居正主政的万历九年(1581年)的某一天,明神宗往慈宁宫向慈圣皇太后请安。当时太后不在,王氏端水让他洗手,他一时兴起,就“宠幸”了王氏,王氏受孕后,太后询问皇帝。皇帝起先不承认是他的作为,太后命人取《内起居注》查看,至此皇帝方勉强承认,后封王氏为恭妃。当时宫中称宫女为“都人”,明神宗因此称朱常洛为“都人子”,不喜欢他 。

明神宗嫔妃众多,其中最宠爱郑氏,万历十年(1582年)封为淑妃,次年进为德妃。到万历十四年(1586年),郑氏生子,即朱常洵。明神宗大喜,有意进封为皇贵妃,这对恭妃冷落的态度有鲜明的对比。很快,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 。

过程

朝臣拥护朱常洛

明朝大臣受到流言影响,纷纷建议尽早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破除流言。万历十四年(1586年)郑氏生子同年,首辅申时行上疏,列举明英宗两岁、明孝宗六岁被立皇太子为例,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明神宗以长子幼弱为由,等两三年后再举行 。这加深群臣的不安,户科给事中姜应麟、吏部员外郎沈璟等人纷纷殊请册立东宫。其中姜应麟措词激烈,让明神宗激怒,将奏折扔在地上,对身边宦官说“册封贵妃,初非为东宫起见,科臣奈何讪朕!”遂降旨:“贵妃敬奉勤劳,特加殊封。立储自有长幼,姜应麟疑君卖直,可降极边杂职。”于是贬姜应麟为大同广昌典史。吏部员外郎沈璟、刑部主事孙如法相继上言,都被处罚 。但自明神宗处罚姜应麟的谕旨也指出立太子一定会依长幼顺序册立 。

此后大臣仍然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并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集体要求册立,并且杜门请辞,向明神宗施加压力。明神宗只好推至明年、或皇子十五岁时,之后又推说延至万历二十年春举行。到次年八月工部张有德提议需要动工准备,然而被明神宗以不准奏扰为由罚禄三月。首辅申时行与大臣等人上疏反对,明神宗大怒,然而申时行又暗中表明辩白。此事后申时行名誉扫地,被弹劾后只得辞职返家。众大臣或被罢黜,或被廷杖 。

三王并封之礼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年正月,明神宗加快了改立进程,下手诏给大学士王锡爵,要将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和皇五子朱常浩一并封王,以后再择其中善者为太子。王锡爵既怕得罪皇帝,又怕被朝臣攻讦,于是上疏请由长子拜皇后为母,如此长子就是嫡子。然而神宗只以“三王并封谕”告示朝臣,继续准备行三王并封之礼,顿时朝中大哗。因为王锡爵这么一说,等于明指朱常洛还需要补办手续,才有机会成为太子,但朱常洛本来就应该是太子。此种作法,质疑了朱常洛做太子的合法性,因此大臣们纷纷指责王锡爵谀帝邀宠,王锡爵无奈,自劾请辞,而神宗也迫于众议收回了前命 。

立常洛为太子

明万历廿六年(1598年)发生“第一次妖书案”,有人散发传单,指责郑贵妃意图换储,皇帝大怒,大量贬谪官吏。此立储事,前后纷争凡十五年之久,在慈圣皇太后的干预,首辅沈一贯的劝进下,明神宗终于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让步,立虚龄已二十的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为福王、朱常浩为瑞王、朱常润为惠王、朱常瀛为桂王。朱常洛出阁读书时,正值寒冬,太监不给太子生火取暖。朱常洛冻得浑身发抖,讲官郭正域怒斥太监,太监们才给他生火。卅一年(1603年)发生“第二次妖书案”,又有人散发传单指责郑贵妃,浙党首辅沈一贯乘机大力斗争东林党人,郭正域差点被杀。此后,福王又不赴封国洛邑,长期逗留京师,窥探储位,于是大臣们又纷纷开始上书要求其按祖制离京赴藩居住,这其中以大学士叶向高、礼部右侍郎孙慎行最为强势。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梃击案发生之后,全国士庶都认为郑贵妃要刺杀太子,拥立福王朱常洵,在朝臣的压力下,神宗终于命常洵到洛邑就藩 。

影响

国本之争是明朝后期万历年间的大事,诸多大臣都涉及到此事件中,许多人还被惩罚,明末三大案的爆发,引起的东林党争也在这期间开始。而且,此事也使得万历对政事更加心灰意懒,导致在位最后卅余年只召见群臣一次,史称“万历怠政”。最后,朱常洛没有得到父亲的关怀,也没有受到太子该受的教育,这一切都促使明朝灭亡的党争明显起来 。

参见

万历怠政

明末三大案

明光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国本之争简介:万历朝因以何人为太子争端不止
国本之争,又称争国本。是明朝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由于中国古代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所以被称为国本之争。当时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争夺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大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向明神宗建议立长子为太子,然而明神宗不喜欢宫女所生的朱常洛,却加倍宠爱郑贵妃,并且有意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却受到大臣与慈圣皇太后极力反对。由于明神宗迟迟不立太子,令群臣忧心如焚。朝中上下也因此分成两个派别,明神宗与群臣争论达15年之久。直到1601年,朱常洛才被封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为福王。但是福王迟迟不离京就任藩王。直到梃击案发生,对郑贵妃不利后,福王才离京就藩,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稳固。
· 卞国本
卞国本,主任中医师,教授,江苏省名中医,常州市卫生局医疗咨询专家库成员,江苏省及常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常州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医近40年,具有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诊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疑难杂症方面具有独特的诊疗技术,如擅长中医治疗小儿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尤对小儿哮喘、慢性咳嗽、迁慢性腹泻,厌食、病毒性心肌炎、紫癜、遗尿、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颇有研究,选方用药独特,自主研制的“固本防哮丸”对儿童哮喘缓解期疗效显著,而且能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儿童肺炎、中毒性菌痢、病毒性脑炎及其并发症心衰、呼衰、高热惊厥等危重急症。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的二项省级科研课题“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
· 明朝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万历想要立次子福王
所谓“国本”,就是国家的根本大事。在帝制时代,最重要的政治就是谁继承皇位。皇长子朱常洛是万历帝和宫女“”意外所生,他并不很喜欢。对这点,老辣的首辅申时行洞若观火,就在皇帝所宠爱的郑贵妃怀上孩子还没分娩时,害怕夜长梦多的申时行上疏皇上,请册立东宫。如果此时册立东宫,只能是皇长子。万历帝心中另有算盘,说皇长子还太小,此事不用着急。当时皇长子已经五岁,万历帝大概忘记了,自己也是在五岁时,被父亲隆庆帝册立为东宫的。所谓年幼只是托辞,压根儿他就不喜欢这位大儿子。十四年(1586)二月,皇帝宠爱的郑妃刚生下皇三子常洵,就立马被册封为皇贵妃。这太不寻常了,因为皇贵妃地位在后宫仅次于皇后,而王氏生育了皇长子已经五年了,还是恭妃,地位在皇贵妃之下,按理说为皇帝生育长子的功劳最大。皇帝如此行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显失公平。由母亲的待遇,大臣们就自然联想到他们的儿子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大家为皇长子担忧。今天看来...
· 国本之争过程:朱常洛因朝臣拥护保住了太子
朝臣拥护朱常洛明朝大臣受到流言影响,纷纷建议尽早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破除流言。万历十四年(1586年)郑氏生子同年,首辅申时行上疏,列举明英宗两岁、明孝宗六岁被立皇太子为例,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明神宗以长子幼弱为由,等两三年后再举行。这加深群臣的不安,户科给事中姜应麟、吏部员外郎沈璟等人纷纷殊请册立东宫。其中姜应麟措词激烈,让明神宗激怒,将奏折扔在地上,对身边宦官说“册封贵妃,初非为东宫起见,科臣奈何讪朕!”遂降旨:“贵妃敬奉勤劳,特加殊封。立储自有长幼,姜应麟疑君卖直,可降极边杂职。”于是贬姜应麟为大同广昌典史。吏部员外郎沈璟、刑部主事孙如法相继上言,都被处罚。但自明神宗处罚姜应麟的谕旨也指出立太子一定会依长幼顺序册立。此后大臣仍然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并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集体要求册立,并且杜门请辞,向明神宗施加压力。明神宗只好推至明年、或皇子十五岁时,之后又...
· 国本之争的结局:朱常洛最终稳定了太子之位
太子已经册立,国本之争算是结束了,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在册立之后,朱常洛的待遇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地位也没有因此而提升,处境依然很危险,万历三十一年的“妖书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妖书”的大意是说神宗立朱常洛为东宫只是迫不得已,以后必定会改立常洵。类似的“妖书”早在万历二十六年就曾出现过,名《忧危竑议》,此书假托朱东吉之口揭露了郑氏的夺嫡之念,但由于神宗的压制,此案未起波澜。“妖书”在太子册立后再次出现提醒廷臣,太子的位置依然不稳固。而且,“妖书”的出现也不是空穴来风,它与福王朱常洵之国的问题密切相关。为什么这么说呢?按照明代的定制,福王成年后就应该到他的封地去,谓之“之国”,但郑氏对于立储并没有彻底死心,还是把福王留在京师不让他就藩,而神宗也是三番两次地故意拖延,这实际上就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虽然太子已立,但随时都有可能被福王取代。于是廷臣争相奏请福王之国。对此,神宗先以福王府邸未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