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子
词源学
英文术语“lepton”源自希腊语“ λεπτόν ”( leptón ),是“ λεπτός ”( leptós )的中性,含意为"小、薄"。 里昂·洛森斐(Léon Rosenfeld)于1948年最先为英文术语“lepton”命名。
这命名不正确地假定所有轻子的质量都很小。在洛森斐命名那时,学术界只知道有电子与μ子两种轻子。它们的质量的确很小,电子的质量为 0.511MeV , μ子的质量为 105.7 MeV , 比质子的质量 938.3 MeV 轻很多 。可是,在1970年代中期发现的τ子,它的质量是 1,777 MeV ,几乎是质子的两倍。
历史
马丁·佩尔与他的实验团队发现τ子。
最先被辨识的轻子是电子,英国物理学者约瑟夫·汤姆孙与实验团队于1897年发现电子。 1930年,沃尔夫冈·泡利大胆假设电中微子存在,这是为了解释β衰变的能量缺失问题,挽救能量守恒定律;泡利认为,所有最初与最终观察到的粒子的能量差,都被一种尚未探测到的粒子带走了,这粒子具有电中性,不会留下轨迹,所以很难探测到。 三年后,恩里科·费米给出理论,成功描述β衰变,强力支持泡利的假设。费米将这粒子命名为“中微子”,意思为“微小的中子”。在那时期,电中微子被称为中微子,因为尚未发现其它世代的中微子。1956年,克莱德·科温与弗雷德里克·莱因斯共同完成 科温-莱因斯中微子实验 ( 英语 : Cowan–Reines neutrino experiment ) 首先直接观察到中微子的存在。
在电子被发现大约40年之后,卡尔·安德森于1936年发现了μ子。由于它的质量,μ子最初被归类为介子,而不是轻子。 渐渐地,学者发觉μ子的性质更接近电子,只是质量比较大,而且μ子不会感受到强相对作用,不具有介子的性质。1947年,才有学者开始提议一群粒子被归类为轻子的概念。 后来,μ子被重新归类,μ子、电子与电中微子一起被归类为轻子。1962年利昂·莱德曼、梅尔文·施瓦茨与杰克·施泰因贝格尔做实验直接探测到μ中微子,证实不只一种中微子存在。
马丁·佩尔与他的实验团队于1975年完成实验首先探测到τ子。 如同电子与μ子,物理学者认为它应该也有伴随的中微子,这是因为他们观察到类似β衰变的缺失能量问题。费米实验室的直接观察τ中微子实验(Direct Observation of the NU Tau,DONUT )团队于2000年探测到τ中微子参与作用的证据。
虽然现有数据符合三个世代的轻子,有些粒子物理学者仍在寻找第四代带电轻子。这种带电轻子的质量下限为 100.8GeV , 伴随它的中微子最少应该带有质量 45.0GeV 。
性质
自旋与手征性
右手螺旋性(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 S {\displaystyle \mathbf {S} } 同向)与左手螺旋性( P {\displaystyle \mathbf {P} } 、 S {\displaystyle \mathbf {S} } 反向)。
轻子是自旋 ⁄ 2 粒子,只能处于两种自旋态:上旋或下旋。自旋统计定理将它们按照自旋归类为费米子,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因此任何两个全同的轻子不能同时占有相同的量子态。
手征性与螺旋性(helicity)是与自旋紧密相关的两种性质,螺旋性跟粒子的自旋与动量之间的相对方向有关;假若是同向,则粒子具有右手螺旋性,否则粒子具有左手螺旋性。对于不带质量粒子,这相对方向与参考系无关,可是,对于带质量粒子,由于可以借着洛伦兹变换来改换参考系,从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粒子动量不同,因此翻改螺旋性,可以从右手螺旋性翻改为左手螺旋性,或从左手螺旋性翻改为右手螺旋性。手征性是通过庞加莱群(Poincaré group)的变换来定义的性质。对于不带质量粒子,手征性与螺旋性一致;对于带质量粒子,手征性与螺旋性有别。
在很多量子场论里,例如量子电动力学与量子色动力学,并没有对左手与右手费米子作任何区分,可是,在标准模型的弱相互作用理论里,按照手征性区分的左手与右手费米子被非对称地处理,只有左手费米子参与弱相互作用,右手中微子不存在。这是宇称违反的典型例子。
电磁相互作用
轻子-光子相互作用。
轻子的电荷 Q {\displaystyle Q} 决定了它所产生的电磁场,也决定了它怎样响应外电磁场。轻子的每个世代的组员都有一个带电轻子 Q = − − --> 1 {\displaystyle Q=-1} 与一个中性轻子 Q = 0 {\displaystyle Q=0} ,例如,第一代轻子为电子 e − 与电中微子 ν e 。
使用量子场论的语言,带电轻子所涉及的电磁相互作用表达为这轻子与电磁场的量子(光子)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右图是电子-光子相互作用的费曼图。
由于轻子具有自旋,带电轻子会产生磁场,磁偶极矩 μ μ --> {\displaystyle \mu } 为
其中, m {\displaystyle m} 是轻子的质量, g {\displaystyle g} 是轻子的g-因数(g-factor)。
一阶近似量子力学预测,对于所有轻子,g-因数为2;可是高阶量子效应,因为费曼图里的虚粒子圈对于这数字给出修正。这些修正,称为反常磁偶极矩(anomalous magnetic dipole moment),对于量子场论模型的细节非常敏感,因此是准确检验标准模型的好机会。对于电子测量其反常磁偶极矩所得到的实验数值符合理论结果至8个有效数字。
弱相互作用
在标准模型里,轻子可以按照手征性分为左手轻子与右手轻子;左手轻子的弱同位旋T为 ⁄ 2 ,左手带电轻子与左手中微子的弱同位旋投影(弱同位旋的第三分量)T 3 分别为- ⁄ 2 、+ ⁄ 2 ,弱相互作用是由它们组成二重态(doublet state) ( ν e L , e − L ) 共同实现;右手带电轻子的弱同位旋T为0,形成单态,不参与弱相互作用;右手中微子并不存在。
希格斯机制将弱同位旋SU(2)与弱超荷U(1)对称的四个规范场,重新组合成传递弱相对作用的三个带质量玻色子 ( W + 、 W − 、 Z 0 )与传递电磁相对作用的不带质量玻色子(光子)。通过盖尔曼-西岛方程,可以从弱同位旋投影 T 3 与弱超荷 Y W 计算出电荷 Q :
为了符合观察到的任何粒子所带有的电荷,所有左手弱同位旋二重态 ( ν e L , e − L ) 的弱超荷 Y W 必须为-1,而右手弱同位旋单态 ( e − R ) }的弱超荷 Y W 必须为-2。
质量
在标准模型里,每一个轻子原本不具有内秉质量;通过与希格斯场耦合,带电轻子获得有效质量,但中微子仍旧不带质量,这意味着不同世代的带电轻子不会相互混合,与夸克的物理行为大不相同。这结果符合当今实验数据。
但是,从实验中得知(最显著的是中微子振荡实验), 中微子实际带有微小质量,大约小于 2eV 。 这意味着后标准模型(beyond the Standard Model)的物理现象。当今最被物理学者青睐的理论延伸是翘翘板机制,它可以解释为什么左手中微子的质量远轻于对应的带电轻子,为什么做实验尚未能观察到任何右手中微子。
轻子数
每一代轻子的成员组成一个弱同位旋二重态:
每一代弱同位旋二重态的成员都被分派一个轻子数。在标准模型里,轻子数守恒。 电子与电中微子的电子数L e 为1。μ子与μ中微子的μ子数L μ 为1。τ子与τ中微子的τ子数L τ 为1。 反轻子的轻子数为对应轻子的轻子数乘以−1。
轻子数守恒的意思就是同类氢子数的代数和保持不变,当粒子耦合时;这意味着只有同一代的轻子与反轻子才能成对产生。例如,以下过程是被允许的:
以下过程是不被允许的:
但是,中微子振荡违反单独轻子数守恒,这是后标准模型物理的确凿证据。更强的守恒定律是总轻子数守恒。中微子振荡遵守总轻子数守恒。但是, 手征反常 ( 英语 : chiral anomaly ) 稍微违反了这守恒定律。
普适性
轻子与对应的中微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风味无关,换句话说,对于电子与电中微子之间的相互作用、μ子与μ中微子之间的相互作用、τ子与τ中微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假若将质量差别纳入考量,则这三种相互作用的效应相等。这性质称为轻子相互作用的“普适性”。所有已知实验数据与这种普适性一致 做实验测量τ子与μ子的平均寿命,或Z玻色子衰变为轻子的部分衰变宽度,可以检验这性质。在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与史丹福直线加速器里,完成了很多这类检验普适性的实验。
对于过程μ −→e −+ν e+ν μ,μ子的衰变率 Γ Γ --> {\displaystyle \Gamma } 以方程表示为(更详尽内容,请参阅μ子衰变)
其中, K 1 {\displaystyle K_{1}} 是常数, G F {\displaystyle G_{F}} 是费米耦合常数, m μ μ --> {\displaystyle m_{\mu }} 是μ子的质量。
对于过程τ −→e −+ν e+ν τ,τ子的衰变率 Γ Γ --> {\displaystyle \Gamma } 以同样形式的方程表示为
其中, K 2 {\displaystyle K_{2}} 是常数, m τ τ --> {\displaystyle m_{\tau }} 是τ子的质量。
μ子-τ子普适性意味着 K 1 = K 2 {\displaystyle K_{1}=K_{2}} 。普适性也能够解释μ子寿命与τ子寿命之间的关系。轻子的寿命 L l {\displaystyle L_{l}} 与衰变率 Γ Γ --> {\displaystyle \Gamma } 之间的关系为
其中, B ( x → → --> y ) {\displaystyle B(x\rightarrow y)} 与 Γ Γ --> ( x → → --> y ) {\displaystyle \Gamma (x\rightarrow y)} 分别标记过程 x → → --> y {\displaystyle x\rightarr共振 y} 的分支比与共振宽度。
τ子与μ子的寿命比因此为
从实验获得的μ子分支比与τ子分支比,可以计算出寿命比为大约 1.328 × 10 ,实验测量得到的寿命比为 ~ 1.323 × 10 。两者之差异是因为 K 1 {\displaystyle K_{1}} 、 K 2 {\displaystyle K_{2}} 实际并不是常数,它们与轻子的质量有关。
另外,由于电子-μ子普适性,τ子衰变为电子的分支比(17.85%) 与衰变为μ子的分支比 (17.36%) 相同(在误差范围内):
轻子列表
参阅
粒子列表
夸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