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
明朝兴起后,蒙汉两族在北方边境的冲突不断。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刺太师也先遣使节2000余人,但诈称3000人向明廷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瓦刺借此挑起事端,兵分四路大举向内地侵犯。
针对瓦刺挑起的战事,明英宗不顾兵部尚书邝埜(kuàng yě)和侍郎于谦力谏,在宦官王振的蛊惑下,执意率二十五万大军亲征前线,最终酿成祸端,险些亡国。
明英宗朱祁镇画像
明军一开始制订的战略计划其实很简单:率领大军出大同,在大同北面与瓦剌军主力决战。
然而,受英宗崇信的王振独揽大权,随征文武大臣无法参与军政,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一个没什么文化,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宦官来统领几十万大军,本就荒唐可笑,但迫于王振的淫威,无人敢提出异议。许多大臣上奏反对皇帝亲征,都被王振驳回,甚至还有甚者,因反对出征而被王振打了板子。
王振画像
1449年7月17日,明朝大军出征。
据当时边关急报,蒙古军大约只有两三万人,王振认为,明军集结二十万,二十万对三万,怎么打都稳操胜券。于是他们前后只准备了五天便启程出征。
1449年7月19日,二十万明军出居庸关,过怀来,到达宣府。8月1日,明军到达大同。
此时,两军尚未交锋,但大同镇守太监郭敬向英宗和王振报告说也先因人数较少,不打算和明军正面对抗,于是主动北撤,从而诱明军深入。而王振充分发挥了他的无知。在看到瓦剌军北撤后,坚持要率军继续北进。
实际上,在明军到达大同之前,大同附近已经发生过一次激战。也先率瓦剌军有备而来,双方在阳和交战,明军战败,几乎全军覆没,领军大将宋瑛被斩,随军的大同镇守太监郭敬则装死逃过一劫,逃了回去。
王振决定要率军北进时,逃回来的郭敬向王振报告了阳和的战况,王振听完后有些害怕和担心,于是决定放弃北进,立刻班师回朝。
此时的明军刚刚到达大同,如果按原路撤退,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也先暂时摸不透这二十万大军的底细,也不会轻易进攻。
但王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临时改变撤军路线,带着大军前往自己的家乡蔚州——满足私欲,“衣锦还乡”。
本来从路线上来看,经过蔚州也没什么问题,过了蔚州,再过紫荆关,就可以入京,沿着这条路,平安回京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8月3日,明朝大军在王振的带领下开始回京。但没前进多远,部队突然接到命令,全军转向,回到大同,改从居庸关回京。对于这个决定,很多人都十分不解。继续前行,不久即可入京,现在突然改道要走一条远路,不知为何。
发布此命令的王振给出的解释是:秋收在即,大军路过蔚州地区,必定会践踏庄稼,现在全军转向,以免扰民。
“一心为民”的王振最终的目的的确达到了,保护了蔚州的庄稼,只不过代价是数十万条人命。
土木堡之变中明军的往返路线
8月10日,疲惫不堪的大军到达宣府。眼看大军就要进入居庸关,然后平安回京,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然而此时,一直跟在后面准备伺机而动的瓦剌军在也先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明军的弱点:趁其疲惫不堪,发动奇袭。
随即,也先立即命人向明军发起进攻。所幸,明军意识到了这一点,立即派出邠(bīn)国公吴克忠与将领朱勇率领两部大军共约五六万人,在鹞儿岭阻击瓦剌军。然而,朱勇的盲目自信,导致这两支部队在鹞儿岭惨败以至全军覆没。
至此,王振仍然拒不接受兵部尚书邝埜提出的“速撤入居庸关以求自保”的建议,坚持率残部退入土木堡。此时,明军将士极度缺水,瓦剌太师也先使诈,假装撤军,从而麻痹明军。王振信以为真,领人移营找水,结果,提前埋伏好的瓦剌军趁着明军将士往河边蜂拥而至时发起进攻,明军仓促迎战,数万大军死伤者大半,明军的三大营,几数覆灭,太师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兵部尚书邝埜(kuàng yě)、户部尚书王佐等五十余随行出征的文武大臣皆战死。
除少数人侥幸逃走,相当多的人被俘,包括英宗皇帝本人。而罪魁祸首王振也在一片混乱中被愤怒至极的将军樊忠用铁锤砸碎了脑袋(也有一说,王振是被瓦剌军杀死)。此时,英宗皇帝见大势已去,自己下马面南而坐。瓦剌军士兵发现他时,本想抢夺他的衣物,但见此人穿着打扮与众不同,便把他送去见了也先的弟弟赛刊王。一番询问后,才知此人是大明皇帝朱祁镇。于是,一国之君就此成为了阶下囚。
影视剧《女医明妃传》中英宗皇帝被俘的场景
土木堡兵败
自此,土木堡之变导致明英宗被俘,五十余名随行出征的文武大臣战死,明朝军政严重断层,并且五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自明成祖以来建立的明军三大营损失殆尽,军火武器研发受阻,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京城门户洞开,明朝几近亡国。
后来,明英宗复位之后,对以于谦为首的众臣的二次更是造成了军政的第二次断层。从此之后,明朝由盛转衰,边防政策也有积极进攻变为被动防守,直到明朝灭亡,明军再也没有对蒙古发动大规模的主动进攻。
土木堡之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