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顾欢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95
转发:0
评论:0
生平顾欢出身寒门,师从邵玄之与雷次宗修习儒学,隐居不仕,在剡县天台山开馆授徒。465-466年间他自道士楼惠明、杜京产,得睹东晋时出世的上清经真迹,信以为真,自此尽力搜集真经,专心修道。顾欢声誉日隆,478年及483年,先后获征召为扬州主簿及太学博士,俱不拜。传说顾欢能治病驱邪,卒后尸解而去。思想顾欢兼习儒道,达生任性,无意仕宦。他排斥佛教,虽相信佛、道二教同出一源,但道教远胜于佛教,佛教不宜行于中土。顾欢坚信东晋道士杨羲、士人许谧、许翙父子(合称“杨、许三君”)已登真得道,尽力搜集三人存世一切道经手迹,钻研修道。杨、许三君的道经称为上清经,故顾欢可称为上清派道士。著作顾欢对杨、许三君的手迹珍如珙璧,奉为神物。他根据笔迹,从世间流传的道经中拣选三君的亲笔写本,编订为《道迹》及《真迹》,二书合为三君真迹在世者的总集。474-7年间,顾欢撰写《夷夏论》,沿用道教老子化胡之说,认为道佛二教同出老...

生平

顾欢出身寒门,师从邵玄之与雷次宗修习儒学,隐居不仕,在剡县天台山开馆授徒。465-466年间他自道士楼惠明、杜京产,得睹东晋时出世的上清经真迹,信以为真,自此尽力搜集真经,专心修道。

顾欢声誉日隆,478年及483年,先后获征召为扬州主簿及太学博士,俱不拜。传说顾欢能治病驱邪,卒后尸解而去。

思想

顾欢兼习儒道,达生任性,无意仕宦。他排斥佛教,虽相信佛、道二教同出一源,但道教远胜于佛教,佛教不宜行于中土。

顾欢坚信东晋道士杨羲、士人许谧、许翙父子(合称“杨、许三君”)已登真得道,尽力搜集三人存世一切道经手迹,钻研修道。杨、许三君的道经称为上清经,故顾欢可称为上清派道士。

著作

顾欢对杨、许三君的手迹珍如珙璧,奉为神物。他根据笔迹,从世间流传的道经中拣选三君的亲笔写本,编订为《道迹》及《真迹》,二书合为三君真迹在世者的总集。

474-7年间,顾欢撰写《夷夏论》,沿用道教老子化胡之说,认为道佛二教同出老子,但夷夏性情有别,风土不同,西戎民风强悍忿戾,老子因材施教,于是订立佛教仪制,以抑制西方的戎狄粗人。

顾欢曾注解《老子》,题《道德经义疏》,佚文见于北宋时编集的《道德真经注疏》,以及金代李霖编《道德真经取善集》,各存佚文30多条,注文残抄本则有敦煌抄本S4430。

影响

顾欢及其同道特别崇拜杨、许三君,奠定三君在道教史上的地位。南朝其后的道士亦特别尊崇杨、许三君。元代茅山宗追尊杨羲、许谧、许翙三人为第二、第三及第四代宗师。

顾欢发起上清经的“辨伪”运动,只承认杨、许三君所撰所写的上清经为真经,其余为伪冒。自此三君手迹大受道士崇信,如南朝后期的陶弘景、唐代的李含光。

受顾欢《真迹》一书启发,陶弘景亦把收集到的杨、许三君手迹,编成《真诰》及《登真隐诀》二书。陶弘景并视顾欢为知音。

顾欢的《夷夏论》排斥佛教,激发剧烈论争,不少士人和僧人都为文反驳,包括袁粲、明僧绍、谢镇之、朱昭之、朱广之、慧通及僧愍等。《夷夏论》及其驳书遂成为研究中古排佛思想的重要文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浙江省-嘉兴-海宁顾欢
顾欢(420—483),字景怡,一字玄平,盐官(今海宁市)人。出身贫寒,自幼好学。家贫无钱入学,便在学舍壁后倚听。六七岁时,在田中赶麻雀,作《黄雀赋》,内容新颖,文字优美,被誉为神童。长大后,从名家邵玄子、顾念之学习,学业大进。刘宋孝武帝初年,到天台山隐居,见天台文化落后,便开馆授徒,受业者常至百人。成为天台文化教育的启蒙者。齐高帝听到欢的才名,召其进京。赴京后,自称“山谷臣”,上呈《治纲》1卷,说治国之道在“举网提纲,振裘持领。纲领既理,毛目自张”;并说“道德,纲也;物势,目也。上理其纲,则万机时序;下张其目,则庶官不旷”。高帝赞同他的说法,欲授为扬州主簿,坚辞不就,回天台山授徒,高帝赐以麈尾、素琴。晚年钻研道家学识,影响颇大。当时佛、道二教互相诋毁,著《夷夏论》,意在抑佛扬道,受到道家和士民拥护,但也遭到佛教徒的反击,展开一场上至朝廷、下至世俗的大辩论,史称“夷夏之争”。另著有《三名论...
· 顾头不顾脚
【成语】顾头不顾脚【成语】顾头不顾脚【拼音】gùtóubùgùjiǎo【解释】比喻只顾眼前,不顾今后,缺乏通盘打算。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 顾头不顾尾
【成语】顾头不顾尾【成语】顾头不顾尾【拼音】gùtóubùgùwěi【出处】你皆因年小时候,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释义】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相近词】顾前不顾后【相反词】瞻前顾后【成语故事】王熙凤连了宗的远方亲戚王狗儿,生了一儿一女,家里靠种农活为生,王家祖上也是京官,后家道衰落。王狗儿不如意在家生闷气,岳母刘姥姥数落他:“你皆因年小时候,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
· 顾氏始祖——顾摇
· 兴化莫顾庄顾氏
兴化莫顾庄顾氏浪少顾海华布衣素颜,含羞带怯,犹如浣衣女子,莫顾庄立于海沟河畔已有七百年左右。莫顾,老庄子四面环水,东一半顾氏族居,称顾家舍,西一半莫氏族居,称莫家舍。而今,莫氏全族迁出,顾氏尚在。太平繁荣的日子,很多家族会寻根问祖,莫顾人也不例外。莫顾的顾氏先祖究竟是哪一位,来自哪里?相传,当年一顾氏大家族,政治上失败,遭遇满门抄斩。抄斩前,主人得知消息,托莫氏管家带上幼主潜逃。而后,仆主历尽多难,于海沟河南侧不远处的芦草荒地,围田垦植,耕读传家,莫顾庄由此形成。而传说终究是传说,可信么?答曰,既不可信,又可信。历史上,顾氏遭遇满门抄斩,确有此事,发生在明初洪武二十六年。《弘治吴江志》记载,苏州周庄粮长顾学文卷入蓝玉案,连及"妻族沈旺,沈德全”等,以及父顾常,弟顾安保,两族八十余口“俱死于法,余谪戍幽闭“。莫顾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回忆,儿时的清明时节,曾随大人去刘庄紫云山祭拜先祖。顾垚(长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